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EGFR与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
2020-07-10吴瑞
吴瑞
【摘 要】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EGFR、VEEF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1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病理报告,将610例患者分为TNBC组和非TNBC组。TNBC组84例患者,非TNBC组526例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理指标和免疫组合指标。结果:(1)相较于非TNBC组患者,TNBC组患者的浸润性导管癌的比例较高。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方面,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状态、临床分期等方面,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合方面,与非TNBC组相比,TNBC组的EGFR阳性表达率、VEGF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NBC组和非TNBC组的Ki-67阳性表达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3)TNBC组中,EGFR、VEGF两者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家族病史、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EGFR、VEGF两者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月经、原发肿瘤等无显著关系,P>0.05,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浸润性导管癌是TNBC最常见的病理类型,TNBC组的发病年龄低。EGFR、VEGF阳性表达率与与临床分期、家族病史、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性。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EGFR、VEGF
【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119-01
1 資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1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病理报告,将610例患者分为TNBC组和非TNBC组。TNBC组84例患者,非TNBC组52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为51.9岁。
1.2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23.0。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相较于非TNBC组患者,TNBC组患者的浸润性导管癌的比例较高。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方面,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状态、临床分期等方面,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免疫组合方面,与非TNBC组相比,TNBC组的EGFR阳性表达率、VEGF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NBC组和非TNBC组的Ki-67阳性表达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3)TNBC组中,EGFR、VEGF两者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家族病史、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EGFR、VEGF两者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月经、原发肿瘤等无显著关系,P>0.05,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三阴性乳腺癌站的乳腺癌的10%-20%,是由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等低表达造成。根据相关报道,三阴性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较低。TNBC患者的治疗,具有复发性强,病情发展快和预后不良的特点。分析TNBC患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有助于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获得最佳的靶向治疗药物,改善患者的预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英文名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简称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英文名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简称VEGF)。EGFR和VEGF是肿瘤相关的两个重要的生长因子。本文旨在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EGFR、VEEF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选取2014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1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病理报告,将610例患者分为TNBC组和非TNBC组。TNBC组84例患者,非TNBC组526例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理指标和免疫组合指标。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1)相较于非TNBC组患者,TNBC组患者的浸润性导管癌的比例较高。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方面,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状态、临床分期等方面,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合方面,与非TNBC组相比,TNBC组的EGFR阳性表达率、VEGF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NBC组和非TNBC组的Ki-67阳性表达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3)TNBC组中,EGFR、VEGF两者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家族病史、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EGFR、VEGF两者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月经、原发肿瘤等无显著关系,P>0.05,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浸润性导管癌是TNBC最常见的病理类型,TNBC组的发病年龄低。EGFR、VEGF阳性表达率与与临床分期、家族病史、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汪鹏刚.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EGFR与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6.
[2] 杨德宏,刘红,赵晶.三阴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08,35(9): 501-504.
[3] 关印,徐兵河.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8,30(3):196 -199.
[4] 柴文英,马芸,钱锦贤,蒋爱梅,程若川.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0,23(1):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