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老龄化视阈下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优化研究
2020-07-10邵金兰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我国老年健康保障事业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而对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国所实施的关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大类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其实施程度和范围效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之处,本文通过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以我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制度类别、统筹层次、影响机制为研究基础,进一步在老年保健方向进行膳食多样化、消费合理化、心理健康化的提高,进而减少病痛老年化,并据此强化基本医疗保险的研究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健康老龄化;基本医疗保险;影响机制
一、引言
随着出生率的迅速下降和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迅速猛涨。据 2002 年人口抽样调查,65 岁及以上占全国人口比重平均 8.2%。截止 2018 年底,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 2.49 亿,占总人口的 17.9%;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高达1.66 亿,占总人口的 11.9%(国家统计局,2019)。其中,病痛老年化对于我国来言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截止 2018 年底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 1.5 亿,占老年人人口数的 65%,半失能老年人 4400 万(国家卫健委 2019)。人口老龄化和病痛老年化必然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削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 21 世纪的中国面临的重大社会课题,在“健康中國 2030” 战略的引领背景下,我国已经初步勾画的健康老龄化框架的蓝图——即健康老龄化的中国方案 1.0 版颁布,无疑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如何将健康老龄化的蓝图更有效且全面广泛的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优化研究必不可少。
二、 文献综述
1987年5月,健康老龄化在世界卫生大会上被提出,并在1990年世界老龄大会上被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发展战略;2016年10月25日,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的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并实施,健康老龄化正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医疗保险制度作为我国公共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老年人群的医疗支出和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国内外许多学者就医疗保险与医疗费用和健康状况的因果关系展开了大量研究。有证据表明医疗保险能够减少个人和家庭的医疗负担(Miller等,2009)。Hackman等(2012)运用工具变量实证分析了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与此类似,Bolhaar等(2012)利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有充足证据表明由于医疗保险会减少自付医疗支出,从而促使消费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增加(Marquis和Phelps,1987;McCall等,1991;Card等,2007;Finkelstein等,2012)。此外,解垩(2009)i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检验了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平目标的偏离程度,研究发现高收入人群的健康状况更好,利用了更多的医疗服务,医疗保险扩大了医疗服务利用的不平等。臧文斌等(2012)利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调查2017年和200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了逆向选择的存在,即在未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的城镇人群中,健康状况较差的个体更倾向于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
由各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老年人群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老年人群体的医疗开支和医疗服务需求必然不断上升,因此加强对我国老年人群的健康和医疗需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我国由于地域面积广大,老龄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现象存在等现实原因,使得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状况也无疑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而在这其中的诸多因素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便体现在社会需求、资源调配以及地区统筹三方面。
三、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功能定位
(一)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类别和统筹层次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按照财政、用人单位和职工的经济承受能力来确定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为用人单位和职工提供的一种社会保险。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主要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简称“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居民医保”)共同构成。通过不同的制度构成,旨在通过为参合农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险,降低大病支出发生率,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老龄化健康水平的目的。
