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郁汤临床验案举隅

2020-07-09黄松旭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香附行气苍术

黄松旭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常伴随着情志不遂所导致的疾病也随之增加;临床可表现为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以致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状。《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曰:“诸郁,脏气病也,其源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元代《丹溪心法.六郁》记载:“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明代虞抟根据气、血、湿、痰、食、热六郁的不同,创立了六郁汤。

我师唐静主任中医师先后师承国医大师熊继柏、名老中医邢月朋、李发枝、刘保和等多位中医大家,经验丰富,在明确病因,辨证论治前提下,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在六郁汤上加减化裁,疗效显著,现摘录于下。

1.不寐

张某,女,51岁,2019-5-10初诊。因失眠半年余就诊。患者半年前因患肺结核后导致情绪欠佳,心情抑郁日久以致失眠,入睡困难,每夜睡眠时间3-4小时,心情舒畅时睡眠时间4-5小时。刻诊:失眠,入睡困难,多梦,心烦乱,胸背部不适,精神欠佳,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口干口苦,大便可,小便热,舌红苔厚,脉沉弦。中医诊断:不寐,肝火扰心证。西医诊断:睡眠障碍。治以疏肝清热,健脾安神为大法。方选六郁汤加减。处方:柴胡15 g,苍术10 g,茯苓15 g,甘草6 g,黄芩10 g,陈皮10 g,清半夏10 g,川芎10 g,香附10 g,栀子10,党参10g,焦神曲15g,7剂;并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二诊,患者诉睡眠时间較前增加,每晚可睡4-5小时,余症状较前减轻,精神状态缓解不明显,加远志10g以养心安神,仍食欲欠佳,加麦芽10g以健脾和胃,7剂。三诊,患者诉睡眠好转,易入睡,睡眠时间可达5-6小时,症状较前明显好转,续服上方14剂后停药。

按: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黄帝内经》称之为 “不得卧”、“目不瞑”。本患者以不寐多梦为主症,考虑其主要病机思虑过多,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火热扰动心神,神不安则不寐。邪热内扰,则见多梦、心烦乱、口干口苦、小便热。肝旺侮土,脾失健运,故食欲不振。 舌红苔厚,脉沉弦均为肝气郁滞、郁而化热之症。方中柴胡、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苍术、茯苓燥湿健脾;黄芩、栀子清热燥湿;陈皮理气健脾;清半夏燥湿和胃;神曲健脾开胃;党参健脾益气;甘草调和诸药。患者胸背部不适,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可活血行气。复诊,患者仍精神欠佳、食欲差,加之远志以养心安神,麦芽以健脾和胃。以纵观全方,补虚泻实,肝气疏,邪热除,脾胃安,心神养。

2.纳呆

苏某,女,56岁,2019-08-09初诊。因食欲不振20余年就诊。患者因20年前父亲去世后导致食欲不振,情绪不畅时加重。昨日因与人争吵后导致情绪不佳,故来就诊。查胃镜、腹部彩超未见异常。刻诊:食欲不振,情绪抑郁,偶有恶心,痰黏难咳,失眠,入睡困难,大便,舌暗苔白厚,脉沉弦滑。中医诊断:纳呆,气滞痰阻证。西医诊断:食欲不振。治以行气散结,化痰降逆为大法。方选六郁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处方:川芎10,苍术10,香附10,焦神曲15,石菖蒲15,远志10,党参15,清半夏10,茯苓15,生姜10,厚朴15,紫苏叶10,嘱患者调畅情志,平日多外出散散心,注意“养胃”。 二诊,患者咽中痰量减少,仍食欲差,入睡困难,薏苡仁健脾益胃,郁金以行气解郁安神。三诊,患者偶有呕心反酸,加栀子以清热泻火。后续付上方7剂,诸症减轻,后随访,患者饮食可,夜间睡眠可。

