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思考

2020-07-09潘前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机械设备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潘前

摘 要: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所用机械设备的管理,对于保障项目施工建设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施工企业借助各种型号的机械设备施工作业。然而,尽管施工项目机械设备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但是对于机械设备中的大型设备,一旦出现管理纰漏,极易产生安全隐患。因此,施工企业应结合具体的施工项目,根据施工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机械设备管理机制,注重对管理人员、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的重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有序开展。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械设备;项目管理

1 前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各种型号的机械设备,其中重型设备会给施工现场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施工企业没有针对工程项目制定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或体系,管理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便有可能忽视某些细节问题,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还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 机械设备管理的意义

机械设备作为工程施工企业的重要生产因素,有两个积极作用。其一,有助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最大化。其二,决定企业从事何种经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的出发点是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价值、更大的综合效率。它可以运用科学的技术方式、完备的经济措施,管理机械设备的安装、使用、护养、投资阶段,从而让机械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时间长、利用率高、技术状态佳、能源消耗低的目标,更好地为企业博得利润。

3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不足

3.1 成本控制能力较弱

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种类较多,不同机械设备的操作方式、能源消耗各不相同,施工现场时常因为生产周期不稳定的原因出现机械设备“忙闲不均”问题,主要表现在某些设备闲置不用,某些设备长时间运作,导致机械设备管理成本大幅度提升。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施工企业没有针对机械设备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在缺乏明确管理指标的条件下,无法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3.2 管理方式方法有待加强

对于大部分施工企业而言,其日常运营以及参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直接原因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即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施工建设完成质量达标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通常会借助于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然而,由于施工企业过分注重项目的完成进度情况以及质量合格率,因此,对于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相对轻视,造成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管理出现各种问题。大多数施工企业针对机械设备管理,仍然按照过去的管理经验,沿用着传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无法与互联网等先进的技术手段相融合,整体的管理水平还比较低。正是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管理方式不能及时的转型升级,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系数直线上升,不利于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健康以及施工项目的财产安全。

3.3 机务人员专业能力不高

部分机务人员的工作风格依然停留在传统时代,对节能技术、保修技术、施工工艺等新型科学技术了解程度不高,甚至个别人员不能单独进行养护工作。另外,大量机务人员虽维修经验丰富,但自身专业教育水平偏低,对机构构造知识并不了解,导致工作效率缓慢。

4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质量的方法

4.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成本控制能力

为了增强机械设备成本控制能力,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针对施工实际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与机制,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首先,建立“三定”责任制,其中“三定”是指定人、定岗、定机,简而言之便是一台机械设备的操作、检修、养护、保管等需求只能由指定工作人员负责,其他人在未得到企业允许的情况下不得随意干涉,若是在干涉期间出现问题,则需要对该机械设备与指定人员负责,此制度有利于帮助工作人员树立爱护机械设备的意识,对及时发现设备问题与降低故障风险具有积极影响。其次,健全奖惩激励制,该制度是保证机械设备管理科学性与高效性的重要基础,先对机械设备管理负责人进行登,再将其具体表现记录在案,中期与末期进行两次汇总评比,对于表现优良的管理人员应给予适当奖励,以此激励该工作人员继续努力,激发其他员工的工作热情。最后,完善经济核算制,这是减少不必要支出成本、增强成本管控能力的有效保障,也是施工企业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4.2 注重设备协调管理

施工企业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全面提升,首要做的便是转变老旧的管理意识,避免实际管理过程中按照传统的管理經验为标准,而是要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加强对机械设备协调管理的效率。一方面,机械设备在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之前,施工企业应对其进行安全性作业检测,确保该机械设备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要求。同时,施工企业应提前为机械设备预留出一定的空间,以便机械设备能够完成基本的施工作业操作。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应当对施工现场中所有的机械设备实现统一调度,保证机械设备的运行作业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进度保持高度一致。同时,为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施工企业应定期对机械设备的运行作业情况分析、总结,最大限度保证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面对不同的施工环境,施工企业要根据实际作业现场特点的不同,选择合理的机械设备,不仅有助于提高工程施工建设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机械设备的损耗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施工企业在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调度管理时,不能按照理想状态下开展。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时刻处于变化的状态,因此,施工企业要实时掌握现场变化的情况,明确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条件变化对机械设备施工产生的影响,避免出现因现场环境变化过大而导致机械设备运行出现故障的问题。

4.3 提高机械管理人员素质

应要求设备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将维修工、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合理分为若干批次,分期开展定期培养。操作人员应注重培养科学的节能技术、保修技术;维修人员应注重培训机械构造知识;专业人员应注重管理能力的培训。

4.4 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发动机。机械设备发动机的性能是否正常可以说是保证工程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即根据相关的工作经验,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与发动机润滑系统有着非常大的关联,且一旦润滑机油受到气温影响,那么增压器就会直接损坏,严重时还会造成发动机的报废。所以在工作时需要根据气温来选择润滑机油类型,即需要先进行预热再打开油门进行操作。(2)空气滤清器。当前的空气滤清器主要分为这几种类型,即综合式、过滤式与惯性式,其身为柴油机中的重要部件,相关人员一定要重视对空气滤清器进行维护与保养,这样才能实现气缸使用寿命的延长,而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根据类型来采取相应的保养措施。(3)电器系统。电器系统包含有用电器、电源和控制元件三部分,其主要管理着机械的照明、启动、信号等一些辅助功能,而对电器系统的的维护主要在于及时检修用电器与控制元件,特别是在冬天,在操作前一定要使用冷启动系统,这主要是对设备进行预热,否则非常容易造成机械的损坏。

5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管理方面仍存在成本控制能力较弱、管理人员能力有待提高、管理手段比较落后、设备主要采用外租方式等问题,为了实现提高机械设备管理质量与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等目标,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大力培养管理人才、科学调配使用设备、加强施工过程管控。

参考文献:

[1]龙禄成.建筑工程监理在施工机械管理中的安全控制要点[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14):20-21.

[2]鲍杰.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管理分析[J].人力资源,2019(04):40-41.

猜你喜欢

机械设备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项目管理指南
装卸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问题浅谈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
浅析建筑安装企业中机械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