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实现高品质高中数学课堂的创建
2020-07-09李富军
李富军
摘 要: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成长需要,也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成效,为此,为了真正地实现高品质数学课堂的创建,召唤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力,一线高中数学教师有必要从导入环节就开始进行优化设计,并引入实验教学和问题教学,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入;实验
纵观当前高中数学课堂,通常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只占据课堂中的客体位置,单向地接受来自教师灌输的知识,显然,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会大大消磨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热情,也会阻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挫伤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探究的动力,有效数学课堂的建构也就遥遥无期了。所以,为了从根本上改善这一情况,切实地打造高品质的数学课堂,一线教师有必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增添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以便学生在灵动的数学课堂中感知到这一学科的魅力,从而在主动探究中提升学习的效果。
一、设定有效导入,引人入胜
课堂导入环节是新课带给学生第一印象的环节,在实际的课堂施教中,如若教师所设定的课堂导入环节有趣、活泼,那么也会为学生带来积极的印象,促使学生在这一印象的支持下,主动地走进数学课堂,而当教师所设定的导入形式陈旧、无趣时,学生也会相应地产生消极的印象,从而持有排斥的态度进入数学课堂,以至于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不利于教师打造高品质的数学课堂。所以,为了让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对学习的数学内容产生积极的情绪,教师有必要进行导入环节的优化设计,进而为有效施教奠定基础,让学生在灵动、积极的导入中,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中,教师就能够通过有效的导入设计,抓住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将注意力聚焦在本节课上。具体来说,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世界的经典建筑,并向学生询问这些建筑美不美,在学生对这些建筑进行赏析的同时,教师再为学生提出“这些建筑为什么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体验呢?”的问题,让学生陷入沉思。在学生尝试性地说出一些答案后,教师为学生引入“几何体”“空间几何体”的概念。之后,教师再向学生提出“这些列举的建筑物是由哪些几何体组成的呢?”“基于观察,你能根据哪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呢?”等问题,在学生进行思考后,教师顺势为学生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本节课的探究,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欲望。
可以看出,数学教师利用媒体技术进行趣味性的课堂导入设计,能够在一开始就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让学生沿着教师的脚步,一步步地进入数学课堂中,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建构。
二、强化生活联系,引导应用
数学学科的实践性决定了这一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在向学生教授数学内容时,教师也能够直观地认识到在教材当中随处可见生活元素,在生活中也处处充满了数学的影子。所以,在进行数学内容的讲解中,教师有必要利用生活元素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以便学生能够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出发,切实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从而主动地建立生活化的数学意识,在生活中也养成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中,教师就可以将生活元素贯穿在课堂的始终,建立饱含生活气息的数学课堂。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基于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的相关内容,阐述一些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透过这些情境认识到函数模型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以便学生在肯定函数模型知识的实用价值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在具体展开施教的环节,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生活问题的解决,向学生讲述这部分内容的应用方法,使得学生在教师所举例题中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生活气息,切实地认识到如何将《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中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在教师为学生讲解了本节课后,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提出一些生活化的习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进行这些习题的解答,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完成对本节课知识的内化。
显而易见,教师引入生活化的元素,能够营造课堂中的生活气息,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从而引导学生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内化,提升教育质量。
三、实施差异教学,因材施教
在向学生教授数学知识后,教师能够发现,不同的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效果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能够较快地认识到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而有的学生则需要教师更进一步地指导,才能够完成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而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学生自身的智力发育方向和发育水平有着莫大的关联,但是,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教师都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结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显然,这种想法无法真正地减小学生之间的差异,甚至会让部分学生削减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从而降低学习的品质。所以,为了有效地满足不同学生对于数学内容的学习需要,使得学生都可以在数学课堂中有所提升,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差异学习任务的安排,以便在因材施教中提升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基本算法语句》的教学前,教师可以先基于算法语句的基本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答题,以便结合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量以及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进行判断,并以此作为学生分层的依据。其次,结合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教师进行分层,如对于算法和算法程序等内容有较好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设定其为“提高层”,而对这部分内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设定其为“基础层”。紧接着,根据学生的不同分层,教师进行学习任务的差异性安排,如对于“提高层”,教师设定引导学生正确写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任务,而对于“基础层”,教师设定让学生了解这些语句作用的任务。这样,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在和自身数学知识学习能力相匹配的学习任务中进行学习,从而在不削减学习兴趣中真正地提高学习的质量。
总而言之,高效数学课堂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一线的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在不断挖掘教学方法中,创建完整的教育体系,从而促进高品质数学课堂的生成。
参考文献
[1] 王荣.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漫谈[J].科技经济导刊,2017(36):101+99.
[2] 郭文.打造高中數学高效课堂 提升数学教学质量[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