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生态场域中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路径
2020-07-10刘秋皊刘道平卢萧陈锦秀
刘秋皊 刘道平 卢萧 陈锦秀
摘要: 在移动互联发展与“网生一代”成长同构背景下,如何契合网络生态场域下认同机理、传播方式,正是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的新挑战。要契合网络生态场域的知识性要素、价值要素、实践要素和操作要素,需要话语体系的重构、传播阵地的整合、人才队伍立体化和管理体制的效能提升,这样才能发挥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引领和聚合作用。
关键词:高校; 意识形态; 引领路径;
中图分类号: G 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895X(2020)02-0155-06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020.02.010
The Leading Path of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Network Ecological Field
LIU Qiuling1, LIU Daoping2, LU Xiao3, CHEN Jinxiu4
(1.Party Committee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2.Party Committee Offic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3.Party Committee Publicity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4.Student Section,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synchronous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and the growth of “net generation”,it is a new challenge for the ideology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to fit the 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and communication mode into the network ecological field,which emphasizes knowledge,value,practice and operation factors.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truct the discourse system,integrate the communication position,set up a threedimensional talent training team,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so as to play the leading role and building cohesiveness i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y.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y; leading path
在移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网生一代”的成长同构条件下,网络成为意识形态新的空间。这个新的空间,不限于场所或领域,具有虚拟性和无边界性,是网络中个体间客观关系的一个形构,为具有网络有机体基本属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西方非主流意识形态、各种社会思潮提供不定向选择空间并促使他们进行生态位竞争、演替等[1],是意识形态意义分叉再生、价值立体深化的网络生态场域[2]。在网络生态场域中,意识形态的表现形态、认同机理、传播方式以及发展格局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迁乃至反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在网络空间中获得理论活力和发挥“社会水泥”[3]的作用,只有契合网络生态规律,从知识性要素、价值要素、实践要素、操作要素等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化,在话语体系、传播阵地、人才队伍、管理制度等方面重构路径。
一、话语体系重构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是意识形态表达交流的符号系统和工具[4],是现实权力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也是意识形态取得网络视域合法性、认同度的基础[5]。网络生态场域中各种社会思潮激荡碰撞,主流意识形态要发挥影响力,就要从内容话语上发挥强大的包容力、引导力和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指出:“……话语体系建设总体水平不高”[5],要获得话语的合法性、认同度和广延性,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亟待调试、转换与重构。
(一)创新核心理论话语,获得合法性基础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其核心理论话语认马克思主义为“元命题”[6],体现了意识形态的知识性要素,也是在网络生态中获得合法性的基础。在网络生态下,要用高度的理论自觉,充分吸收和整合全球性优秀思想,推进核心理论话语的时代生发,为当代中国现实提供科学的学理支撑和丰富的学术话语资源,从而保持理论先进性、增强价值感召力、丰富意识形态价值整合功能,获得学术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7],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生态中的话语权。
(二)充实诠释话语,获得认同度基础
诠释话语是对核心话语的时代性、具体化的表述,是意识形态的价值性要素。一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创造和凝练出立足实践的理论范畴和话语表达。扎根中国国情,创造中国特色话语表述规则,使我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更清晰、具体和充实,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自洽性、增加整合凝聚功能。二是要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契合话语权需求的话语表达,以增强意识形态话语的阐释力。“00后”在道德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选择上更加趋向于理性现实,只有切实关注大众的利益诉求,根据其现实关注问题设置话语议题,系统回答好青年大众的各种疑惑,准确解答、解决好其所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才能增强意识形态话语的价值吸附力和现实解释力。
