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联体建设形势下医师外出会诊428例统计分析报告

2020-07-09马玉围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医联体统计医师

摘 要:  目的:在医联体建设形势下,统计分析报告某地市级医联体建设牵头单位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开展医师外出会诊的总体工作情况。  方法:通过统计医院管理部门的《医师外出会诊登记本》等登记本和工作报表,收集统计分析数据。 结果:医师外出会诊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院际会诊中地市级医疗机构受邀会诊占比逐年下降,院际会诊以本市区内和综合性医疗机构为主,医联体单位间会诊占比逐年下降。结论:医联体建设初期促进医师外出会诊效果显著,地市级医联体牵头单位应向省部级医疗机构学习提升,当地的医师外出会诊配套收费法规细则有待完善。

关键词:医联体;医师;外出会诊;统计

【中图分类号】R-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325-02

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师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1]。上世纪80年代,我国医师外出会诊基本上由医院操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在医联体建设形势下,医师外出会诊的形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对某地级市三甲医院2017-2019年院际间的医师外出会诊统计分析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院际间的医师外出会诊包含本院医师外出到其他医疗机构会诊和邀请其他医疗机构医师外出来到本院会诊两大部分,医院医务管理部门负责审核院际的医师外出会诊和医联体建设工作,设立《医师外出会诊登记本》、《邀请外院医师会诊登记本》、《院外会诊工作督查表》,以及医联体建设工作报表,本文通过登记本和报表收集数据。

1.2方法与标准

统计2017-2019三年间年度会诊量、地域来源的分布情况、医疗机构类别、是否为医联体单位等,分析三年间院外会诊数据的构成比,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学方法,用excel录入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以0.05为检验水准,P值小于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总体情况

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三年间共记录院外会诊428例,本院医师外出至其他医疗机构会诊135例,邀请外院医师来本院会诊293例,相关医疗机构35家,医联体单位22家。

2.2会诊时间分布情况统计,3年间全年每个月份都有院外会诊业务,2017年162例,2018年157例,2019年99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得知, P<0.01,表明3年间本院医师外出会诊的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会诊医疗机构地域分布情况

三年中,院际的医师外出会诊以市内为主,共计350人次,占比79.43%,其中邀请外院医师285人次,本院医师外出55人次;其次是自治区内的其他市,共计82人次,占比19.15%,邀请外院医师来2人次,本院医师外出80人次;最少的是国内其他省份,仅邀请外院医师来6人次,占比1.40%;层次差异较为显著。

2.4医师外出会诊与医疗机构类别

三年来,院际间医师外出会诊的医疗机构类别见表2。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得知P<0.05,表明综合性医疗机构会诊病例的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5 医师外出会诊与医联体单位相关情况

三年来,医联体单位会诊病例的占比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向,见表3。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得知P<0.001,表明三年间医联体单位会诊病例的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6院外会诊工作督查

督查中发现主要问题:1.当前的院外会诊工作按照原卫生部2005年《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执行,较为过时,当地尚无配套详细的实施办法,未能保障体现会诊医师的差旅劳务费用和专业技术价值。2. 传统院外会诊程序复杂、效率低下 3.与外院联络交流不足,影响力有待提高。

3.会诊情况分析

3.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医疗机构服务周边人口增多,医院的总体诊疗业务量是逐年增加的,但是统计显示院外会诊的业务量不增反降,与总体趋向相违。

3.2三年间该院医师外出会诊的占比逐年下降,三年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院医师受邀外出会诊是医疗技术实力优势的体现,三年来该院医疗技术力量进步相对缓慢,影响力和权威性相对不足,在新生儿外科手术、心血管外科手术、器官移植、精神科等方面不具有优势,故而三年来受到的会诊邀请越少,外出会诊以市内为主,自治区内的其他市也很少,国内的其他省份未能突破零的空白。

3.3三年间院外会诊的业务量中医联体单位的占比逐年下降,三年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三级甲等院作为三二医联体建设的牵头单位,与二级基层医院的联络范围仅限于本辖区范围。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后,县级医院医疗技术很快得到了提升,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对上级医疗机构的依赖性逐步降低。该地市级三甲医院的医联体建设工作与省部级医疗机构或者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的联络相对不足,也未能充分发挥所加入专科联盟的效应。

3.4该院切实组织开展的院外会诊督查工作,医务部组织修订了《院外会诊工作督查表》,督查表中涵盖了会诊病例基本信息,知情同意,会诊费用(财务收支与账外部分),与整改措施四大部分,督查周期为一季度一次。病例基本信息登记完善了会诊工作的原始材料,保证督查工作真实可靠。通过督查促进了临床医师完善了院外会诊的审批手续和医患沟通知情同意等环节,警惕了执业风险。

4.讨论

4.1医师外出会诊的政策法规及收费依据。地市级医疗收费项目价格标准由当地物价局制定,该地市级医疗机构所在地区广西区物价部门发文明确核定,市内的院际会诊副主任医师会诊收费92元/次,主任医师会诊收费140元/次,该部分费用由邀请医疗机构向患方收取,但和会诊医师及派出机构密切相关的交通费、食宿费、差旅费、劳务费等成本支出和体现宝贵技术劳动价值的配套实施细则尚欠缺,医疗机构和医师执行院外会诊时收费政策依据不充分,存在医疗纠纷隐患。

4.2.院外会诊执业风险的法律责任。医师外出会诊所涉及到的主体包括邀请医院、被邀请医院、患者和会诊医师四方。患者与邀请医院形成医疗合同法律关系,邀请医院与患者形成侵权法律关系,邀请医院与被邀请医院之间形成医疗技术服务合同关系,而会诊医师的外出会诊行为属职务行为,不与邀请医院之间发生直接的法律關系[2]。所以,医师会诊诊疗行为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会诊过程中会诊医师的诊疗行为后果由邀请医院承担,被邀请医院不构成与邀请医院共同侵权,会诊医师过失行为的责任由邀请医院对外承担,被邀请医院对内予以追究。由于受邀会诊医师,在会诊结束后很快就回到原医疗机构,未持续治疗至患者康复,若出现病情恶化,很可能会发生医疗纠纷,在解决纠纷的医疗鉴定环节,若缺失会诊医师的参与,将会对邀请医疗机构造成不良影响.

4.3医联体建设与院外会诊。作为地市级医联体牵头单位,除了服务基层外,还应加强与省部级医疗机构或者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的联络学习,充分发挥专科联盟的作用,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力量,才能保证在地区的影响力和优势,从而提升院外会诊业务。

参考文献:

[1]原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EB/OL](2005-04-30)[2016-06-07].http://w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229194.html.

[2]郑吉喆. 医务人员外出会诊法律责任探析[J]. 中国人才卫生,2018,20(2):49-52.

作者简介:马玉围,男,硕士,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医务部  主管技师、统计师,研究方向:医务管理

猜你喜欢

医联体统计医师
临床实习医师教学改革及实践分析
三缺一
中国医师节
浅析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对医院经济的影响
区镇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运行效果分析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山东省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中医执业医师全真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