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运行的影响分析
2020-07-10李兴勃
摘 要:从近三年会宁辖内现金投放情况看:2017年至2019年全年投放额以25%的速度逐年递减。在此期间,非现金支付工具大量运用,尤其是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的使用几乎覆盖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为了解掌握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运行的影响情况,会宁支行组织对辖内42家单位、50家商户和300个个人开展专题调研,采取发放问卷、实地走访、电话询问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会宁县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运行的影响情况。
关键词:现金投放;现金流通;非现金支付
一、从问卷调查情看辖区现金流通变化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分单位、商户、个人设计,对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学校、生活类便民缴费、医院、书店、加油站等42家单位,超市、餐饮住宿、服装店、菜市场、批发部、药店、便利店(小卖部)、美容美发、出租车等50家商户,公务员、务工人员、农民、其他等300人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90份。
(一)从单位层面分析。单位使用的收支方式比较多样化,诸如支票、网银、银行卡、微信、现金。分行业看,工业单位大量使用支票、网银、银行卡,其占比60%-70%,现金使用2019年比2017年减少25%左右,微信增加15%左右,建筑业单位中目前使用现金仍占50%的单位占25%,现金、多种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占比相当、变化不大的单位占50%,现金用量2019年比2017年减少15%左右,网银增加20%左右,微信占比增加5%左右的单位占25%;交通运输业单位中现金使用量较大,占比变化不大,从问卷看,现金占比下降10%左右,微信及支付宝占比增10%左右;学校收支中现金占比较大,2019年比2017年现金使用减少20%左右的占70%;生活类便民缴费(水电费等)单位中40%的单位近三年现金使用占比不大,60%的单位现金使用2019年比2017年减少50%以上,主要是微信支付增加的原因。
(二)从商户层面分析。商户的经济往来收支方式主要是现金、银行卡、微信等三种方式。一是分类型看,餐饮住宿类商户经济收支中现金与非现金支付(主要为微信及支付宝)各占50%的有25%,现金占20%左右,非现金支付占80%左右的商户75%;大型超市的经济收支中2017年现金占比50%以上,2019年70%的超市现金占比减少为30%,微信及支付宝占比50%;服装店的经济收支中2019年现金占比与2017年相比减少20个百分点,40%的店现金占比10%,微信及支付宝占比90%;菜市场2019年现金支付与微信支付各占50%;粮油部现金支付占比2019年比2017年减少80个百分点,2019年現金支付占比仅为10%,微信及支付宝占比90%;便利店、小卖部中60%的店铺现金支付占比2019年比2017年少30个百分点,减少部分由微信及支付宝代替,40%的店铺现金支付占比2019与2017年相比变化不大;药店的经济收支中现金支付占比减少不多,主要原因是医保卡的使用已经五六年时间了、药店的消费群体主要为老年人,不会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批发部的经济收支中现金使用减少一半,2019年现金支付与微信及支付宝支付各占50%;杂货部的经济收支中,现金占比由2017年的100%减少为15%,其余85%由微信替代;美容美发店的经济收支中有70%的店现金占比减少30个百分点,减少部分由微信替代,有30%的店现金占比变化不大,为一些小理发店,顾客为多老人和学生。
(三)从个体层面分析。300份问卷调查显示:95%的群体2019年比2017年使用现金减少,从年龄结构看,55岁以上的人群生活支出中现金占比仍在80%以上,这部分人对手机操作不熟练,表示更喜欢现金支付;45岁以上人群2019年比2017年使用现金减少15个百分点左右,有20%的人也表示更喜欢现金;35岁以上人群中2019年比2017年使用现金量减少20个百分点以上,尤其是2019年以来除了坐公交车、搭礼等必须用现时外,生活支出几乎全部用微信等非现金支付;35岁以下人群对电子科技技术接收能力强,喜欢便捷的非现金支付方式,调查显示这部分人群2017年生活开支中现金量占比在已50%以下,2019年以来除在手机没电、必须使用现金场所外全部使用非现金支付。
二、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运行的影响分析
(一)现金支付与非现金支付工具利弊比较。一是消费者心理感受不同。现金消费时心理踏实,但同时,支付现金如割肉,看得见花出去的真金白银,能养成节约的习惯。刷卡、微信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时,消费金额数万元还是几十元都是一种状态,得到的只是支付的感觉,淡化了掏自己腰包的感觉。二是现金与非现金支付工具各有利弊。现金有易磨损、携带不方便、碰到假币的缺点,但有踏实、安全感,特殊行业和人群对此有依赖感;电子支付不用收钱、找零,不怕收到假币,还具有简单的记账功能,但也有到账慢、不安全的缺点。
(二)非现金支付结算方式影响现金流通的主要途径。一是非现金支付结算通过银行影响市场流通中现金量。就会宁县来说,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不断发展,银行的许多业务都不再局限于柜台办理,消费者慢慢习惯于持卡消费,在使用银行卡消费金额日益增加的同时逐渐转变社会公众对现金持有的偏好。二是非现金支付结算方式的多样多影响流通中现金量。目前,大量拥有的POS机,特约商户,在行、离行式ATM机的摆布,转账电话、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支付宝等结算方式的使用为消费者存、取款,消费,转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一事实上程度上也减少了对现金交易方式的偏好。
(三)非现金支付工具对流通中现金量的影响分析。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多样化和普及化发展趋势对现金流通量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将调研结果与现金投放金额对比后可以发现,非现金支付工具在逐年快速扩张的同时现金投放量也不断减少,流通中的现金需求量呈下降态势。
(四)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流通替代效应的分析。非现金支付工具替代部分现金交易是发展必然趋势。从货币的发展历程来看,货币产生后,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等形态,货币形态的每一次演变都使交易过程愈发简单、社会成本不断降低。现实中非现金支付结算方式较为安全,既可以消除假币危害,又降低了资金丢失的风险。因此,从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角度考虑,非现金支付结算代替部分现金交易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加强现金需求预测分析,科学安排货币发行业务。鉴于目前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流通替代效益的总体表现,现金需求总量不断下降,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现金需求量和券别结构的科学预测,在充分考虑非现金支付工具现金替代效应的基础上科学安排货币发行业务,为满足社会经济运行提供现金保障。
(二)是营造良好的人民币流通环境。保证人民币总量供给,优化差别结构,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开通券别调剂、硬币兑换、残币回收等绿色通道,提升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加强现金流通基础性建设,人民银行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服务意识,履行社会责任,要求其从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的高度,进一步做好现金收付业务,营造良好的人民币流通环境。同时,加大假币犯罪活动打击力度,发挥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等已经形成的部门合力,采取高压态势,防范和抑制假币的非法流通。
(三)是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借鉴反假货币宣传工作长效机制模式,在全社会开展“人民币是我国法宝货币,拒收现金是违法行为”主题宣传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增强遵法守法意识,引导公众维护人民币信誉、抵制拒收人民账目的行为。加强引导,鼓励社会合理使用现金和非现金支付,倡导理性消费,量入为出。
作者简介:
李兴勃,女,甘肃会宁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攻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