(三)转换传播表达话语,获得广延度基础
传播话语即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形式,话语体系的重要落脚点在话语表达的关键性转变上,要以适应网络生态的实践整合性、传播即时性、表达碎片化、方式交互性等指向进行形式转换。适应实践整合性,就是要在把握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核心内涵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提炼喜闻乐见、普遍认可的网络话语和流行话语,促进规范的理论话语形式向丰富的实践话语形式转化,实现从“穿西装打领带”向 “穿休闲装、运动鞋”的生活化转化,提升话语环境感染力。要适应传播即时性和表达碎片化,就要在保持内容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从结构上进行细粒度划分,增强话语方式调控力。要适应方式交互性,就要充分利用图像文化和媒介互动性,实现“形象化”转化。
二、传播阵地整合路径
话语体系的重构提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认同度、广延度基础,只有经过传播阵地的传播过程,才能取得实践意义上的合法性、认同度、广延度。网络生态场域下,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受众而言,互联网已不仅仅是一种“媒体”的概念,而是结构了一整套的生活方式,是其价值观形成、重塑的重要场域。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意识形态交锋的“主战场”,需要进行价值传递模式的转换和价值传递节点的培育、课堂阵地与网络阵地的融合,才能守好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
(一)价值传递模式转向
在以传统媒体为媒介的拟态空间[8]中,价值传递如同子弹,受众如同靶子,具有“强大的、或多或少的普遍效果”[9]。在以新媒体为媒介的拟态空间中,新生代意识形态受众的主体意识和去权威化、去中心化的交往态度准则,使得在 “微”空间和新媒体环境中,传统的话语体系被悬置,自上而下单向传播方式被疏离,话题设置权由传统媒介转移到网络个体,双向对话的交互模式成为网络生态场域下提升民意吸附力、价值自洽性和认同度的有效传递模式。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改变傳统的单向传递模式,要着力于构建在校大学生、高校意识形态队伍共同参与的网络场域互动模式,通过与受众的对话以实现价值传递。当然,目前网络场域夹杂着非理性和“有意识主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递的双向交互模式不等于仅仅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回应,更强调建立主动发声机制,通过主动发声为大众的讨论和思考设置议程,要把握议程设置的主动权。议程设置要以需求为导向,有效设置拟态空间意识形态议题,以需求导向性的提高来获得关注度的提高,以“需求激活”来获得“知识激活”效应[10],以“网生代”的认知特点出发引导讨论逐渐深入,以正向属性设定来引导大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接纳。
(二)价值传递节点培育
在价值传递的互动模式下,在双向对话的网络场域中,任何个体包括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都是自然人节点,微信公众号、博客、B站等各内容平台的注册号也都是网络场域的节点。在网络场域的双向互动过程中,网络节点权力不断分化,形成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过程[11],网络节点分化并极化为弱关系节点和强关系节点,比如“意见领袖”“网络红人”以及各内容平台的头部大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果没有自己的强关系节点代理人,传播空间将被挤压,传播效能不断耗散,形成意识形态工作“空心化”趋势。要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着重培养具有高传播力的强关系节点,取得建言立说的关键席位。
培养高传播力的网络节点,一是要加强“微平台”建设,形成蕴含红色基因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因其“一对多”的双向传播模式、多样化的表达形式、精准度与私密性兼顾的传播过程成为比较理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声平台。微信公众号向用户推送蕴含某种意识形态的文章,在情感共鸣条件下,会被评价交流或转发朋友圈、进行公众号推荐等活动,从而得到选择、认同、内化、强化以及再宣传的二次宣传。二是要着力培养能够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大咖”,这些节点可以充当网络“把关人”并具有引导舆论的作用,从而发挥意识形态价值传递、舆论监督管理的功能。
(三)课堂阵地与网络阵地的融合
课堂特别是思政课堂,是体现大学生大学生活的重心和个人价值观的重要场所。课堂作为高校党委意识形态的首要阵地,应和网络阵地相互支撑,有效融合。
思政课堂不仅能够提供面对面这种深度互动的方式,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递给大学生这个受众群体。更重要的是,思政课堂能够构建大学生的辩证思维,有效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判断力,从而帮助大学生对网络场域中的多元离散价值进行自我评判,能够在各种碎片化传播的“微”场域中解读、分析和应用主题各异的信息,成为网络阵地的最有力支撑。
三、人才队伍支撑路径
网络生态场域下,传统以权威为核心、以等级为形式的意识形态主体关系开始瓦解,平等隐蔽型主体关系逐渐形成[1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进行话语体系重构、传播阵地整合,从而在理论层面、技术层面、制度层面全面超越非主流意识形态,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支撑。加强意识形态人才队伍建设,就是要队伍构成立体化、自主成长专业化、管理评价网络导向化,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内生动力和自我潜能。
(一)队伍构成立体化
传统意义上,意识形态队伍从构成上来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和宣传工作队伍。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是理论研究和思政课堂的主力军,对于青年构建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发挥着理论建构作用,承担了核心话语体系创新在网络生态中取得理论制高点的重任,是意识形态交锋的关键队伍,也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守护者。他们不仅要通过有理论深度的评说、对现实思考的观点阐述、有分量文章的推出,向网上网下的错误思想、错误言论、不当行为开战,还应创新开拓课堂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辨析,培养学生对大是大非的判断能力。
