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靖市沾益区水稻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0-07-09付春德赵秀梅

乡村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发展历程

付春德 赵秀梅

[摘 要] 本文对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的发展建议,从而确保水稻健康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关键词] 水稻种植业;发展历程;规模种植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0)06--2

1 曲靖市沾益区水稻种植业发展历程

1.1 第一阶段:1978年以前,传统撒播种植阶段

1978年以前,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播乐乡、菱角乡、大坡乡、西平镇和德泽乡零星种植水稻,采用撒播种植方式,种植品种被当地群众称为“土稻子”“红稻子”“毛稻子”,667 m2产量100~150 kg,出米率低于50%。当时,沾益区水稻种植面积小,稻谷产量低,大米品质差,自产自用。

1.2 第二阶段:1979—1994年,优化田间种植技术及管理技术阶段

1979—1994年,由于优良品种的陆续引进、塑料薄膜育秧移栽技术的普及以及田间管理技术的较大改进,水稻产量得到了大大提高。1981年,曲靖市沾益区水稻种植面积达0.153万hm2,平均667 m2产量达208.5 kg,总产稻谷480万kg,占沾益区粮食总产量的7.5%。1985年以后,新的优良品种逐步代替了旧的品种而成为沾益区的主栽品种,667 m2产量保持在450~500 kg的较高水平。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农业投入有所减少,水稻品种混杂退化,致使沾益区水稻667 m2产量出现下滑之势,至1994年沾益区水稻生产跌入低谷,平均667 m2产量不足400 kg。

1.3 第三阶段:1995—2005年,改良品种、推广早播旱育稀植栽培技术阶段

面对水稻生产出现的突出问题,曲靖市沾益区上下认真反思,区委、区政府集思广益,在区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果断决策,拨专款解决水稻品种问题。1994年,沾益区农业部门从东北等地引入水稻品种18个,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开始在沾益区原种场试验示范并取得了成功。1996年,沾益区政府做出了推广早播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决定,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随着楚粳系列、合系35、合系40、沾粳系列等一批配套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沾益区水稻平均667 m2产量又上升至450 kg,而且出现了667 m2产量650 kg的高产田块,水稻种植面积随着围河造田工程的不断完善迅速增加至0.433万hm2,水稻种植业作为曲靖市沾益区重要产业的态势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沾益区委、区政府分别于1998、2000、2004年拨专款、派专人,从中国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海南省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引进水稻新品种20多个。经过连续几年的多点综合试验示范,云粳系列、楚粳系列、靖粳优系列、凤稻系列等一批新的品质优良、商品性好、产量高、抗逆性强的水稻新品种陆续成为主导,在沾益区得到推广。

1.4 第四阶段:2006年至今,全程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优质稻生产阶段

2005年以后,由于能源、土地和房地产的迅猛开发,农资价格上涨、务工工资飙升等原因,导致水稻产业的下滑之势开始显现,种植面积逐年下降,管理日趋粗放,栽培技术也呈现简便化、多样化,直播、捲秧、旱育等技术在沾益区不同地方都有应用。截至2012年,沾益区水稻种植再次跌入历史低谷,种植面积0.449万hm2,667 m2产量437 kg,总产2.94万t,占当年沾益区粮食总产的9.61%。随后几年,一些有识之士自筹资金、流转土地、购置设备,开始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

另外,2013年沾益区优质稻播种面积上升到0.639万hm2,优质稻比例提高至87.2%,以楚粳24号、楚粳28号、楚粳29号、云粳29号、靖粳8号、靖粳19号、会粳10号、沾粳12号及凤稻23号为主,形成了高产优质稻生产格局。之后3年间,沾益区水稻种植面积保持在0.733万hm2左右,667 m2产量450~480 kg。2016年,沾益区水稻种植面积突破0.733万hm2,平均667 m2产量454 kg,總产稻谷5 000万kg,占当年粮食总产量的15%,水稻产业已成为曲靖市沾益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炎方、播乐、白水等乡镇水稻品种更新较慢,合系35号、合系40号等退出推广系列品种的种植面积占沾益区水稻播种总面积的12.8%,需要筛选和推广适宜、耐寒、优质稻品种替换这些品种,加快沾益区优质稻推广步伐。

2 曲靖市沾益区水稻种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条件存在的问题

沾益区为非石漠化片期(区)、非乌蒙山片区,一是稻田地势低洼,排水系统不畅;二是缺乏河堤保护,种稻没有保障;三是水利配套薄弱,灌溉没有保证;四是自然灾害多发,防控措施有限。

