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与护理要点
2020-07-09张丽
张丽
腰椎间盘突出为骨科常见、多发病,好发于从事体力劳动青壮年,病情严重者生活质量、活动能力明显下降,及早选择科学有效诊疗、康复方案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生活质量关键。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多运动、药物等非手术方法为治疗方案,但此方案临床效果不理想,随着医疗技术发展锥板切除术、髓核摘除术等手术治疗方案逐渐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并取得理想效果,但临床需加强干预,指导患者养成正确生活方式,降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率[1]。本文选择80例2017.02~2020.02接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研究,对比常规护理、康复护理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7.02~2020.02收治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研究。试验组23例男、17例女,年龄22-62岁,均值(41.31±12.31)岁;病程1-12年,均值(6.05±3.52)年。对照组22例男、18例女,年龄22-62岁,均值(41.42±12.05)岁;病程1-12年,均值(6.21±3.41)年,对比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及物理治疗,并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及运动指导。
康复护理:(1)心理疏导:为患者讲解出现腰椎间盘突出原因、方法、康复训练价值,因患病时间长部分患者存在焦虑、恐惧等情绪,害怕无法达到理想治疗效果,术后护理人员需及时告知其手术结果,引导其树立治疗信心。其次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出现负性情绪原因,并协助家属进行针对性疏导[2]。(2)术后1天: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抬腿运动,伸直膝关节,协助患者维持45°被动抬腿,15s/次,5-10min/天,同时配合进行踝关节屈伸等强化运动,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强度。(3)术后4-14天:指导患者佩戴腰围,背部靠墙,提高腰背部柔韧性,使足、臀、头、肩贴近墙面,5min/次,3次/天;其次叮嘱患者伸背运动时保持俯卧位,下肘撑床,上半身仰卧,抬头15s;髋膝关节伸屈状态时向胸部靠拢5s,3次/天[3]。(4)术后0.5-3月:指导患者下床活动,通过髋、肘、膝关节屈曲,肘、足、枕骨支撑等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其次双脚与肩同宽分开,腰后伸20s后放松,进行伸腰训练,逐渐增加活动时间,连续运动至术后3月。(5)生活指导: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中保持适量运动,避免久坐、久站增加腰椎负荷,多饮水、多进食蔬菜水果,减少辛辣油腻刺激食物进食量[4]。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2年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率。②干预效果:疼痛程度(参考VAS量表评价,分值:0-10分)、腰椎功能(参考JOA量表评价,分值:0-29分)、生活质量(参考RMQ量表评价,分值:0-24分)。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2.0分析,t、平方差表示计量资料,%、卡方表示计数资料,P值表示检验结果。
2.结果
2.1干预效果 试验组疼痛程度2.02±0.72分、腰椎功能27.91±3.52分、生活质量21.94±2.75分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
2.2复发率
试验组:40例复发1例,复发率2.50%;对照组:40例复发7例,复发率17.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5.0000,P=0.0254。
3.讨论
随着生活及工作节奏加快,部分人因久站、久坐、不良生活习惯等致使近年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2019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率高达95%,经手术、非手术治疗后需加强护理干预,尽可能降低该病复发率。
本研究中试验组疼痛程度2.02±0.72分、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腰椎功能27.91±3.52分、生活质量21.94±2.75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康复护理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腰椎、生活质量方面较常规护理价值高,且康复护理可预防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分析:常规護理术后多叮嘱患者卧床静养,并配合营养神经、组织等药物治疗,虽可促进机体功能恢复,但临床疗效有限且康复所需时间较长,其次常规护理方案不适用于当前快节奏生活,部分患者因生活、工作需求,导致其出院后无法长期静养,增加腰椎间盘突出复发率。康复护理自术后1天便开始进行循序渐进训练直至术后3月,且护理中辅助开展心理疏导及生活指导,既可增加患者对疾病了解,降低不良生活习惯对康复效果影响,其次康复护理涉及心理、身体、生活等多个领域,既可确保康复效果,又可降低负性情绪对治疗及康复依从性影响,最大限度降低疾病复发率[5]。
综上,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选用康复护理既可缓解其术后疼痛程度,又可提高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