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活动对济南某小区周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分析

2020-07-10宿庆伟

山东国土资源 2020年7期
关键词:抗浮人防济南市

宿庆伟

(1.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 济南 250014;3.山东省地下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4)

0 引言

城市是人类及社会发展的首要领地,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处理与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水文地质条件尤为重要。该文以济南市某小区为研究对象,小区于2015年建成后交付使用,当年年底位于地下车库西南的制冷机房出现局部地面鼓胀、裂缝、渗水等问题。根据研究区监测井水位数据,2017年7月25日地下水位达31.65m,高于工程勘察期间(2013年3月)所提出的抗浮水位28.5m,建筑结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查清该区地下水位升高原因,提出合理抗浮水位尤为重要。

1 地质背景

1.1 气象水文

研究区位于济南市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多雨,根据济南多年平均降水量资料(图1),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46.55mm,降雨多集中在6—9 月份,12 月至第二年3 月降雨量较小,最大降水量1194.50mm(1962 年),最小降水量340mm(1989 年)[1-5]。研究区附近无地表水系分布,离研究区最近的为小清河,位于研究区北部约4.2km。

图1 济南市1956—2017年降水量直方图

1.2 基础地质

研究区位于济南市北部,地貌单元属于山前倾斜平原[6-7],场地自然标高为33.87~34.45m,根据现场钻揭露情况情况,研究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岩性为粉质黏土、碎石土,厚度15m左右,下伏基岩为中生代燕山期辉长岩,该次钻探未揭穿。

1.3 水文地质

1.3.1 含水层分布特征

根据地下水的含水介质性质,研究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岩性以碎石土为主,含水层呈透镜体分布,顶板埋深14.5~14.8m,底板埋深16.4~17m,厚0.8~1.60m,研究区孔隙水水位标高30.75~31.35m,含水层富水性一般,根据抽水试验结果,单井涌水量80~85m3/d,渗透系数0.35~3.10m/d。基岩裂隙水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全风化及强风化辉长岩,富水性一般,含水层顶板埋深16.4~17m,底板埋深22~25m,厚5~8.6m,研究区裂隙水水位标高30.73~31.36m,根据抽水试验结果,单井涌水量92~102m3/d,渗透系数3.21~4.1m/d。

1.3.2 各含水层水力联系分析

为查明场区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该次勘察有针对性的布设了2组水井进行分层抽水,每组水井由2眼水井组成,分别对第四系孔隙及基岩裂隙水进行抽水试验(图2)。

图2 井组布置图

为查明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在基岩裂隙水抽水时同步观测孔隙水水位,在JCH1抽水第一降深时,同时监测JCQ1水井的水位。试验开始时JCH1水位为31.36m,JCQ1初始水位为31.35m,实验进行至45min,JCH1水位趋于稳定,此时,JCH1水位为24.29m,下降7.07m,JCQ1水位为31.17m,与实验开始时水位相比下降0.18m;在JCH2抽水第一降深时,同时监测JCQ2水井的水位。试验开始时JCH2水位为30.70m,JCQ2初始水位为30.72m.当实验进行至50min,JCH2水位趋于稳定,此时,JCH2水位为19.25m,下降11.45m,JCQ2水位为29.55m,与实验开始时水位相比下降1.17m,说明两层含水层水力联系较为密切,而同一井组不同含水层的地下水位标高基本一致,也反映了两层水具有一定的水力联系(表1、图3)。

表1 抽水试验观测记录

图3 抽水试验S-t曲线示意图

2 人类活动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分析

2.1 人防通道的封堵及蓄水

研究区附近已知的人防通道有两处,第一个紧邻研究区的南北向通道,在研究区与站前街之间,济南市政府大院东南角有入口;第二个在朗诚中心(现东泰凯悦中心)有入口,南北向分布,该人防通道尺寸较大。两处人防通道均常年有水。2015年初,朗诚中心基坑施工,其内的人防通道被挖除,并进行了封堵,当时水量较大,封堵困难。2018年10月工作期间,项目组对两处人防通道的水面标高进行了测量,水面标高分别为31.34m,31.15m;研究区观测孔及JCH1,JCQ1水井的水位标高分别为31.45m,31.53m。

