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质量与生态承载力的耦合度研究

2020-07-10姚景民

理论与创新 2020年5期
关键词:耦合协调生态环境

姚景民

【摘  要】以中国30个主要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度分析法,全面分析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发现,2003-2014年,着眼于中国30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时空动态演绎层面,发现各主要城市的耦合水平整体提升,但其提升速度较慢,同时其耦合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结构开始逐渐优化,但依然缺乏高耦合水平和优质协调并存的城市。

【关键词】城鎮化质量;生态环境;耦合协调

引言

伴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我国城市规模急速膨胀,城市蔓延现象开始大量出现,城市空间呈现出快速且低密度的扩张态势(秦蒙等,2015),城镇化进程面临着质量上的严峻考验。本文结合经济增长模式等相关研究成果,将该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研判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耦合阶段的依据,通过测算中国30个省会城市的2003-2014年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辨析各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变化情况,探索中国近12年来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规律及其空间集聚特征。

1.研究方法

(1)指标体系构建。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环境两个维度来选取指标进行耦合协调度的分析。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源自前期关于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以效率—水平模型为基础,构建起城镇化质量评价三角模型,将城镇化质量分为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效率2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和19项三级指标。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参考马利邦等(2010)建立的指标体系,将生态环境承载力分为生态环境水平、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保护三项二级指标、十一项三级指标。(2)耦合协调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包括耦合度评价模型和协调度评价模型,本文中将城镇化质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耦合度模型看作为城镇化质量系统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系统的耦合关系(张明斗,2014)。(3)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的研究样本为去除港澳台和西藏之后的中国30个省会城市,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历年来的经济社会统计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数据处理包括初始数据的正负标准化处理和综合指数的计算,综合指数计算依据各指标权重进行处理,本文将利用熵值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权重值是根据各指标在同级中当年数据所占发展重要程度进行计算并加权得到。首先,各指标值无量纲化。将各指标值转化为无单位的相对数,同时数值大小规范在[0,1]内,本文采用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其次,计算第项指标下第个区域值在此指标中所占的比重,然后,计算第项指标的信息熵,接着,熵值法确定权重,最终线性加权求和。

2.结果分析

(1)中国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时序耦合协调分析。首先选取中国整体层面2003-2014年城镇化质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共计30个单项指标的数据,经计算得出中国整体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和耦合度指数。计算可得2003-2014年,中国整体耦合度值处于0.3-0.5之间,显示出中国城镇化质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系统耦合阶段处在拮抗阶段,随后数值上逐渐趋近于0.5,有向磨合阶段演进的态势,说明我国城镇化质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尚未实现有效协调,结合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数和城镇化质量指数的走势可看出,当前我国城镇化质量滞后于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说明相比于生态环境承载力,我国城镇化质量需要以更快的速度提升,要更多地关注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发展与进步。(2)各省会城市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时序耦合分析。仅了解和把握中国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时序耦合是不够的,还须从时间和空间的双维视角以及动态和静态的双重尺度来进一步分析中国各省会城市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耦合状况,本文以中国30个主要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来详细探讨各省会城市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时序耦合度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如表1所示。

从总体层面来看,中国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耦合度处于拮抗、磨合和高耦合三大阶段,2014年耦合阶段处于拮抗阶段的城市进一步减少为8个,处于磨合阶段的则持续增加至16个,而处于高耦合阶段的为6个,从所处阶段城市数目演变的特征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耦合状况总体在好转,整体耦合度向磨合阶段演进,然而依然缺乏处于高耦合阶段的城市,整体耦合水平尚未达到合理状态。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各大城市向更高水平耦合阶段的迈进速度较慢,发生质变的概率较低,必须加以合理引导,促进其尽快摆脱低耦合状态。

3.结论和启示

本文通过构建城镇化质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度模型,对中国各主要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耦合度进行空间分析。发现中国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间的整体耦合水平处在拮抗阶段,有向磨合阶段演进的态势,尚未实现有效协调,当前我国城镇化质量滞后于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是其协调度较低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着眼于中国30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城镇化质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间耦合度的时空动态演绎,发现各主要城市的耦合水平整体在提升,但提升速度较慢,同时其耦合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结构开始逐渐优化,但是尚未达到理想状态,依然缺乏高耦合水平和优质协调并存的城市。

参考文献

[1]秦蒙,刘修岩.城市蔓延是否带来了我国城市生产效率的损失?—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5,41(7):28-40.

[2]马利邦,牛叔文,李怡欣.甘肃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量化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 17(5): 52-58.

[3]张明斗,莫冬燕.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性分析——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4,36(1):8-16.

猜你喜欢

耦合协调生态环境
社区居民生计模式变迁与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协调研究
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江苏省物流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的时空演变特征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