政治辅导员则是紧密结合日常行为的指导管理来对青年大众进行思想引导和教育。宣传工作队伍肩负着引导网络舆论、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防控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重要任务,是推动广大师生成为净化网络空间重要力量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面对网络生态中意识形态威胁的多元性、风险的扩散性、危机的临界性、攻防的非对称性等挑战,意识形态队伍需要进一步充实与调整。首先是各战线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肩负着行政单位意识形态工作的直接领导责任和管理责任,负责意识形态的组织、协调实施,从整体上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方向。其次是专业课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可以挖掘专业课的德育资源,以课程思政为载体,以信念情怀的“自化”为前提,发挥“润物无声”的“化人”作用。再次是网络技术人才队伍。网络生态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息资源特征和互联网传播载体的技术秉性都赋予意识形态的技术性操作要素,网络技术队伍是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监督管理的保障队伍。另外是网络志愿者队伍。有许多自觉为社会正能量点赞、为中国发展鼓劲的网民,是最大限度地壮大网上正能量的优胜力量。
(二)自主成长专业化
要建设意识形态队伍,其创新路径在于促进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自主成长。首先是以理论与实践的互融互促来引导专业化自主成长。用制度和政策引导他们敢于直面新问题、新挑战,以实践中的问题为研究导向,将实践工作中的经验和规律作为重要的研究基础,并充分进行理论高度的提升和思想深度的挖掘。在实践中,要注重以理论的研究成果为指导,在日常工作中探索各种技巧方法,积极利用网络平台等新媒介,不断提升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水平,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其次是专业领域的细分。在时间精力限定条件下,只有对专业领域进行细分,才能更快地成长,并取得该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马克思主义科研工作者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二级学科下如何进一步凝练学术方向,才能获得更深刻的洞见。网络宣传工作队伍需要进一步细分为网宣、网管、应急和网评等,按细分领域进行培养,推动他们成为垂直细分领域专家中的专家、行家中的行家。
(三)管理评价网络导向
在网络生态虚拟开放场域条件下,匿名主体替代现实角色,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作为意识形态网络传播的代理人,在网络生态中失去其社会中的等级、特权、财富、身份、背景等现实因素等前提效应,其网络文章、慕课、微课能否获得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网友的正向选择、二次传播,依赖于内容本身的吸引力和网络身份的影响力,这些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知识内容、网络化的表达,更需要大量时间的投入。但是这些网络文章、慕课、微课在现有职称评价体系中不予认定,使得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将精力投注在传统期刊论文、课题等可以被认定的成果中去。因此要发挥职称评价体系的引导作用,推动网络文化成果分类多维的评价认证机制,以激发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网上发文发声、开发慕课微课的内生动力。
在网络虚拟的公共空间里,价值传递依托于“代理人”意识形态工作者,以网络节点的存在为载体,意识形态的主动发声机制、议程流动的方向速度、议程的影响力,都与这些节点的传播力相关。而作为“代理人”意识形态工作者能够在網络中成长为高强度关系节点,以普通网民的参与,与其网络互动频率、互动及时性密切相关,在进退高度自主、发帖跟帖不受时间控制,群互动、论坛跟帖跨时空以晚上至凌晨非工作时间段为互动高峰期。而作为正规军的宣传工作队伍,受制于事业单位工作劳动纪律,工作时间内单位“在场”和工作时间外网络“在场”在生理限度下的矛盾成为一种阻碍因素。因此,只有改革现有对工作时间内单位“在场”管理方式,建立针对网络“在场”的管理和业绩评价方式,才能有利于他们实时网络互动,扩大网络影响力,成长为网络高强度关系节点,提升网络传播力。比如,对于微信公众号运营队伍,可以参照WCI WCI 指数即微信传播指数,是由原始数据通过计算公式推导出来的标量数值,综合考虑总阅读数、平均阅读数、最高阅读数、总点赞数、平均点赞数和最高点赞数六个维度数据后得出的综合指标。方式对公众号运营团队进行评价,根据团队贡献对个体进行评价。
四、管理制度效能提升路径
制度建设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处于基础性和根本性地位,如果说意识形态的传播内容、传播路径、工作主体是意识形态工作系统的关键要素,制度则决定了要素关系与结构,进而影响意识形态工作系统的效能输出。在网络生态场域中,一方面虚拟公共领域的成长为制度创新注入了新活力;另一方面在时空流变中意识形态传播机制已经发生深刻变迁。意识形态领导力与传统范式下有着不同的运行逻辑和实现机制,必须以提升传播效能、增强价值观博弈影响力为导向,进行管理体系和机制的重构。
(一)优化主动作为机制提升传播效能
传统媒体进行信息发布以及对重大事件的介入,需要层层审核把关,相对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即时互动”,这易造成信息的滞后性,削弱了意识形态话语的调控力[13]。因此要增强调控力,最小化时滞是增加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主动作为的动力。
首先要强化主动作为的理念。较多工作应该是结合学校实际,结合当前热点进行主动策划,而不能坐等上级的工作布置。要鼓励宣传工作者的创新,因为新闻宣传工作的时效性非常强,特别是热点问题的回应和引导。如果坐等上级的口径和布置,时间上很仓促,只有主动去思考,提前准备,然后根据上级的口径再进行一定调整,才能够打好“有准备之仗”。