按:纳呆是指胃主受纳的功能,因邪气扰动,胃气不降;或脾胃功能虚弱,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进食后有饱滞之感的症状,称为“胃纳呆滞”,简称胃呆、纳呆、纳少或食少。除脾胃运化功能减退外,情绪不畅以致食欲不佳者亦不少见。《黄帝内经太素·虚实所生》载:“人有喜怒不能自节, 故怒则阴气上, 阴气上则上逆, 或呕血, 或不能食。”《古今医案按·不食》云“不食之因甚多, 而因郁因怒, 其大端也。”《杂病广要·诸气病》亦云:“恚气则积聚在心下, 不可饮食。” 邪气有余,扰动脾胃,以致胃气不降,气机不畅而致食少纳呆。方中香附、紫苏叶疏肝理气,川芎行气解郁,远志养心安神,党参益气生津,石菖蒲开胃豁痰,苍术、半夏、茯苓、厚朴祛湿化痰健脾和胃,生姜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神曲健脾开胃。加入薏苡仁以增健脾和胃之功,郁金以行气解郁安神,栀子以清热泻火除烦。气不行则郁不解,痰不化则结难散,全方共凑行气散结、化痰降逆之法。正所谓“胃病三分治,七分养”,用药同时指导患者养成 “养胃”原则。

3.郁证

王某,女,45岁,2019-09-01初诊。主因心烦易怒1年,加重伴头痛2天就诊。患者因1年前因工作不顺导致心情烦躁,情绪不稳,曾诊断为“抑郁症”,口服舍曲林、枸橼酸坦度螺酮等药物,症状缓解。2天前,患者因与人生气后出现头痛,且近来饮食油腻,故来就诊。刻诊:心烦易怒,情绪不稳,头痛,胸闷,口苦口干,反酸嘈杂,睡眠差,睡后易醒,大便秘结,小便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诊断:郁证,气郁化火症。西医诊断:抑郁症。治以疏肝解郁,清肝泻火,方选六郁汤加减。处方:柴胡15g,香附15g,广木香15g, 郁金15g,川芎10g,牡丹皮10g,苍术10g,茯苓10g,栀子10g,黄连10g,白花蛇舌草30g,龙齿30g,砂仁15g,丹参20g,甘草6g,7剂。向患者分析病情,嘱患者多参加户外活动,保持心情舒畅。二诊,患者诉月经延迟10天,加益母草10g以活血化瘀,调理月经。三诊,患者诉诸证较前好转,月经来潮,暂停处方,月经结束后续付上方14剂,后随诊未诉不适。

按: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提到了“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丹溪心法》则提出了气、血、火、食、湿、痰六郁之说。 患者因肝气不疏而为郁,郁久化火,上扰心神则心烦易怒、头痛,胸闷,结聚中焦则反酸烧心,口干口苦,气机不畅则失眠。方中柴胡、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木香行气止痛,郁金、川芎活血行气,牡丹皮、益母草清热活血化瘀,黄连、栀子清热除烦,白花蛇舌草、茯苓通利小便,苍术、砂仁健脾化湿行气,龙齿清热除烦镇静安神,丹参清心除烦,甘草调和诸药。患者服药后,阴阳平衡,气机通畅,故症状明显改善。但对于郁证患者要重视精神治疗,让患者做到“移情易性”。

六郁总的病机是由肝脾郁滞所致。肝气郁滞, 以致血行不畅, 或郁而化火, 可见气、血、火三郁; 肝失调达,横乘脾土, 脾失健运, 聚湿成痰, 可见湿、痰、食三郁。《医学正传》中的六郁汤由陈皮、半夏、苍术、川芎、茯苓、栀子、香附、甘草、砂仁组成。方中方中苍术、川芎解总郁 ,且苍术燥湿健脾,兼治湿郁,川芎为血中气药,活血化瘀,兼治血郁;陈皮、半夏燥湿化痰,治痰郁;栀子清热泻火,治热郁;香附疏肝理气,治气郁;砂仁温脾开胃,治食郁;茯苓利水渗湿,治湿郁;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解诸郁。

猜你喜欢

香附行气苍术
苍术燥湿健脾又防疫
从“肝脾肺”视角论燥湿行气法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
一碗苍术饮,整夏都安康
治胃寒痛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香附的治病验方
治胃寒痛
淘米水泡苍术健脾不伤阴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学与练(明理篇)
战国时期房中学著作《行气铭玉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