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早期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0-07-10李越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缺血性评分急性

李越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早期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护理后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护理后运动功能,认知状态,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运动功能,认知状态,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社会能力,躯体表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早期干预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康复,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和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早期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050-02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由于机体的动脉硬化或血栓阻塞血管,最终导致脑供血中断,有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大约占临床上脑卒中疾病总数的60%至70%,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发病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本文以病例随机对照展开,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早期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作为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61-86)岁,平均(68.25±8.53)岁;病程(1-10)年,平均(4.7±1.5)年。观察组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龄(62-81)岁,平均(67.54±6.31)岁;病程(1-8)年,平均(3.6±1.5)年。两组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日常的护理和饮食的指导,告知出院患者按时进行复查。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干预。(1)对入院患者讲解本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方案,做好健康宣导;(2)遵循“春夏养阳,秋冬滋阴”的护理原则,病房内温度,湿度,被褥,患者衣服等根据季节,天气的变化及时调整。(3)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制定辩证的合理的饮食方案,控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保证低盐低脂。(4)尽量多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让患者学习图片,给患者读书等刺激其神经兴奋,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5)帮助患者适当的运动,按摩,促进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护理后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估。

1.3观察指标

(1)运动功能、认知状态以及生活能力评分。采用肢体功能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以及肢体平衡力量表对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力以及生活能力进行评分。(2)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社会能力、躯体表现状态进行评分。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后运动功能、认知状态以及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运动功能,认知状态,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護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社会能力,躯体表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重,脑卒中患者的发病比例也在逐年上升,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由于颅内血管发生爆裂或者血管堵塞血液不能流入到大脑内,引起的脑部损伤[2]。卒中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运动量相对减少,身体各项机能减退,新陈代谢水平降低,由于部分患者对于医学知识的缺乏,不遵医嘱合理服用药物,加重病情,出现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自主生活及活动能力[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伴有语言,认知,运动功能障碍,发病早期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各项功能的恢复[4]。中医临床护理路径通过中医的指导,将中医护理融入到常规临床护理中,结合中医辨证,合理饮食,穴位按摩等刺激患者神经兴奋和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患者的康复[5]

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运动功能,认知状态,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看出,通过对患者适当运动的指导训练,以及同患者进行沟通,通过简单的文字记忆游戏或者患者对日常生活的回忆描述,提高患者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等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同时提高了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社会能力,躯体表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通过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中同患者的沟通,缓解了患者抑郁等不良情绪,合理的饮食,肢体穴位的按摩,促进了血液流通,促进了躯体的康复效果,提高各项功能指标,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早期干预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康复,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和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黎,姜曼,冯雪艳.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v.25(6):671-673.

[2]      金小红,任燕,陈美华,等.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6,42(2):237-238.

[3]      马洪宇,宓丹,王爱红.眼针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L-1茁、IL-6及TNF-琢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7,30(2):110-112.

[4]      陈嘉汇,黄玉萍,周建仪,等.中医整体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10):190-193.

[5]      陈擘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尿失禁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2): 2811-2813.

猜你喜欢

缺血性评分急性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包炎1例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