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政治关爱”模式下班级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2020-07-09孙莹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孙莹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政治关爱”模式下,需要将人文关怀融入思政教育,进一步革新教育生态、提升教育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和实践更为完善的班级导师制,达到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政治关爱;班级导师制

何为高职院校学生政治关爱?其是指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将人文关怀作为重要元素融入思政教育,更加关注对大学生的政治关爱和心理疏导,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开展“关爱型”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大學生德育素质和政治修养。在此模式下,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班级导师队伍,以更为完善的班级导师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成为首要解决的命题。

一、立德树人,铸造队伍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最为根本的就是立德树人。因此,在“政治关爱”模式探索班级导师制,必须将贯彻立德树人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本文认为,要想将政治关爱作用发挥到最大,尽最大可能将人文关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激发班级导师制的效能,必须首先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强本领、硬作风的班级导师队伍。这需要院校积极作为,善于把握政策方针,紧紧围绕能力素质、管理专业、作风建设等各个方面,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班级导师队伍的建立,是班级导师制实施的基础,需要高度重视、一以贯之。

要想在“政治关爱”模式下实施班级导师制,必须建立一支班级导师队伍。与传统教育中的班主任和辅导员不同,班级导师制将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政治关爱工作模式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在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要遵循作风、能力、素质等多方面评价维度,在全校职工范围内进行了选拔,选拔出了一支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专业素养高、人格魅力强的班级导师队伍,队伍结构合理,既包括年轻教师又包括年长教师,既包括领导干部又包括普通职工,梯次合理。同时,本校还进一步完善了班级导师制的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班级导师的工作职责,并设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如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等,激励班级导师队伍发挥效能,进一步提升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二、尊重人格,因材施教

老师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更是政治关爱工作的重要内容,为班级导师制的实施提供了基本导向。班级导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基本人格,认识到不同学生不仅在学业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更在能力素质、身心发展等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充分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引导不同学生取长补短,因材施教,进一步增强自身能力素质,进一步强化学生思想教育。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专业,分析学生的群体特质,采取更有成效的方式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认知、提升思想水平。

例如,在班级导师制实施方面,本校就较为注重尊重学生人格,并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达到了提升学生思政教育水平的目的。本校经常组织班级导师培训,采取专家讲座、小组研讨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强化班级导师对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认知,提升班级导师因材施教的能力素质。班级导师们也积极加强自学,有效开展工作,涌现出了诸多卓有成效的举措。比如,有的教师结合学生专业差异,分析不同专业学生等不同特性特质,对理科专业学生、文科专业学生采取了有差异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都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德技双修,培育工匠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其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学生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专业培养方面,即其专业培养更具实践性,所培养出的人才多为技术技能型人才。与此同时,“国家职教20条”鲜明指出,职业教育属于类型教育,这为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培养指明了方向、提升了地位。因此,这种发展形势下,在“政治关爱”模式下班级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需要高度重视德与技的双修,着力培育学生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要一直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技能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技术技能学习为核心,着力推动德技双修。班级导师制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工作的开展。班级导师将人文关怀融入思想教育中,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技术技能培育中,提升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技能学习,达到了预期目的,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素质高、技术本领强的优秀毕业生,为社会发展输送了优秀人力资源。

四、注重引导,强化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任何形态的思想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班级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班级导师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思想、认知、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引导,用正确的理想信念武装学生头脑、指导学生实践。同时,在引导方式方面,要进一步创新,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校在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做了诸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班级导师制的重要实施内容,要求在引导上寻主动、在信念上下功夫。班级导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以各类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诗歌朗诵、观看爱国主义电影等多种方式,全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达到了预期目的。

概言之,政治关爱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更成为班级导师制效能发挥的助力器。充分借助政治关爱,强化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是班级导师制的工作着力点和落脚点。本文提出了四点策略,希望可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冯利利.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实践与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8(3):219-220.

[2]王赞杰."导师制"管理对班级管理的作用例谈[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283-283.

本文属于潍坊工程职业学院2019年度科研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政治关爱工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资助成果。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