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一流”视野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2020-07-09吴杰楠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提升路径教学能力双一流

摘    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创新,基于“双一流”视野下,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待提升。在高校教学过程当中,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准,是决定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决定因素。因此,在当前教学背景下,基于“双一流”视野,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估,并综合当前的教学模式,探讨其教学能力改进策略。

关键词:“双一流”视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双一流”简而言之就是世界一流的学科与一流大学,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机构主要发展方向。而在高校发展过程当中,要想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就要在教学过程当中,持续优化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带动高校的持续改革和创新。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当中,作为学校部门,要综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生学习的方向,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本文就针对如何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展开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 当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受到的限制

当前,受社会发展趋势的影响,高校的比重逐渐上升,专业能力构成复杂,对相应学科理论知识认知不足,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科学地对自己和学生进行定位,教学经验不足,没有深入理解高校教学理念。再加上部分教师过于墨守成规,不符合当前“双一流”建设的发展需求。在教学过程当中,高校过多的以排名和声誉进行衡量,从而对教师产生影响,使得科研与教学发展出现失衡[1]。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当前高校教师的教学模式陈旧,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不能有效结合,忽视了学生主体,限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在教学当中,学校没有综合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引导教师进行反思,使得教师在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从根本上限制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基于“双一流”视野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1.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

综合当前的教学形式,随着学生数量的逐渐提升,这就对教师的专业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是必不可缺的关键。从双一流的角度出发,作为高校教师,在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当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思想理念,不断地引进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转换教学思维,将新型的教学理念融合到其中。学校在培养过程当中,除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要综合分析教师的教育水平,学历层次以及职业道德素养,为教师制定对应的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作为高校,要针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展开培训,强化教师的管理能力,提升教师的心理素质,以此推动教师专业化能够更好的发展,从而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2]。

2.平衡科研与教学发展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除了教学压力外,还面临着一定的科研压力,为防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要合理的对二者关系进行调整。在改进过程当中,要打破传统的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平衡的理念促进二者发展,保证在提升的过程当中实现相辅相成[3]。教师在创新科研成果时,要将更为理性的知识内容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将其与实践学习相结合,教师正确的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合作,创新思想方法,从而在科研方面有所突破。学校要对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贯彻教研一体化的工作理念,在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过程当中,有效带动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3.思维转变,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创新教学方法方面,除了将科研理念融入其中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借鉴和学习一些优秀的教学理念,积极主动的去创新。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合理的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主体角度出发,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调整,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积极参与的同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当中,思维转换,借助小组讨论师生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与教师的参与度,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勇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有助于教师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能力的提升[4]。

4.多角度点评,反思性提升

对于高校教学教师而言,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再加上教师整体思想还未完全成熟,因此,在教学期间,还要借助学生以及其他教师的点评或者自评的方式,来对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教师改进的过程当中,提升其教学能力。在教学期间,要充分认识到自评重要性,通过对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不断总结分析,再结合学生以及其他教师及给出的点评,进行自我反思,找出关键问题所在,然后进行改进[5]。在教师教学期间,通过高校与其他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到其中,通过与其他院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共同研发的过程当中,学习他人长处的同时,反思自己教学,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随着国际化的发展,作为高校,要为一些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通过鼓励教师出国深造,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术水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對于高校教师而言,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前提条件。作为高校,要全面贯彻双一流的背景需求,推进高校教师全面发展。带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从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教师力的提升路径持续创新,致力于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从而有效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泽华,王莉芬,赵红.“双一流”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9):102-104.

[2]张万朋,涂萍萍.拉弗曲线理论视角下“双一流”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滞涨现象解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9(06):79-85.

[3]陆慧玲,曹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流动及其合理性判别[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06):57-63.

[4]阎新龙,莫蕾钰,张琳.教师发展视域下北京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政策分析——基于两所高校的案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9,28(03):9-14.

[5]李新辉,熊好琴,许俊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1):111-112+123.

作者简介:吴杰楠(1986―),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提升路径教学能力双一流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