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及检验效果的观察
2020-07-10赖泳成劳武斌杨清婵
赖泳成 劳武斌 杨清婵
【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期前,实施质量控制对检验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接收的200份尿液标本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12月接收的200份尿液标本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质控,观察组在临床尿检前实施质量控制,观察两组标本合格率与不合格原因。结果:观察组尿检标本合格率为96.50%,明显高于对照组90.00%的合格率(P<0.05);两组尿检不合格原因主要与采样量少、样本污染、标签错误及送检超时有关。结论:临床行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策略可显著提高尿检标本的合格率,指导推广。
【关键词】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检验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134-01
临床尿液检验是重要的检验项目,该项检查工作的开展可有效辅助疾病的诊断,帮助医师掌握病情,此外借助尿液检验还可准确反映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1]。然而多年的临床实践结果显示,虽说尿液检验快速且简单,然而常存在不合格的问题,问题的发生同采集、送检、化验等各个环节具有紧密的联系[2]。为此,临床中提倡在尿检前需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尿检的顺利实施。本研究中,具体探讨在临床标间分析前,加强质量控制对检验效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检验科接收的200份尿常规检验标本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200份检验标本为观察组。对照组标本对应患者的一般资料为:男125例,女75例;年龄18~60岁,平均(40.2±2.1)岁。观察组一般资料为:男123例,女77例;年龄20~61岁,平均(39.8±1.9)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尿检管理方式,主要在检验前对相关仪器消毒,专人负责对仪器、参数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做好卫生清洁工作,确保室内环境处在无菌的状态,定期检查实验室仪器的应用状况,对存在损伤的仪器需及时维修,保证检验的顺利进行。
观察组在尿液常规检验前,做好质量控制干预工作,具体策略如下:(1)采样时质控。采集尿液标本前,为患者交代注意饮食与休息,避免服用任何药物或摄入影响尿检结果的食物,应用统一的检验器具及强化对信息的管理工作[3]。信息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采样时间及病理变化等,若发现存在不合格的樣本需及时退回,减少不合格标本数量。(2)强化转运过程的质控。对临床行尿液检验时,标本合格率往往同检验正确率存在很大联系,为此常规检验分析前还需对标本的转运进行有效控制。主要在标本转运的时候应加强监管,对需低温转运的标本可配备低温设备,保证标本合理,拒收不合格样本,此外责令相关负责人重新进行采样,记录拒收情况,按规定的奖惩标准制定相关制度。(3)提高检验人员专业素养。对检验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讲解尿检规范操作对检验结果合理性的影响,严格要求检验人员按相关规范进行,主动积累丰富工作经验,强化检验人员的责任心。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尿液检验标本合格率进行统计。(2)分析两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验合格率
观察组尿检标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标本不合格原因
对两组尿检不合格标本原因进行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采样量少引起不合格为2份、6分;因标本污染为2份、5份;因标签错误为1份、7份;因送检超时为2份、2份,具体见表2。
3 讨论
临床尿常规检验工作的的开展具有重要价值,主要通过尿检,不仅可及时反馈泌尿系统健康状况,还可反映其他疾病[4]。然而在实际的检验过程,受标本采集、管理、运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增加不合格样本数量,这增加医学检验难度。
在临床尿检过程,引起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同以下因素有关:(1)采样量少。尿液检验的合理进行,需要一定量的标本作为支撑,若采样量不足就会影响检验效果。(2)标本污染。临床尿检中,标本如果受到污染,其中的诸多数据均会发生变化,检出的结果同患者实际存在很大的偏差。(3)标签错误。在完成采样后,需要注明采样姓名、采集时间、样本类型,若标签中的任何一项内容出现错误,均会对尿检结果产生影响。(4)送检超时。在采集尿液标本后,需要即刻的将标本送检,若送检不及时,极易引起污染的发生,进而使得检验结果同实际存在巨大偏差[5]。针对多项影响检验结果的情况,通过强化尿检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可以为检验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帮助。本研究中,探讨了常规尿检质控与尿检前质量控制对检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尿检标本合格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针对两组尿检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样量少、样本污染、标签错误与送检超时为主要因素,该结果提示加强尿检前的质量控制对降低标本不合格率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临床行尿液常规检验工作的时候,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可以提高尿检标本的合格率,使检验结果准确性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高维和.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及检验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5(9):71-72.
[2] 熊玲. 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效果探讨[J]. 医药前沿, 2017,33(4):89- 90.
[3] 王菜籽.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13):166-167.
[4] 刘艳芳.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03):164-165.
[5] 范科早. 观察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进行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3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