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基基础检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

2020-07-09范德生李兵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承载力规范试验

范德生 李兵

摘 要:地基基础作为建筑物的下部结构,其承载能力能否达到设计标准合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地基基础出现质量问题,后期处理的难度会非常大且成本非常高。近年地基基础检测方面的规范越来越完善,技术也是越来越成熟,但在地基基础实际检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地基基础检测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思路展开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地基基础检测;检测中的常见问题;检测工作的优化措施

1 前言

为保证地基基础的质量,建筑行业对地基基础的质量检测也是越来越重视,要求更加严格。相关规范不断的更新来保证地基基础的检测更加完善,但在实际的地基基础检测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2 地基基础检测中常见问题

2.1 上级部门监管不到位

部分项目为了尽快达到工期要求,从桩基施工开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整套的项目施工要求不严格,只以工程进度为主要目标,忽视整个地基工程的质量。更有部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味的追求效率,使得作业顺序错乱,使得地基处于不安全状态。例如在管桩、方桩施工未达到龄期时就大面积的进行塔吊桩施工等其他工作,使得后续工程桩试桩静载试验进行非常困难,并造成大面积的工程桩接桩处脱开,产生大量的不合格桩。

2.2 检测要求不明确

部分设计单位从业人员对规范缺乏了解,相关规范一直在更新完善,而设计方依旧采用旧的规范进行设计并编制说明。例如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技术标准》(DG/TJ 08-61-2018)中更新检测要求“围护桩低应变检测比例为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5根;双轴搅拌桩取芯检测比例不少于总桩数的1%”,在该规范使用半年后仍有部分设计及检测从业人员未知晓,使得检测项缺失或者检测比例不够,从而影响到后续的地基基础检测工作。

2.3 检测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近年来出现多起地基基础检测安全事故,因有些检测是在施工过程中同时进行,产生交叉作业,使得检测设备人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例如在对工程桩试桩进行静载荷试验过程中,施工单位同时在进行工程桩的成桩工作,大型设备交叉作业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2.4 检测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对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比较高,不管采用多么新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方法,如果检测人员无法较好的掌握理论基础,对设备参数设置不合理,检测步骤及要求不清晰,无法体现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及合理性。近年行业竞争加剧,部分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将大量的精力放于抢占市场,在进行检测时,往往造成人员未到位、原始检测记录不全、检测资料不归档,使得检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对人员的管理也是疏忽,没有严格培训和挑选高素质检测人员,当前的桩基检测出现多数持证人员不去现场,甚至会出现让不具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进行检测的现象,使地基检测工程形式化,无法真实的检测出地基基础的质量。

2.5 检测报告不全面、不规范

地基基础检测,不仅是熟练的运用检测方法及设备,还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为工程验收等提供合理依据。但目前部分检测单位在进行检测报告制定时,未按照国家相应规范及统一专业术语进行编写,不利于体现相应检测报告的价值。

3 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优化思路

3.1 完善检测管理、明确检测要求

在上级部分制定错误的工程施工流程时,及时提醒相关单位,将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告知对方。提高设计从业人员对相应规范的认识,例如相关规范要求灌注桩工地必须要进行不少于2根试成孔检测,设计说明中经常漏失该项。在进场前应及时与设计沟通,明确类似缺失项是需要必须检测的要求。

3.2 完善检测安全防护措施

检测单位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進场前做好安全培训,现场佩带安全帽、反光背心、劳保鞋等,大型设备设置警戒线。现场与参建单位及时沟通,避免尽力消除安全隐患。例如在工程招投标阶段,检测方建议业主方优先进行试桩的成桩,避免产生交叉作业,并能及时为设计方提供合理的依据。

3.2 完善检测方案及规范检测行为

进场前应对设计图纸认真研究,找到相对应地基检测的要求,在满足设计说明及合同中的检测要求时,应同时满足相关规范的检测比例及要求。检测前应收集勘察报告、施工记录、带出图章的施工图纸。检测中明确检测的参数及数量,做好完整的检测记录,检测后及时出具符合相应规范要求的检测报告。

