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胃轻瘫发病特点及对患者影响的调查研究*
2020-07-10叶琴飞张涛刘蓓雯
叶琴飞 张涛 刘蓓雯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立医院内一科 建瓯353100)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潜在并发症之一,以非机械性梗阻状态下的胃排空延迟为主要特征,表现为餐后早饱、恶心呕吐、食欲不振[1~2]。国外研究显示,40%的1 型糖尿病和30%的2 型糖尿病患者遭受着胃轻瘫的病痛折磨。糖尿病性胃轻瘫症状长期困扰患者,不但会引发焦虑、抑郁,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还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导致血糖控制不佳[3~5]。目前国内糖尿病患者胃轻瘫的患病情况尚缺乏调查研究,尤其是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发病特点及对糖尿病患者自身影响程度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517 例糖尿病患者胃轻瘫的患病率,分析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发病特点及对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9 年8 月于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517 例糖尿病患者展开横断面调查。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1 型或2 型糖尿病。排除标准:妊娠期糖尿病者;本研究涉及的关键信息资料缺失者;不能完成本研究各项问卷调查者;拒绝参加本研究者。517 例患者男308 例(59.6%),女209 例(40.4%);年龄32~70 岁,平均(59.6±11.4)岁;BMI(23.5±4.5)kg/m2;糖尿病病程3~20年,平均(12.0±3.6)年;其中1 型糖尿病61 例(11.8%),2 型糖尿病456 例(88.2%);空腹血糖(8.3±2.1)mmol/L。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调查方法和问卷 由研究者统一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人口学特征、是否存在胃轻瘫症状以及胃轻瘫对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影响。(1)自制人口统计学问卷:采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糖尿病病程、糖尿病类型等信息。(2)血糖指标:检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 水 平。(3) 胃 轻 瘫 主 要 症 状 指 数(Gastroparesis Cardinal Symptoms Index, GCSI)问卷:该问卷分为3 个子量表,分别评估患者恶心呕吐,餐后饱胀、早饱,腹胀3 个方面的症状,共计9 个问题,每个问题采用Likert 6 级评分法,由轻到重为无症状、非常轻微、轻度、中度、重度和非常严重,分别计为0、1、2、3、4、5 分。GCSI 分值0~45 分,总分≥18 分判定为明确存在胃轻瘫症状,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6]。(4)胃轻瘫对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影响问卷[7],对明确存在胃轻瘫症状的患者进行此项问卷调查。共6 个问题,分别调查自从并发胃轻瘫以来的影响程度,以调查对象对以下问题的认同度来反映:血糖更难控制;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时间和精力耗费更多;血糖更高;低血糖发作更频繁;血糖控制佳时,则胃轻瘫症状就会改善;血糖控制差时,胃轻瘫症状就会恶化加重。每个问题包括5 个选择,即“强烈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和强烈同意”,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分别计为0、1、2、3、4 分。
1.3 观察指标 统计胃轻瘫总体患病率,1 型、2 型糖尿病患者胃轻瘫患病率,分析影响2 型糖尿病并发胃轻瘫的相关因素,胃轻瘫对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性胃轻瘫患病率 本研究糖尿病患者胃轻瘫总体患病率为6.8%(35/517),其中1 型糖尿病患者中胃轻瘫患病率(13.1%,8/61),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5.9%,27/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影响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胃轻瘫的相关因素分析 2 型糖尿病患者中,根据有无并发胃轻瘫分为两组,其中胃轻瘫组长期使用二甲双胍控制糖尿病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和HbAl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影响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胃轻瘫的相关因素分析