研究区原为济南市人民政府机关所在地,地下人防通道发达,空间大。现水位比人防通道封堵前上升约2m。研究区地处山前平原的后缘,地势较低,地层为粉质黏土、粉土、卵石层,卵石层呈透镜体状分布,具有透水性。人防通道水流方向由南向北,在朗诚中心处被封堵后,其内水流正常排泄通道被切断,此处将形成具有一定蓄水能力的“小型水库”。

人防通道高约3m,宽2~3m,为砖石砌体结构,年久失修,在水头压力下“小型水库”的渗漏将对周边地下水形成持续的补给,周围土体因长期浸泡而趋于饱和,地下水位会在一定程度内上升。调查资料显示,研究区建设前,人防通道内水位较低,被截断后水位显著上升,人防通道由原来的导水通道转变成了具有持续补给的“蓄水池”,对地下水影响影响较大。

研究区水力梯度平均值为6.78×10-3,朗诚中心南北两侧水位差值理论为0.44m,而实测水位标高差值为2.48m,其对应的水力梯度为41.3×10-3,明显比研究区平均水力梯度高,由此可知,人防通道的截断形成的“壅水效应”对区域地下水位影响较大,朗诚中心基础与人防通道形成半弧形挡水结构,改变了地下水流场和补径排条件,造成研究区地下水位上升(图4)。

1—水文孔及水文标高;2—挖探孔及水文标高;3—已知水文孔;4—人防工程;5—工作区范围;6—已有建筑物图4 研究区水位等值线图(2018年9月)

2.2 地下构筑物改变地下水运移条件

研究区一带第四系厚度为15~20m,2013年后建筑物基础深度多为8~15m(图5)。其中人防通道底板埋深8~11m,济南市政务服务中心基础埋深12.5m,丽天酒店基础埋深10m,朗诚中心基础埋深12m,和信SOHO基础埋深15m,和信花园小区基础埋深10m,火车站站台灌注桩20m,经纬嘉园8m,帝景苑8~12m,华景苑8~12m,普利中心基础埋深17m,桩基础50~55m。这些构筑物在含水层中形成阻水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地下水运移、储存条件。

1—地下水流向;2—已知水文孔;3—人防工程;4—工作区范围;5—已有构筑物基础埋深图5 研究区附近深基础构筑物及人防通道分布图

2018年8月18日—20日,受台风“温比亚”影响,济南市三天降雨量平均值92.4mm,市区降雨量87.7mm,至8月20日全市累计降雨量640.9mm,比往年同期多30.7%。降雨结束后,8月21日项目组对各个挖探孔进行了水位测量,并与8月16日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不同地方水位差异各异,政务中心观测孔水位上升幅度最大为0.97m,两个人防通道分别升高0.50m和0.55m。

根据下雨前后的水位变化可知,政府中心观测孔起伏最大,说明此处地下水排泄能力较差或有持续补给。人防通道下雨前后涨幅达0.56m,说明上游水量较丰富。朗诚中心南北两侧涨幅不一,推断地下水运移受阻,引起壅水效应。

由下雨前后研究区周边水位标高变化图(图6)可以看出:水流方向呈SN向,水位等值线整体平缓,在朗诚中心出现扭曲、密集。等值线的密集说明此处差异较大,水力梯度较大,人防通道内外水位落差达0.95~1.65m,南北两侧水位落差达1.6~2.5m。可以看出,朗诚中心的建设及其对人防通道的封堵对地下水的运移影响显著。

1—挖探孔位置;2—已有水文孔;3—人防工程;4—工作区范围;5—已有构筑物图6 下雨前后水位标高变化(2018年8月21日)