3.3 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检测人员是第一线的,其专业水准及综合素质在整个检测工作中尤为重要。现场检测人员必须为持证上岗且对专业技术设备熟悉运用,则应对其专业水平的培养及提高。例如去上海市检测行业协会参加专业的培训考试、继续教育以及不定期的行业协会比对试验。

3.4 检测严格遵守相关规范

相应规范一直在更新完善,从业人员应及时学习并运用新的规范进行检测,检测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并按照规范编制检测报告,为各参建单位提供合理依据。

4 地基基础检测工程案例分析

4.1 项目概况

建筑地基基础大部分为桩基基础,笔者从事的工作以桩基检测为主。例如上海某广场项目,笔者作为该项目桩基检测负责人,负责该项目的前后期静载荷试验、低应变检测、试成孔检测、成孔检测。

4.2 项目实际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4.2.1 前期三根抗拔破坏性试验测得数值低

设计图纸中抗拔试桩桩型为抗拔试桩PHC 500B 125—13 13 13,预估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kN)1600~2200 kN,要求加载至破坏以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本次进行的3根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荷破坏性试验,具体试验过程描述如下:在第1级~第N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呈缓变型;加载至第N+1级,上拔明显增大,上拔量已达上一级沉降量的5倍以上(出现陡升拐点),此时终止加载并卸载。经试桩前后低应变检测对比发现第一节接桩处存在明显缺陷,根据以上情况判定陡升拐点前一级加载值为该试桩实测极限承载力。试验测得承载力为1440 kN、1280 kN、1440 kN。所测得极限承载力均低于设计预估极限承载力的低值(1600kN),其中2号试桩实测图表如下:

对试桩的成桩记录、试验数据分析以及以往工作经验,判断造成这3组抗拔试桩未达到预期的原因为施工单位实际打桩时间较晚并更改了施工记录,使得部分桩的龄期尚未达到规范要求的28天,无法有效的为设计方提供依据。

4.2.2 工程桩大批量截桩

工程桩施工过程中,大批量的工程桩无法送桩到位,经各单位讨论后,对自然地面以上的桩身进行截桩。从而使得各方对该地块的整体承载力能否达到要求存疑,若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地基将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域正常使用,甚至造成建筑物的破坏。

4.2.3 工程桩出现大面积III类桩

基坑开挖后,工程桩在低应变检测过程中发现大面积不合格桩(III类桩),部分不合格桩实测波形如下:

经过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为施工单位在成桩时,对无法送到位的桩进行了强行下压,且接桩处焊接工艺不到位。

4.3 解决措施

4.3.1 建议业主方重打3根前期抗拔试桩,待龄期达到要求后重新检测。另设计方根据第一次的3根数值重新调整预估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kN)1400~2000 kN。重新试验测得承载力为1470 kN、1400 kN、1470 kN,所测得极限承载力在设计预估范围内,达到准确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目的。

4.3.2 建议对截桩部分的工程桩按比例进行静载荷试验,测得的承载力达到设计的要求。另设计方对后续的工程桩桩长进行优化,避免再出现大面积的截桩。

4.3.3 根据相应规范要求,增加低应变的检测比例直至普测,找出其中的不合格桩。另建议设计方开出III桩进行灌芯至缺陷位置以下2m的处理方案,在龄期达到要求后再次进行低应变复测。所测得数据满足规范的要求。

5 结语

终上所述,当下的地基基础中问题比较多,影响到地基整体建筑的质量,各方因正视这些问题,并规范自身的要求,以此有效的保证地基基础检测工作顺利规范的进行、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最终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吕伟江,刘义.地基基础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学创新导报,2014(22):91.

[2]肖京.地基基础检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167.

[3]段绍金..地基基础检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下旬,2018(04):167.

[4]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基坑工程技術标准(DG/TJ 08-61-2018),2018.06.01

猜你喜欢

承载力规范试验
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
规范汉字书写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
高邮市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
安徽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听说你低估了一辆车的承载力
CS95
i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