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开放性

2020-07-10陈玉兰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开放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陈玉兰

摘要: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中的强制性、封闭性、划一性等弊端提出的全新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它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放性

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中的强制性、封闭性、划一性等弊端提出的全新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它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在开放性的阅读教学中应营造开放性的氛围,注重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倡导质疑、感悟学习,探索个性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制造教学氛围,刺激学生主动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课堂中,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其不同的生活经历和认知程度,教师应该以这些学生不同的特点为出发点,结合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设置真实有趣,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放松身心,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学习当中,逐步引导其思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对课文内容进行实体隋景的模拟在中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能够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思维和情绪,提高教学效率,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也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不仅要把内容完整的讲述出来,更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产品等有趣味性的工具来向学生展示课文中出现的事物,并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把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这样的方式有助于調动学生的情绪,令其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强烈欲望。

二、课堂上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气质都不一样,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在深入读文的过程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尝试多种读书形式,例如:朗读、默读、分角色读、表演读、比赛读等等,使每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从容、充分、创造性地读书。学生读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要重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引导时,可通过品味有特点的重点词句等途径,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的基础上,让学生广泛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互相讨论、补充,交流阅读后的感受。交流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语文知识方面的收获,可以是人文知识方面的认识,也可以是自己在情感方面受到的启示等等,从而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想象是智力活动的翅膀,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的想象丰富、独特,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时空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好办法。如:在执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文时,我设计了两处的说话练习。(1)为了挽救小钱的生命,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躺在病床上的台湾青年心里_定很不平静,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台湾青年心,听一听他会想些什么。听到了就写下来。(2)我们来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可以想象,也可以和其他同学配合表演。这两处说话练习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表达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三、提倡探究式阅读

“探究性阅读”是新课标非常强调的,“探究性阅读”是开放性阅读它的阅读渠道不仅在课堂,也在课外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探究性阅读”是自主陛阅读,阅读主题的确定,阅读的组织、途径、方法及阅读结果的总结、整理主要有学生自主完成;探究性阅读是挑战性阅读,既然是探究性的,也就是未知的,有一定难度的,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是一种挑战,包括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学贵有疑”人们的进步往往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提的必然前提,阅读也一样。能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问,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推想”是阅读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所谓的推想,是一种猜测推断,这种猜测推断是建立在学生初步感受理解的基础上的。人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大都是运用这种方法解决的,它是一种使用价值很高的方法。

四、有机地扩大课内外的阅读量

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过重课业负担的减轻,为小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欢的好书创造了重要的契机。然而要真正建立起小学生健康的读书生活,并非轻而易举,必须有促进实现转变的一系列有效措施。而从改革阅读教学课堂人手,有机扩大课内阅读量,即指导、介绍、引荐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不失为一项切实可行的重要策略。

首先,扩大的课内阅读内容都是与课文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对这些材料的阅读十分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可以更好地体现课内阅读教学的示范性和训练要求。所以老师除了在课堂上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外,还向学生推荐。

同时,扩大的课内阅读量是“有机”的。所谓“有机”不仅指与课文相关,而且阅读是由教师指导、有时间保证、有群体合作进行的。

另外,我们可以为学生设一本课外阅读本,每天阅读一篇文章,边读边做批注,摘抄好词好句,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必会有更大的提高。

五、结论

总之,开放性阅读教学能充分发挥学主体性和创造性,体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学理念。实施开放性阅读教学,不断引导学生理解,认识,探索,发现以及想象和表现的欲望,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活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开放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