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0-07-10史良玉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班干部初中生教学效果

史良玉

摘要:初中物理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对于初中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运用问题教学的方式,提升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效率,从而有效展开初中物理教学工作。

关键词:问题教学;初中物理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初中生无时不刻都存在知识困惑,所以物理教师可以使用问题教学的方式,以此可以达到疑难解惑的目的。那么,教师可以借助于营造问题环境和建立小组学习两种方式,有效地将问题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一、营造物理问题环境,展开问题教学

从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总是习惯性地直接切入主题展开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课堂教学时间,但是从教学效果上并不理想。并且,初中物理教师没有合理地以引导初中生产生“阶梯式”的学习意识,仍然使用刚刚学习物理时的学习方法,在解题时依然使用“拙劲”而没有使用“巧劲”,初中生逐渐陷入学习困惑不能自拔,从而导致降低初中生的物理成绩,而这也是初三时期的初中生物理成绩大幅下滑的原因。那么,这就需要物理教师使用问题教学的方法,通过分析初中生在试题中常常出错的题型,总结出初中生缺乏的“问题导线”,然后顺着这根导线让初中生逐渐走出物理困惑,从而促使初中生突破物理学习瓶颈。同时,物理教师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在课堂内营造有趣的问题环境,使得初中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和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方式,从而提升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运动和力》时,刚开篇就会学到牛顿第一定律,而从该定律的内容上看,主要讲述物理的匀速运动是否在受到其它外力的情况下改变运动方向的内容。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初中生在学习时常常出现的理解偏差,主要在于“如果在太空中就不会受到该定律限制”的错误观念。那么,为了可以让初中生生动直观地理解该定律,教师可以顺着该问题找寻相关的教学演示视频,然后通过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放映给学生观看。比如,在电影《天际行者》中就有相似片段,由于宇航员使用的宇航服中的压力异常,四肢无法自由活动,只能随着连接宇航飞行器的管线向前匀速运动,而当管线受到舱体的拉力后,宇航员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并且随着更改的方向任意撞击舱体,继而又改变运动方向。那么,这就可以当作演示视频向初中生证明,就算在太空环境中,同样也可以受到牛顿第一定律的約束。因此,物理教师可以将该片段视频剪辑或下载到多媒体设备中,然后给初中生一边放映一边结合课本进行教学。同时,物理教师需要向初中生进行提问“请问同学们,为什么真空环境中,宇航员的运动轨迹还是会发生变化呢?”,而经过这样的提问,就会让初中生重新审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再由物理教师一步步地引导后,就会促进初中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程度。由此可见,通过该种问题教学方式,使得初中生可以在兴趣基础上加深知识理解,从而可以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二、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展开教学问题讨论

从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形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总是“一对多”形式的教学互动关系,并且为了保持物理课堂的教学秩序,通常情况下也不允许初中生私自进行交流。那么,这样的课堂互动关系,就会限制初中生的学习形式。并且,由于物理教师不能全面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会忽略部分学生的学习困惑,这就会影响教学质量。那么,为了可以改善这些问题,物理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得初中生可以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学习物理知识。不过,为了可以将小组学习效果发挥至最大化,教师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分组。

其一,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初中班级内,按照物理成绩先后程度都会排出相应的成绩表,然后物理教师可以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将班级座位顺序打乱,重新安排初中生的座位次序,比如,将排在成绩表前三位的学生,与排在末尾后三位的学生进行组合,并以此类推,这样就可以最终组合成5到7组左右的小组。而这样的组合方式,既可以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动较差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又可以让这些相差较大的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团结协作的意识,其二,按照班干部进行分组。在初中班级内,根据职责的不同,通常都包含有班长、学习委员、课代表、小组长等班干部,而这些被任命为班干部的学生,通常都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督促初中生学习。那么,物理教师可以借助于该方面优势,先将班级内所有的人数进行核算,然后指定出若干具有责任心的班干部,然后每人按照“两优两差”或“三优三差”的方式进行分组,这样既可以让班干部充分地发挥带头学习的作用,又可以促使小组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有利于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进而提升问题教学效果。

另外,在小组内展开问题教学时,物理教师可以借助于“计分强答”的方式展开课堂活动,既可以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又可以提升初中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动能和势能》时,初中生常常会在这两种能量的转换上陷入困惑。那么,为了有效地解决该困惑,物理教师就需要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教室内学生按照优势互补或班干部的方式分为若干组,然后在班级黑板旁张贴有一张计分表,表中含有每个小组的组名、成员名称、具体的日期等信息。接着,物理教师就可以向初中生进行提问“同学们,请问动能和势能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然后让初中生在1分钟内展开小组讨论,当教师说出停止指令后需要小组代表及时抢答,当小组答错时计1分,答对时计3分。最后,在每个月的月末时核算每个小组的总分,并且按照分数列出排名。同时,为了可以激发初中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物理教师还可以向班主任商讨利用班费购买一些物品作为排名奖励,如糖果、辣条、文具等。由此可见,通过这样的问题教学方式,使得可以将问题教学有效地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使得可以提升问题教学效果。

三、结论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可以有效地启发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意识,所以可以通过营造物理问题环境和小组合作学习两种方式,提升问题教学效果,从而有利于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班干部初中生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竞选班干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竞选班干部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班干部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