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杀菌剂或药剂组合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
2015-10-14叶建春王慧芹陈军施春婷
叶建春++王慧芹++陈++军++施春婷+刘维文+吴玉东++曹春梅
摘要:为筛选防治和保产效果好的药剂用于指导面上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对18.7%烯酰吡唑酯wG、42.4%唑醚氟菌胺SE、52.5%恶酮·霜脲氰wG、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c、25%双炔酰菌胺sc、25c7双炔酰菌胺SC+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68.75%氟菌·霜霉威sc和50%多菌灵WP等8个药剂或药剂组合进行了田间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除50%多菌灵WP之外,其他7个药剂或药剂组合处理连续喷施5次,对马铃薯晚疫病都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防效均达93%以上,增产率为18.15%-31.10%,新增纯收入在911.0-1475.O元/667m2范围内。根据药剂的防效和增产效果,冬种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参考药剂或药剂组合,首先是5%双炔酰茵胺SC+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42.4%唑醚氟菌胺SE,其次是68.75%氟菌.霜霉威sC、25%双炔酰菌胺sc、18.7%烯酰吡唑酯WG、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52.5%恶酮·霜脲氰wG。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杀菌药剂;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5)03-0028-04
Seven fungicides or their combinations treatments' field control effect on ofpotato's late blight
Ye Jian-chun et al
Abstract: In order to select fungicide with best control effect on potato's late blight, eight fungicides or theircombination have been chosen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xcept 50% carbendazim,other seven fungicides or combination have obvious control and yield-increase effect on late blight by apply-ing 5 times successively with control efficiency of over 93%, yield-increase rates of 18.15%-31.1% andnet-income mcrease of 911.0-1475.0 Yuan/667 m2. According to these fungicides'control effect, several rec-ommended fungicides or combina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Key words: Potato; late blight; fungicide; controleffect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 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侵染引起的毁灭性病害,可造成马铃薯茎叶枯斑或提早枯死,减少同化作用的面积和缩短同化物积累的时间,从而降低产量。近年来在自治区农业厅的冬种马铃薯产业提升项目大力扶持下,钦州市冬种马铃薯发展迅速,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大和在一些生产区多年连续种植,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呈显著增加态势。根据钦州市植保站2010-2013年的病虫测报资料可知,马铃薯晚疫病一般造成马铃薯减产25%左右,重灾年份发病率达80%以上,减产60%以上,甚至绝收。当前,对晚疫病的防治主要以培育抗病品种及采用化学药剂防治为主。为了减少该病对马铃薯生产造成的损失,除了选择种植抗病品种外,化学防治仍然是控制该病发生的关键措施。为筛选市面上哪些药剂适合钦州市冬种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不同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经济效益如何,特开展田间药效试验,旨在筛选防治和保产效果好的药剂用于指导面上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荷兰15,属于费乌瑞它系列,为G3代一级种薯,购买于惠州九华农贸有限公司。
供试药剂主要选择近年在生产上应用效果较好的6个进口杀菌剂或药剂组合,另外加入一个新上市的杀菌剂-42.4%唑醚氟菌胺SE,对照药剂为500多菌灵WP,见表l。
试验方法及防效调查
