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符号学角度浅析视频博客(Vlog)的创作热

2020-07-10唐美琳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短视频符号

唐美琳

摘要:自以抖音为代表的新型视频形式的迅速流行,根植于新媒体平台的短视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互联网、移动媒体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带有明显时代属性的Vlog深入到大众生活之中,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蔓延到各个媒介平台,形成一种刷屏式的文化景观。

关键词:Vlog;短视频;符号;镜中我

一、引言

视频播客Vlog,即网络视频日志,是”blog“的变体,本身也属于博客一类,相较于传统以图片、文字为主进行记录的日志,Vlog是视听语言兼备且具有分享者主体强烈人格化特征的视频。

早在2005年Vlog就登陆Youtube等国外平台吸引了大量关注并走红。反观国内,以欧阳娜娜为代表的明星是国内刮起Vlog热潮的关键,Vlog由此广泛出现。Vlog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多元化的演进,拍摄主题除了日常生活外,还有旅行、学习、美食等,创作者借助Vlog表达自我,展示个性L1JVlog热在社会空间折射的即是来自符号的意义。

二、符号学下的视频博客(Vlog)

1、呈现思想与情感的语言符号

Vlog本身是一种通过屏幕实现分享者与观看者交流的形式,分享者在Vlog这个表达空间中,依旧采用社会交往的模式达到分享交流目的,Vlogger在分享日常生活时,会以真实语境下的人称语态和网友对话交流,口语表达和文字运用都贴合于现下沟通的行为,Vlog中的出现的口语文字都是语言符号,即使是虚拟化地实现了思想、情感沟通,仍然促成了社会交际。

2、反映文化的非语言符号

在互联网时代,每一类Vlog似乎都是一种文化的投影,无论是拍摄内容的选择、镜头语言的调度还是后期剪辑形式,在表达自我的同时也演绎个人风格。不同Vlog在呈现同一内容时,由于个人文化背景、情景场合、心理定势不同,对于Vlog的内容表现和解读也不尽相同。Vlog中展现主体的一些动作表情,还有音乐舞蹈、仪式习惯等,这些都是具有象征及意义性的非语言符号,反映出其文化和情感体验。

3、基于Vlog的社会互动

社交媒体的大环境下,Vlog也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人们通过Vlog展现生活图景,并建立起自己的人格化审美空间。分享者在Vlog中表达自我,展现个性的同时也在社会空间分享经历,传递情感信息,增强了受众的粘性。受众观看Vlog时对于Vlogger的分享内容常以评论、弹幕的形式发送实现互动。另外在一些关乎个人生命经历和情感体验的Vlog创作中,受众会通过与自身的对比,由于经历的相似和熟悉而产生情感共鸣。传授双方通过V]og而相互作用和影响,符号的象征及意义使得情感在释放和补偿间形成社会互动。

三、Vlog与“镜中我“

“镜中我”概念最早见于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库利认为“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認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即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其中,前两项只有在与别人的接触中,透过别人的态度才能获得。“镜中我”也叫“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识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越活跃、越丰富,“镜中我”就越清晰,对自己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

1、对传播者

信息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多是在网络空间进行,Vlog创作者在生活记录之余,其人格化的调性表达也依附了对于情感和归属感的渴求。受众成为Vlog作者粉丝基于作品渗透的人格特征,引发了一系列情感的延展,弥补受众自身的缺憾,实现其理想满足与欲望的表达,而受众与Vlog作者的弹幕、评论等多种互动,这些交流对话为传播者提供了“镜中我”的信息,也实现了传播者自我认知的需求。Vlog将后台生活真实形象前置,基于这种独特的传播意义,很多明星也借助Vlog这种真实的后台呈现,以丰富补充荧幕之外的形象,展现更为立体多面的人格,加深与粉丝的互动,增强粘性。

Vlog分享者在作品传播时,自身私人化生活内容的展现满足了受众的窥私欲,而在窥视间,传播者也体验到被关注,寻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还有身份认同感当受众通过网络平台对创作内容给予认可并获得情感体验时,会通过转评、打赏、点赞等方式给予积极正面的传播,传播者进而感受到自我的价值,通过这面“镜子”,传播者一定程度上把握了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信息。当传播者基于受众的反馈信息,再次进行表达时会渴望吸引更多的关注和互动,传播活动越活跃、越丰富,在这个不断互动的过程中传播者“镜中我”越清晰。

2、对受众

Vlog的内容创作多围绕私人化的生活,以展示自我真实的生活面貌为核心,这一视频内容具有真实性和贴近性,满足了受众的窥私欲。另外,Vlog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的极强互动性,使得传播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紧密,受众可以通过弹幕、评论等进行互动。另外,受众通过与传播者的互动之间也能获取信息,经过自我感觉、评价自身这面“镜子”的过程,实现自我的认识,并通过评论、转发和提建议等方面表达。

四、结语

Vlog视频热的掀起向我们展现隐藏在后台的日常生活外,也在潜移默化中促成新的社会交往模式,成为延伸情感体验,寻找共鸣,满足理想和欲望的场所。V]og以突破视角、时空进行叙事和人格化表达,这无疑是独特的。

猜你喜欢

短视频符号
符号大派对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去阅读”时代短视频自媒体发展现状及其文化解读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函数表示符号的追溯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