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

2020-07-10赵立屿王友琼冯明义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12期
关键词:晚疫病马铃薯

赵立屿 王友琼 冯明义

摘 要 为探索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治提供科学,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本文主要对赫章县2019年不同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进行了试验,以供参考。

关键词 化学组合;马铃薯;晚疫病

1试验目的

为探索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治提供科学,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2试验地点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选择在赫章县水塘堡乡水潮村倒石碑组农户李绍江承包地,该地块常年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严重,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土壤类型为灰泡土,海拔2050米,前作荞麦。本试验于2019年3月1日播种,株行距30cm×50cm,播种时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苗期亩追施尿素20公斤,苗期和现蕾期各进行一次中耕培土,栽培条件均匀一致。

3试验对象

供试作物为马铃薯,品种为威芋5号,是一个高感品种。防治对象为马铃薯晚疫病。

4示范处理及设计

设示范组合6个,对照区1个。每个示范组合100㎡左右,设空白对照70㎡左右,田间随机排列。示范区域进行常规虫害防治控制。示范处理及设计见下表:

5施药时期和方法

按上表的时期和方法剂量进行叶面喷雾。配制药液时,先用少量水溶解药剂,然后按表中确定的用量兑水,施药时均匀喷雾,处理小区植株叶背叶面充分着药[1]。

6调查和记录

6.1 药剂调查

施药前调查发病基数,最后一次施药后10天调查防效。调查方法:每处理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取5株,共调查25株,查全部叶片,并根据以下分级标准记录病级,计算各处理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通过相关数据与清水对照相比,第五次施药后10天各药剂均有一定防效,最好的药剂是30%氟吡菌胺·氰霜唑悬浮剂(75毫升/亩),防效达89.33%;50%氟啶·霜脲氰水分散粒劑(50克/亩)防效达84.89%,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喷雾(75毫升/亩)防效为81.78%,其他药剂防效在40%~70%之间。

6.2 产量调查

通过相关数据表明,本次试验使用的药剂对马铃薯产量都有较好的增幅,增幅达50%以上的有30%氟吡菌胺·氰霜唑悬浮剂(75毫升/亩)、50%氟啶·霜脲氰水分散粒剂(50克/亩)、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5毫升/亩)、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5克/亩);增幅达20%-50%的是75%烯酰·铜钙可湿性粉剂(120克/亩)和80%烯酰·噻霉酮水分散粒剂(30克/亩)[2]。

7结束语

本次试验所使用的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效控制了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发展,延长了马铃薯的生育期,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生产中建议推广使用30%氟吡菌胺·氰霜唑悬浮剂(75毫升/亩)、50%氟啶·霜脲氰水分散粒剂(50克/亩)、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5毫升/亩)、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5克/亩)、75%烯酰·铜钙可湿性粉剂(120克/亩)5种药剂。

参考文献

[1] 马永操.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筛选试验初报[J].现代农业科技,2008(5):79,81.

[2] 王效瑜,呼芸芸,张建英,等.宁南山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筛选[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1):55-56.

猜你喜欢

晚疫病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揭示晚疫病菌负调控植物免疫的新机制(2020.8.1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河北承德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技术要点
给马铃薯“开窗”
试论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进展与综合防治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想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7个杀菌剂或药剂组合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