表1 影响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胃轻瘫的相关因素分析
组别 n 性别(例)男女年龄(岁) BMI(kg/m2) 长期二甲双胍治疗(例)是否病程(年) HbAlc(%)胃轻瘫无胃轻瘫t/χ2 P 27 429 12 15 256 173 2.431 0.119 63.1±8.5 61.7±8.2 0.859 0.391 24.1±3.3 23.6±4.0 0.636 0.525 12.6±3.4 11.8±3.2 1.255 0.210 7.7±0.9 7.5±0.8 1.251 0.212 23 4 287 142 3.902 0.048
2.3 并发胃轻瘫对糖尿病患者影响程度分析 与2 型糖尿病患者相比,1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胃轻瘫后对血糖控制的不利影响更大,更容易导致血糖过高、低血糖发作频繁(P<0.05)。见表2。
表2 胃轻瘫对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影响问卷评分
表2 胃轻瘫对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影响问卷评分
血糖控制差则胃轻瘫症状加重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组别 n 血糖更难控制 时间精力耗费更多 血糖更高 低血糖更频繁 血糖控制佳则胃轻瘫症状改善8 27 t P 3.4±0.9 2.7±0.7 2.328 0.026 3.1±0.8 3.0±0.7 0.344 0.733 2.9±0.6 2.3±0.7 2.192 0.036 2.5±0.6 2.0±0.5 2.376 0.023 1.8±0.5 1.7±0.5 0.497 0.623 2.3±0.6 2.1±0.5 0.950 0.349
3 讨论
胃轻瘫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总体较低,但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风险显著升高,2 型糖尿病患者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7 倍,1 型糖尿病患者发病风险则高达普通人群的30 倍之多[8]。本研究也发现,1型糖尿病并发胃轻瘫的比例显著高于2 型糖尿病,这与国外研究结果相一致[8]。前期研究显示,糖尿病性胃轻瘫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包括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糖尿病病程[9~11]。然而,本研究中并未发现性别、年龄、BMI、病程和HbAlc 与2 型糖尿病性胃轻瘫发病之间存在明确关联,这可能与本研究中胃轻瘫患者比例相对较低、总例数较少有关,这值得今后进一步探讨。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本研究发现2 型糖尿病并发胃轻瘫患者中使用二甲双胍的比例显著较高,仅从数据来看,可能提示二甲双胍可能增加糖尿病患者胃轻瘫发病风险。但是这也可能与二甲双胍容易引起胃轻瘫的相似症状有关。从药物副作用来看,二甲双胍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可以引起恶心、呕吐和腹泻,但是也有研究认为二甲双胍使用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稀便症状并无关联。另外,二甲双胍可能与胃轻瘫之间产生协同作用,导致原本的胃轻瘫症状加重[12]。然而,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尚有待进一步验证。
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与2 型糖尿病患者相比,1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胃轻瘫后对血糖控制的不利影响更大,更容易导致血糖过高、低血糖发作频繁。表明糖尿病性胃轻瘫与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两者可能相互影响。换言之,血糖控制不佳则会引起胃轻瘫症状恶化,胃轻瘫症状得不到及时改善则会导致血糖过高、低血糖频繁发作。前期有研究证据显示,提高血糖控制水平有助于缓解胃轻瘫症状、改善胃排空延迟[13~14]。另有研究发现,胃排空延迟是导致低血糖原因之一,通过静脉注射红霉素加速胃排空则容易出现餐后高血糖,再次证实胃排空与血糖之间存在必然联系[14~15]。因此,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异常与血糖控制效果之间相互影响,对于糖尿病性胃轻瘫,不管是针对胃轻瘫症状还是针对血糖控制,都应该从整体观出发,采取能够兼顾两者的处理策略才能取得满意临床效果。另外,由于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胃排空延迟,餐后各时间点血糖波动水平不同于无胃轻瘫并发症者,在其血糖控制上应高度注意。
综上所述,糖尿病尤其是1 型糖尿病患者胃轻瘫患病率较高,二甲双胍可能增加胃轻瘫发病风险或者引起胃轻瘫的相似症状,胃轻瘫对1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不良影响较大。今后应重视糖尿病患者胃轻瘫的防治,及时有效治疗胃轻瘫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还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