试验地选择在历年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较重的灵山县檀圩镇,田块前茬为晚稻。2014年1 1月25日播种,2015年3月25日收获,采用水旱轮作,播种密度为5500-6000株/667m2,起高垄双行种植,畦底包沟l.lm,垄内行距18cm,株距20cm。播种时芽眼朝下,伤口向上,用手直接插到泥里,尽量浅,下种后畦面施撒杀虫颗粒剂,苗期灌水灌肥促苗、沟垄两边定向喷雾防除杂草。每个处理三个重复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45m2。
根据天气预报,在阴雨天气来临前l-2d之前喷药,若无特殊天气情况中后期按照预设每隔15d喷施药剂一次,稀释倍数按表l执行。喷药时间和当时折合的667m2使用药液量为:12月25日(15kg)、1月14日( 60kg)、1月30日(75kg)、2月17日(75kg)、3月1日(75kg)。设清水对照,分别于第3次、第4次、第5次喷药后调查病情,采用5点取样,每点连续调查10株马铃薯的所有叶片,计算病叶率(总的病叶数占调查总叶数的百分比)和病情指数。病情分级标准参照GB/I'17980.34-20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
0级:无病斑;
l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ll%-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21%-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0%以上。
防治效果(%)=[1一(清水空白对照区第一次施药前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清水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第一次施药前病情指数)]
计算各药剂的防治效果,病情指数采用3次重复的平均值,差异显著性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马铃薯收获时(2015年3月25日)测定各处理的产量,并计算每667m2的总产量、增产率和经济效益等。
栽培管理
施肥采用一次性全阳施肥,整地前每667m2施鸡粪1500kg,硝酸铵钾肥lOkg,过磷酸钙(P205≥12.O%)50kg,51%(N:P:K=17-17-17)嘉施利复合肥150kg,全田均匀撒施后,利用大中型旋耕机翻耕2次。水分管理按照“前期足水、中期少水、后期湿润”的原则进行。为确保试验条件的一致性,各处理间除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所用药剂有所区别外,不使用其它防治真菌性病害的药剂,其它防治虫害和细菌性病害所用药剂均一致,虫害防治每次施药时病虫情复配其他药剂防治小地老虎(前两次)、蚜虫(每次)和青枯病、黑胫病和细菌性根腐病。防治小地老虎选用32%阿维·毒死蜱EC 500倍液,防治蚜虫选用25%烯啶·异丙威DP1500倍液,防治青枯病、黑胫病和细菌性根腐病选用20%噻唑锌SC 500倍液。播后28d时,用90%乙草胺乳油500倍液进行定向喷雾,防除杂草。
结果与分析
防治效果
由表2数据可知,清水对照区1月8日出现晚疫病症状,50%多菌灵WP防治区在1月15日出现晚疫病症状,而其他药剂防治区均未jLI_:现晚疫病。第3次药后7d调查,清水对照区晚疫病病情指数达20.76,多菌灵防治区病情指数为11.70,防治效果为64.45%,其他7种药剂或药剂组合防治区的病情指数在0.47-0.91之间,防治效果在95.58%-97.66%之间,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其中25%双炔酰菌胺SC+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和42.4%唑醚氟菌胺SE两个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97.66%、97.56%;2月26日调查,清水对照区晚疫病病情指数已发展至61.06,出现不少全株枯死的晚疫病植株,多菌灵防治区病情指数为18.84,出现部分全株枯死的晚疫病植株,防治效果为69.16%,其他7种药剂或药剂组合防治区的病情指数在2.96-4.19之间,而且未发现9级病株,大部分病株在1-2级之间,防治效果在93.13%-95.16%之间,其中25%双炔酰菌胺SC+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和42.40唑醚氟菌胺SE两个处理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95.16%、94.99%;在马铃薯收获前(3月8日)第3次调查,清水对照区晚疫病病情指数为79.42,心区呈焦枯状,50%多菌灵WP防治区病情指数为26.16,出现较多全株枯死的晚疫病植株,其他7种药剂或药剂组合处理的病情指数在4.17-6.56之间,防治效果在93.13%-95.16%之间,以25%双炔酰菌胺SC+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和42.4%唑醚氟菌胺SE两个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
不同药剂或药剂组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2015年3月25日收获马铃薯时测定各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每小区收获中间2垄4行,然后折算成每667m2产量。根据表3数据表明,各处理的产量排名为:F>B>G>E>A>D>C>H>CK,除50%多菌灵WP处理外,其他7种药剂或药剂处理的增产率在20.21%-34.62%范围内,其中25%双炔酰菌胺SC+680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组合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达34.62%。