2.2 零散农户种植水稻存在的问题

一是稻田大面积撂荒现象依然存在;二是水田改旱地现象严重,水改旱后多种植玉米、瓜菜以及培育树苗等;三是部分农户将水田开挖成鱼塘用于发展水产养殖。

2.3 种植大户种植水稻存在的问题

一是土地流转问题多,承包方和发包方签订合同不规范或没有流转合同,只有口头协议等,致使土地纠纷多、调解困难;二是前期投入大、资金短缺;三是投资风险大,农业生产项目周期长、见效慢,资金整合困难;四是企业实力弱、产品知名度小、品牌效益低。

2.4 大米加工存在的问题

一是大米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二是设施设备简陋;三是品质参差不齐;四是产品没有品牌。

3 曲靖市沾益区水稻种植业现存问题的形成原因

3.1 耕种条件改善,种植结构调整

由于过去种植水稻的地块多数地势比较低洼、盐碱含量较高,不能种植玉米、西瓜、马铃薯、豆类及蔬菜等作物,只能种植水稻,长期以来,导致水稻病虫害增多、产量下降、品质变差。近年来,通过农业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经过开挖阴壕、砌护渠道、拉沙垫土等综合治理,已经能种植水稻之外的作物,稻农便开始种植其他作物。其中,改种玉米1 674.867 hm2、瓜菜346.000 hm2、大豆15.333 hm2、培育树苗137.333 hm2。

3.2 打工收入提高,务农人员减少

2000年,小工打工1天收入20元,大米价格1.6元/kg,

打工1天相当于挣回大米12.5 kg。2010年,小工打工1天收入120元,大米价格4.0元/kg,打工1天相当于挣回大米30.0 kg。10年时间打工收入相差2.4倍。而且10年前小工打工基本全靠人力,是苦差事,愿意干的人少。而现在工程的自动化机械水平很高,进城打工的50岁以下的男劳力占农村劳动力的50%以上,个别村组这一比例高达80%,务农人员显著减少。

3.3 种植成本高涨,种稻效益降低

2000、2005、2010年,磷酸二铵价格分别为2.0、2.4、3.6元/kg,5年分别增长20%、50%;2000、2005、2010年,稻谷价格分别为1.6、2.0、2.8元/kg,5年分别增长25%、40%;2000、2005、2010年,社会用工工資分别为25、30、120元/天,5年分别增长20%、300%。三者比较,生产资料成本与稻谷价格同时上涨,而用工成本明显增加,种稻效益不增反降。

3.4 灌溉渠道老化,供水效率低下

沾益区水利设施多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修建年限长,加之各村管理不善,致使辖区内灌溉沟渠损毁严重,多处出现渗漏和倒塌现象,渠道建筑完好率低,灌溉效率低。

4 曲靖市沾益区水稻种植业发展对策

4.1 发展零散农户种植水稻

一是要整合土地资源。在水稻种植村,户均稻田0.233 hm2,形成了千家万户种水稻的小农格局,整合土地资源就是将一家一户的条条田、溜溜田、块块田通过田块兑换进行整合集中。科学规划水渠、道路、动力、泵站,整理成便于进行机械化作业的大块田,为规模经营奠定基础。二是进行土地确权。加快土地确权步伐,建立土地台账、档案,解除拥有土地农户的后顾之忧,保证农户的合法权益。三是机械作业。采用机械翻地、整地、平地,实施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播种)、机械联合收割、脱粒。四是合作经营。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以参股、出租、转让及参与经营等形式推行合作模式,开展规模化经营,实现规模效益。

4.2 支持水稻大户实现规模种植

一是鼓励农民流转土地,保证流转土地的农民不因出租、出让土地而受害,解除农民流转土地的后顾之忧。二是出台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化经营,尤其在融资方面,应争取以流转土地的经营权或地上的青苗作为抵押或担保进行贷款,使得从事水稻产业开发的农民有能力进行前期投入。三是设立自然灾害补偿基金,引导种植大户参加规模经营自然灾害保险,降低农业生产风险,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四是加大政府宣传力度,扩大曲靖市沾益区大米知名度,打造曲靖市沾益区大米品牌,为生产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空间。

综上所述,要继续争取并全力实施水稻高产创建项目,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在巩固建设以西平街道、金龙街道、龙华街道、盘江镇、花山镇、大坡乡和德泽乡为主的优质水稻种植区域的基础上,加快向菱角乡、白水镇等山区水稻区域发展速度,建设0.733万hm2以上优质水稻生产基地。

猜你喜欢

发展历程
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目的和发展前景
电力企业中物资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澳大利亚旅游教育发展特征概述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质性演进历程研究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