其次要形成主动作为的机制。建立健全符合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特点,有利于充分发挥其潜能,激发其热情,引导其全心全意投入的选拔任用机制、考核机制、培训机制、经费支持、工作保障机制等,为其创造全方位、立体式、全覆盖的良好工作环境。建立优秀网络作品在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激励机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培育、延揽一批传播主流价值,善于做意识形态工作的“意见领袖”,发挥他们的正面引导作用。鼓励宣传工作者主动创新,主动推送适合碎片化背景下的主题文章,针对当前热点主动进行议题设置,以正面能量覆盖舆论,鼓励宣传工作者在重大事件前,第一时间强力回声,把握正确舆论方向和发展态势,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导向,确保校园引导的“高位势”。
(二)优化协同联动机制增强整合效能
从发生学意义上来说,话语权是一种博弈的过程,是某种异质意识形态对某种价值观影响的产物,是解构与反解构、博弈与反博弈的矛盾运动过程[14]。在价值和思维空间已经表现为虚拟与现实共存、有限与无限统一的互联网生态场域中,网络生态对传统科层主导下的存在进行了技术解构,只有加强内外联动,整合资源,构建全方位育人学生工作协同机制,从而在新型对话场域中重获博弈影响力。
一是内外的协调联动。互联网环境下,意识形态的传播从传统意义的地理边界、机构边界向网上边界转向,意识形态工作不再是内部单兵作战的活动,以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必然无法应对这种网络意识形态的时空流变,意识形态的跨时空性呼唤跨组织的协调联动。但目前官方微信公众号多以提高学校影响力为主,对于意识形态导向功能偏弱,各单位之间应加強横向联合,打造意识形态发声公众号。意识形态工作一方面要加强相互之间的互动,各单位之间微信官方公众号的联动与内容共享,对于一些宣扬正能量、增强认同感的感人事迹,高校之间可以采取注明来源的形式给予及时转发,提高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速度,扩展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范围,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同时,还
要构建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机制,加强网络共同体建设,是要促进“多中心”治理结构的形成,主动抢占虚拟公共领域的话语权,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二是意识形态的实践载体依附于单位内部各部
门的协同整合,不再是职能部门按部就班的职能活动,而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活动的融合与协同。在知识共同体中,只有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多种实践过程进行资源整合与凝聚,才能更好地凸显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功能。在组织管理层面,既要强调大学党委系统内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之间的纵向贯穿,又要加强学工和群团系统和党务系统的横向协同。在任务执行层面,应建立意识形态研究会商制度,促进工作中的协作基础。同时,在意识形态本体内容建设层面,丰富马克思主义时代内涵和中国化内涵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多学科的协同研究。
五、结束语
网络生态场域中,要适应网络的认同机理、传播方式以及发展格局,实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路径在于话语体系、传播阵地、人才队伍和管理制度的重构。话语体系重构要创新核心理论话语、充实阐释话语、转换表达话语,传播阵地整合要实现主阵地转向、价值传递转向和格局构建转向;人才队伍的支撑路径在于人才队伍立体化、自主成长专业化、管理评价网络导向。管理制度保障意识形态效能输出的路径在于优化主动作为机制和协同联动机制。
参考文献:
[1] 杨文华,何翘楚.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7.
[2] WACQUANT L D.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A workshop with Pierre Bourdieu[J].Sociological Theory,1989,7(2):39.
[3] 陈学明,吴松,远东.社会水泥——阿多诺、马尔库塞、本杰明论大众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4] 夏自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时代审视[J].长白学刊,2017(1):33-37.
[5] 葛彦东.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73-77.
[6]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7] 换晓明.构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路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3):113-117.
[8] 毕红梅,李婉玉.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的传播特征及引领路径——基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6(5):47-51.
[9] 朱丽萍,张林,蒲清平.网络拟态空间的意识形态治理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66-174.
[10] DE FLEUR M L,BALLROKEACH S.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M].4th ed.New York:David McKay Company,1982.
[11] 吕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3(1):149-151.
[12] 彭兰.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机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4):38-47.
[13] 夏银平.当代意识形态论——全球化时代的意识形态与价值教育丛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4] 徐春妹.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路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7(1):96-99.
[15] 刘伟.论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传播能力建设的挑战及应对[J].社会主义研究,2016(2):15-21.
(编辑: 程爱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