利培酮在发育行为儿科中的应用体会
2020-07-10宾铿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148-0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影响儿童生命与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和营养不良等疾病发病率显著下降,代之以影响儿童发育与行为的问题与疾病逐步增加[1]。为解决日益增多的儿童发育及行为问题,经过近30年摸索,我国发育行为儿科学组于2011年底正式成立,翻开了我国儿科学的新篇章。
在发育行为儿科中,较常见疾病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ADHD共患对立违抗障碍、ADHD共患品行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抽动障碍、情绪障碍等,患病率分别为5%—10%[2]、35%[2]、25%[2]、0.7%[1]、1%-7%[1]、5%-10%[1]。这些疾病患病率之高、受累人数之多,对患儿的生活、学习以及对家庭、社会造成的影响,逐渐受到医疗界、教育界及政府部门的关注。如何有效解决患儿的症状,对于患者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尤为重要。
利培酮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3],又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一种苯异恶唑类衍生物。目前,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碍[4]。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利培酮是最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临床经验和早期的研究资料表明,本药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障碍安全而有效,可见利培酮在发育行为儿科中的使用有着重要地位。对于该药在发育行为儿科使用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监测指标等情况,笔者用近10年在发育行为儿科的工作经验,做简单的应用体会和分享。
利培酮的作用机理:利培酮通过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尤其是阻抗D2受体,发挥抗精神病作用。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其在D2受体阻断的基础上,还通过阻断脑内5-羟色胺受体(主要是5-羟色胺2A受体),增强抗精神病作用、减少因多巴胺受体阻断导致的不良反应。利培酮对D2和肾上腺素α1受体有较高亲和力、对抗胆碱能H1受体有中等亲和力[4]。
利培酮在发育行为儿科中的临床应用:ADHD合并明显攻击行为、破坏和违反规则行为、品行障碍者可在使用ADHD药物的同时合并利培酮治疗;对于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破坏性行为、刻板行为、自伤行为、睡眠障碍等症,使用利培酮治疗有效。对于抽动障碍、强迫症或者强迫症状、情绪障碍,利培酮的使用也是有效的[3][4]。另外,利培酮可通过改善注意力、操作性记忆和实施功能改善认知障碍[3]。
該药在发育行为儿科中的用法用量:可用于5岁以上的儿童。从小剂量开始,以后每周增加。国外推荐儿童剂量0.01-0.1mg/(kg.d),分1-2次口服。儿童起始剂量为0.5 mg/d,每5-7天增加0.5 mg/d,指导剂量达到1-3.5 mg/d,分2次服用。对于幼小儿童(体重小于50 kg)的起始剂量为0.25 mg/d,清晨顿服[4]。
利培酮的不良反应:1、抗多巴胺D2受体效应:(1)急性锥体外系反应:利培酮的锥体外系反应率为13%-50%,表现为帕金森氏症、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性障碍(呼吸肌障碍可导致呼吸困难);(2)迟发性运动障碍;(3)高催乳素血症:催乳素血浓度>20μg/L定义为高催乳素血症[3]。表现为:女性溢乳(2.4%)、男性乳房女性化(0.4%)、月经紊乱(月经周期延长或闭经为常见,为50%)、性功能障碍(43%)。少见后果有促进垂体肿瘤发生。2、抗5-羟色胺2A受体效应:精神病和躁狂、焦虑和激越、增加漫波睡眠。3、抗肾上腺素α1受体效应:镇静、血管扩张(直立性低血压)、尿失禁、射精异常等。4、抗肾上腺素α2受体效应:高血压、快速性心律失常、阴茎持续勃起。5、抗胆碱能效应:视物模糊、心动过速、便秘等;6、抗组胺H1受体效应:代谢障碍(食欲和睡眠增加导致体重增加)、癫痫发作(有轻-中度癫痫发作危险性,发作率为0.3%)、传导阻滞;7、非神经递质效应:QT间期延长、肝损害、粒细胞缺乏症、皮疹[3]。
利培酮的监测指标及处理:1、血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可引起短暂性白细胞减少,极少数病例可出现粒细胞缺乏症,故在开始用药的4周、8周、12周做血常规检查;一旦发现应立即停药,并使用促白细胞增生剂。2、肝肾功能:1月、3月、6月、12月复查。3、催乳素:治疗前检查,而后根据症状如出现乳房发育、月经紊乱、性功能障碍等,选择性检测。4、心电图:每年查一次,若QT间期延长25%以上,应停药。5、脑电图:每年一次,有癫痫发作史患者慎用。6、垂体MRI:常查垂体磁共振,能增加垂体肿瘤检出率。7、骨密度检查:检测骨质疏松症。
掌握利培酮的药理,合理应用于有相应症状的儿童,对于缓解疾病带给患儿及其家长的痛苦,以及安全医疗至关重要。目前,广大基层单位的发育行为儿科刚刚起步,多数医师对于疾病及药物的认识相当有限,即使对疾病能做出初步诊断,但对于如何能更好的使用各种方法(包括药物)帮助患儿及其家庭解决问题,尚有提升的空间。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使用利培酮处理上述情况,达到满意效果,希望将此经验与同行分享,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金星明,静进.发育与行为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2014:1.
[2] 郑毅,刘靖.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M].第2版.2015:4-5.
[3] 喻东山,葛茂宏.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M].第2版.2011:24-25.
[4] 苏林雁.儿童精神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2014:447-455.
作者简介:
宾铿(1976-),女,广西柳州人,主治医师,在职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发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