除50%多菌灵WP处理外,各药剂及药剂组合处理的商品率差异不大,均高于93%。用药成本25%双炔酰菌胺SC+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和25%双炔酰菌胺SC+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两个处理用药药剂成本最贵(不含人工),均为360元,其他5个进口药剂处理用药成本在200元左右。因为统价收购均按2元/kg,所以在总产值排名上和总产量一致,以25%双炔酰菌胺SC+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组合处理总产值最高,达7735.6元/667m2。新增纯收入以25%双炔酰菌胺SC+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组合处理最高,达1475.0元/667m2,增收效果明显,其次为42.4%唑醚氟菌胺SE和68.75%氟菌·霜霉威sc,新增纯收入分别为1252.4、1108.8元/667m2,其他几个进口药剂新增纯收入在911.0-989.8元/667m2范围内,表明通过这7个药剂或药剂组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都能对马铃薯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结论与讨论
尽管在全国范围内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结果报道较多,但同一种药剂在不同地方或不同茬区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不同,目前尚未见钦州马铃薯冬作区防治晚疫病的研究报道。本试验田块马铃薯种植块采用高肥水强化栽培模式,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最为严重,通过防治试验,以期筛选出马铃薯晚疫病重发情况下,防治该病效果好的药剂或药剂组合。
试验结果表明18.7%烯酰吡唑酯WG、42.4%唑醚氟菌胺SE、52.5%恶酮·霜脲氰WG、25%双炔酰菌胺SC、68.75%氟菌·霜霉威SC、25%双炔酰菌胺SC+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等药剂或药剂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三次防效调查结果表明,平均防治效果高于93%,因防治效果好而带动的新增纯收入在911.0-1475.0元/667m2,单项技术经济效益突出。这些药剂中,18.7%烯酰吡唑酯WG、52.5%恶酮·霜脲氰WG、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25%双炔酰菌胺SC、68.75%氟菌·霜霉威SC等5个药剂为其他马铃薯产区推荐使用的传统药剂,在钦州地区使用均表现出对马铃薯晚疫病较好的防治效果。一方面表明了钦州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没有高抗药性的现象,另外一方面可能是本次防治试验抓准了防治的有利时机,每次喷药都抢在低温阴雨天气来临之前,且在马铃薯出苗后第24d就开始喷药保护。
本次试验除传统药剂外,也有新开发的药剂-42.4%唑醚氟菌胺SE,该产品的有效成分为氟唑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是最新开发的酰胺类杀菌剂活性成分,复配的吡唑醚菌酯成份可从病原体开始感染作物起就能提供防护作用,阻碍游动孢子的形成和移动,直接抑制孢子发芽,能有效防治叶面和块茎枯萎。本试验实践证明,该药对马铃薯整个生育期的晚疫病管控效果优秀,平均防效超过95%, 防效排第二,仅次于25%双炔酰菌胺SC+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组合。该组合为两个药剂组合而成,25%瑞凡胶悬剂通过良好的跨层渗透铲除真菌的病原孢子,68%金雷水分散粒剂用快速内吸传导治疗病害。组合施用后在植株体内0.5h实现内吸传导,1h完成跨层渗透,对病原真菌实行立体式全方位铲除,可迅速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在试验中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排第一,都优于单个药剂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为95.990。其667m2产量和新增纯收入排名第一,分别为3867.8kg/667m2、1475.0元/667m2。
根据近20a的气象资料表明,钦州市冬春季节气温偏低,阴雨天气较多,属典型海洋性气候,因此,每年冬种马铃薯生产中防治晚疫病次数一般超过5次,远超过北方马铃薯产区晚疫病防治2-3次的用药频次,但随之而来的防治成本却高出一倍。但由于钦州市冬种马铃薯属于反季节栽培,上市正好主打初春蔬菜和马铃薯产区空档期,市场价格好,因此,扣除较高的用药成本,其防治效果好带来的增收部分十分可观,像在本试验中,7个成本高的的药剂处理新增纯收入在911.0-1475.0元/667m2。
本试验是7种药剂或药剂组合连续使用后的结果,根据各处理的防效和增产效果,在钦州市冬种马铃薯栽培区域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剂使用上,首先推荐5%双炔酰菌胺SC+680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42.4%唑醚氟菌胺SE,其次是68.75%氟菌·霜霉威SC、25%双炔酰菌胺sc、18.7%烯酰吡唑酯WG、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WG、52.5%恶酮·霜脲氰WG,在生产上使用应注意轮换,防止病原菌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