2.3 研究区工程建设前后地下水流场变化分析

研究区位于趵突泉泉域汇集排泄区,工程建设以前地下水由西南向东北径流,最终排泄小清河,地下水保持着较为流场的排泄通道,水力梯度维持在千分之几的正常水平,随着城市建设,研究区周边深基础建筑物越来越多,北部因受深基础的阻挡,造成地下水径流不畅,而人防通道的阻截进步一加剧了该区地下水位的升高,造成朗诚中心南北两侧水力梯度差异明显,使该区由以前的径流排区转变为一小型的“蓄水区”,导致附近地下水位明显升高,引发一系列工程问题。

3 抗浮水位确定及处理措施

3.1 抗浮水位确定原则及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规范》(J13146—2015)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72—2017),抗浮水位确定原则应考虑该区的实测最高水位、地下水位年变幅、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及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而影响因素应考虑各含水层与大气降水的入渗关系、地下水的开采、建筑物周围环境及城市规划等。

(1)各含水层水力联系与大气降水入渗关系。该区涉及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局部地区第四纪碎石层与全风化闪长岩直接接触,分层抽水试验证实二者具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含水层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虽然该区硬化程度较高,但南部地区的大气降水仍可顺地势自南向北补给到该区,因此,该区地下水水位仍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影响。

(2)地下水开采量。目前济南市的水源地主要分布于东西郊,该区基本无地下水开采,因此,地下水开采量对该区地下水位基本无影响。

(3)研究区与周边水系的关系。研究区周边地表水系主要为北部的小清河,该河为济南市的孔隙水的排泄通道,不会对地下水位造成影响,而西侧的人防通道因受阻截,目前已成为一“人工暗河”,人防通道内的水自南而来汇集于此,对地下水的升高起着显著的作用。

(4)研究区周围环境对地下水补径排影响。研究区2013年以后周边高层建筑明显增多,尤其是北部的深基础建筑,阻挡了地下水向北径流,造成该区地下水径流、排泄条件变差,对地下水位雍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3.2 抗浮水位确定

综合前面分析,该次抗浮水位以勘察期间地下水位等值线图(封水期)为基础,参考抗浮设防水位应用的经验公式:地下水最高水位=勘察期间该层地下水最高水位+该层地下水在相当于勘察时期的年变幅+可能的意外补给造成的该层水位上升值[8-12]。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情况及项目自身特点,抗浮水位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H=A+b+c+d+e

式中:A—研究期间地下水水位标高;b—地下水水位年变幅;c—水位雍高值m;d—地坪升高及周围地表水体定水头补给造成的地下水位升高;e—政策影响等不可预见因素造成的水位升幅及安全储。

研究区勘察期间孔隙水地下水位标为30.75~31.35m,近3年最高水位为33.26m,研究区地面高程约33.94m,抗浮水位不宜超过地面标高,因此,研究区抗浮水位标高H=31.35+1+0.5+0+0.75=33.60m。

3.3 处理措施

研究区抗浮设防水位定为33.60m。建议以该抗浮水位为标准对建筑物结构安全进行检测,若主体结构安全,可考虑将建筑物所处区域地下水下位控制在抗浮水位以下,在建筑物外围施工排水渗沟,深约3m,底部铺设排水垫层,上部充填卵石等粒料,将地下水导出研究区,或在建筑物周边打设降水井,雨季或该区地下水位超过抗浮水位时,进行降水,保证建筑物周边地下水位不超过抗浮水位。

4 结论

(1)研究区周边深基础建筑物的增多及人防通道的阻截,使研究区地下水径流条件改变,是造成研究区地下水位升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抗浮设防水位确定原则及影响因素,研究区抗浮水位为33.6m,并以此水位为标准对构筑物结构俺去进行重新验算。

(3)人类工程建设应充分了解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尽量做到工程建设不影响周边环境,防止因周边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对工程造成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抗浮人防济南市
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人防结构设计疏漏的思考
济南市秋季节庆花卉种类调查与应用研究
超长结构地下室施工阶段抗浮技术措施的分析与探讨
某工程抗浮设计
多层地下抗浮疏水设计
钢筋混凝土水池抗浮设计方案的分析对比
济南市山体修复中的植物应用与技术——以济南市卧虎山山体公园为例
济南市老年机构体系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