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土空间规划支撑乡村振兴的思考

2020-07-09唐笑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支撑关系分析国土空间规划

唐笑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提出的促进乡村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及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而国土空间规划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合理的空间支持。本文首先介绍国土空间规划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之后重点分析国土空间规划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什么支撑以及如何采取措施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支撑;乡村振兴;关系分析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全面展开,对乡村地区的认识也由原来简单的利用土地进行规划到现在对乡村地区的综合认识,开始考虑其综合功能的应用,而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生产空间。乡村地区长期缺乏空间规划的支撑,国土空间被不断挤占,影响乡村地区经济效益的创造,而如何利用国土空间规划最大限度地增加乡村地区的经济效益,实现乡村振兴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就通过构建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的关系。

1 国土空间规划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首先,国土空间规划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进行“三区三线”的划分,深入挖掘乡村振兴的发展潜力,了解各个地区的特色以及生态空间、农业空间的适宜性,统筹城乡发展的空间格局,为乡村振兴提供空间基础。其次,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起点,也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规划。乡村振兴的实现的基本标准就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而这一标准的具体面貌如何以及如何进行编制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先对空间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划分各个功能区,明确各个区域的界线,才能推动乡村振兴。国土空间规划可以实现对乡村地区空间的科学配置,修复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根据规划建立强有力的自然生态保护体系,促进地域生态环境的修复;打造全面振兴的乡村空间,居民点的布局科学有序,人居环境也更加干净整洁,耕地保护制度更加便于落实,三大产业融合发展,这些具体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实。最后,乡村振兴的实现也有利于不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容,增加国民对这一内容的认可度。

2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规划

按照党中央国土空间规划的计划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以及支撐,推动乡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首先,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进行乡村振兴产业规划,根据地区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合理规划三大产业,实现对乡村产业的合理规划。其次,乡村基础设施规划,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对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区进行完善,改善村民住宅条件,统筹区域发展,分区分类发展,以点带面,构建多级乡村发展模式。最后,村庄规划,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方法,逐村分析人口变化、区位条件、发展趋势,明确分类,实现村域层面“多规合一”,根据各个地方的乡村特色进行具体规划指导,防止“千村一面”。

3 如何采取措施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3.1 健全规划编制机制,确保规划能用管用好用

首先,要对规划编制单位进行严格审核,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对规划编制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编制单位的实力以及同等条件下其他规划编制单位的情况,进行对比式考察;由官方出面组织专家面谈会,针对规划内容的落实情况进行当面质询;设置规划编制的数量门槛,确保规划质量。其次,推行规划编制终身负责制,编制单位要对规划的质量负责,如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要追究其责任;专家参与,增加编制的规划的精准性以及适用性;审批责任的追究,尤其是明知道规划不合理而为了私利审核通过的情况,确保规划的质量以及审批程序的合法。最后,建立协调机制,一方面是各个地区之间的空间协调,比如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乡镇之间等,约定好基础设施空间共享或者交通的衔接等;另一方面则是要做好产业之间的协调,要改变过去过于依赖第一产业的情况,适当地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确保规划的实用性。

3.2 立足自然资源禀赋,确保“三线”精准落地

乡村振兴离不开“三线”规划,首先是生态红线的划定,为农村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提供底线,该线的划定是为了实现乡村振兴中的农村美。其次是,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的划定,这是为了确保农业的发展,避免出现过于追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大量占用耕地,影响农业发展,而该线的划定是为了实现农业强。最后是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的划定,科学划定乡村的规模,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民富。

3.3 下移建设用地指标,确保乡村平衡发展

首先,要紧缩城镇地根,以往城镇的发展只是一味地进行区域的扩展,而不是注重提升自身产业的附加值,所以要对城镇开发边界进行控制,敦促城镇挖掘自身潜力,依靠高附加值发展经济。其次,下移建设用地指标,乡村用地被挤占,尤其是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这些都影响对乡村空间的规划,所以要切出一定比例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到乡村,确保乡村平衡发展有载体。

3.4 应编尽编村庄规划,确保乡村充分发展

首先,延伸村庄规划编制内涵,对乡村的土地进行综合精准规划,设置多个功能区,明确各个功能区的功能,确保乡村振兴有项目可以发展。其次,对乡村空间布局进行优化,顺应村庄的发展规律,根据不同的特色进行分类发展,稳定分步推进乡村振兴。最后,盘活闲置农房,乡村存在为数不少的闲置农房,可以根据本区的发展特色对农房进行差别化盘活,比如可以变为民宿。

4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的本质就是实现乡村现代化,是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是对以往乡村空间结构的重新架构。所以需要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原有的乡村发展规划模式,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协调发展,从而指导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李大勇.乡村振兴空间规划的分析与思考[J].智能城市,2019,5(23):110-111.

[2]董志海,孙青林,李铭.从生产田园走向宜居家园——对国土空间规划支撑乡村振兴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19,37(11):31-38.

[3]秦萧,甄峰,李亚奇,陈浩.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应用方法框架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0):2134-2149.

猜你喜欢

支撑关系分析国土空间规划
村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思考
明确国土空间规划法律地位的必要性
市县“多规合一”实现路径初探
国土空间规划对重点开发区域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例谈数学习题课构建中的支撑与改进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设计艺术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关系分析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分析
关于德育移植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