(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传统功能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传统功能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基本医疗保险不仅保障了职工的体质健康,同时也保障了身心健康,进而提高了劳动的生产率;二是调节收入差距,突显社会的公平性,使更多的低收入高病危的人都能“看得起”病;三是维护社会安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经济上给予了极大的帮助能减轻社会的不安定氛围;四是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挥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赎回风气,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五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方针为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民众生活质量,推动老年健康服务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健康领域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阶层差异。通过合理分配公共资源,加快制度建设,改善社会医疗保险的碎片化现状,关注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完善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服务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效率,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为民众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推进健康老龄化的发展。
以铜陵市为例,当前铜陵市存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张城乡医疗保障网,基本实现了对城乡居民的全覆盖,初步解决了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而其现存的两张城乡医疗保障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有不同,其区别主要存在于所属管理机构、覆盖范围、筹资水平、住院补偿标准等方面。相对来说,铜陵市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是较为全面的。近些年, 铜陵市仍在积极响应国家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动切实的根据实际财政状况以及制度运行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改革优化,其将经济补偿能力发挥最优效果,使老龄化群众感受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效用,也让老人们的健康得到了保障,使老人真正体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老年健康的影响机制
通过研究可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可能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对老年健康产生影响。
(一)医疗服务利用
1. 提高医保利用率:基本医疗保险不仅覆盖老年群体,保障老年群体的基本医疗需求并通过费用摊派的方式减轻老年人病痛的负担。此种保障方式降低了老年人实际面临的医疗价位使老年人的参保数量逐步增加、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利用率;
2. 提高就医及时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让更多“不敢”“不舍”看病的老年人得到了及时的治疗,享受到了及时的医疗服务。老年人是高危疾病和慢性疾病的高发群体,就医的及时性有助于增进老年人的健康尤其是改善贫困老年人的健康;
3. 增强就医行为:参加医保的老年人以住院的就医方式让更多的老年人可以享受门诊同等价位、全面检查和安全保障的优惠。老年人群体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趋强烈,随着长时间的不良习惯以及老年骨骼退化等因素慢性病已成为老年人疾病中的常态。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糖、等典型的老年人慢性疾病加快了现代医疗水平的发展。
(二)保健服务利用
1. 提高心理质量:参加医保很大部分降低了老年人面对疾病防控时的不确定因素,加强了老年人的抗压承受能力、减轻了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精神压力,已经面临疾病的老年人更有“信心”面对风险;
2. 提高保健服务:现如今老年人的健康消费意识也在逐步的提高,医保减轻了老年人疾病同时增强了老年人的健康防范意识。例如:在健康的食物以及营养价值丰富的保健品上花时间和金钱。
3. 提高生活质量:老年人利用多样化的保健行为例如:中医按摩、老年健身康复训练、等预防老年人疾病的发生,增进老年人的健康。
五、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优化的方向和策略
显而易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和保健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亟待优化的方面。例如老年人的自评健康以及认知能力提高的同时,仍面临着日常活动能力改善的问题,在分摊费用的方式下提高医保利用率时,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的改善并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的,其需要长期的护理和照料等服务项目的支持,但这些服务和设施所产生的费用无法在当下制度框架内得到支付,存在着巨大的保障缺口,因此,从保健能力方面看,保险制度仍有其需完善和优化之处:
1、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逐步实现从“基本保障”到“全面保障”的目标转变。
根据国家现行经济发展水平,调整各地区政策侧重点,通过对当下保险制度实施效果和服务水平进行重新的评估,适度扩大参保人在医疗保险制度中的受益范围,尤其是贫困人群、老人群体、残疾人士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受益范围。让他们通过医疗制度享有更多的实惠,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障制度的保障作用,提高参保率。
2、提高医疗保险的保障和待遇水平,滿足更多人士的社会服务需求。
老年阶段是疾病多发阶段,也是最需要医疗保障的重要阶段,通过适度的提高老年人医疗保险保障和待遇水平,改善服务需求的单一化,在制度范围内有效满足特殊群体的医疗保障需求,例如家庭医疗照护、长期健康护理、心理健康护理等,在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面的同时,提高老年人获取医疗资源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这不仅能有效抑制慢性病的发生率,还能促进老年医疗为服务的利用,有效保障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3、发展老龄保健服务产业,强化医疗保险制度的福利性特征。
目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项目的设置主要偏重于大病保障,预防性保健项目和小病诊治保障设置缺乏提升和优化。然而我国日趋严峻的老龄化发展趋势明确的表明了老年保健水平的有效需求性。明确老龄服务产业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认识到老龄服务产业的有效需求,积极引导商业健康保险开发老年护理保险产品,并鼓励事业单位或社会专业组织在保健服务产业的介入和支持,通过多方合作,提高老年服务专业化,强化保险制度的福利性,以满足老年群体对于保健功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解垩.与收入相关的健康及医疗服务利用不平等研究[J].经济研究,2009(02):92-105.
[2]胡宏伟,刘国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对国民健康的影响效应和机制.南方经济[J].2012(10)
[3] 潘杰,秦雪征.医疗保险促进健康吗?——相关因果研究评述[J].世界经济文汇.2014(6)
[4] 贺飞燕,任燕燕,阚兴旺. 老年人群医疗服务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J].调研世界.2014(12)
[5]赵斌.医保制度如何应对老龄化[J].中国社会保障,2015,22(43):147–150.
作者简介:
邵金兰(1999.03—),女,汉族,安徽黄山人,学生,本科,在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