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7-09王丁卫
王丁卫
摘 要 电子地图刷新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实现新跨越。分析传统地图教具和电子地图教具的优劣势,提出电子地图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建议,帮助学生实现从二维记忆向三维记忆转换,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感知能力。
关键词 高中地理;地图教具;电子地图;电子白板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1-0030-02
1 前言
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虽然教师一再强调地图的重要意义,但是依然有很多学生对地图信息不够重视,一方面是因为高中阶段地理课本上涉及的地图非常多,学生记忆不过来;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学生对地图的感知能力不强,他们更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去记忆和理解文字信息,而不是通过地图实现高效记忆。很多学生对高中阶段的地图识记仅停留在应试层面,地图起到中间转换器的作用,通过地图唤起对文字信息的记忆,再通过文字表述呈现在卷面上,而难以实现对地理信息的直观感知,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电子地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实现从二维记忆向三维记忆的有效转换,显著提升学生的地理感知能力。
2 传统地图教具的优劣势分析
地理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文字层面的概念和分析,还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对地理学科的形象化思维,把地理的认知理论与不同的区域结构、地形、水文、经纬、气候、人文因素等融合考虑在一起,这就显著增大了地理学习的难度,而地图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
传统地图教具的教学优势
1)地图信息标注鲜明,有效降低知识理解难度。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的地理知识都可以对照地图来讲解,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以“暖流”和“寒流”的相关知识为例,天气预报中经常听到这两个词语,但具体说起来,学生大多说不好,只能說出夏季暖流多发,冬季寒流多发。针对这方面的知识,在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世界海洋分布图,为学生具体讲解海水运动、洋流前进、太阳光照变化、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等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消化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指导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地理学习意识,降低学习难度。
2)地图可以实现多要素知识间的直接关联。高中阶段地理教材是按照模块划分来编排和呈现的,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断层。如在地球海洋资源部分掌握的知识,到了城市的区位分析部分,学生完全对不上号。地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把多张地图共同呈现,指导学生对比分析,进而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理解为何该地段为城市密集区,为何有的城市水路发达,同一纬度的另一城市却陆路发达。
3)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实现高效记忆。地图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无形之中给学生一个学习信号:借助地图可以实现知识的高效记忆。因此,很多会学习的学生都很擅长借助地图掌握一些规律性知识,对照地图条分缕析、高效记忆。同时,还有很多学生尝试自主绘制地图,在地图上简明标注需要记忆的核心知识点,知识的脉络层次更清晰明了。
传统地图教具的教学劣势 地图的教学辅助作用有目共睹,在课堂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但是传统地图教具的一些教学劣势也不容忽视。
1)传统地图教具携带使用非常不方便。传统地图教具一般都是在高级印刷纸上经过复杂工艺印制而成,纸张本身质地比较厚重,再加上印刷、着色、喷胶、压膜等程序,使得每张地图本身质量比较大。一节课或许会用多张地图,地图教具携带存在不方便;在课堂上收展地图也需要耗费较多时间,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在多个班级反复使用还极易使地图破损老旧,影响观瞻效果。
2)传统地图教具不方便缩放和标注。传统地图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而且内容和比例都是相对固定的,教师在课堂上的展示过程中,只能指着某个位置对学生展开解释和说明,而不能灵活地缩放或移动,如需放大局部,只能再展开另一张地图。加之地图上面一般都有压膜或其他装裱,教师很难在上面写字或标注,这就使得地图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
3 电子地图教具的优劣势分析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地图在地理教学中获得广泛运用。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高效融入,使得网络地图进入地理课堂,极大促进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电子地图的教学优势
1)电子地图具有强大的信息交互性。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电子地图具有强大的信息交互性,不仅可以自如地按照需要对地图进行有效的缩放处理,还可以进行点选、标注、搜索等相关操作。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细致、生动地对地图上的重点信息进行讲解,既能随时标注信息,按照需要执行擦除、移除、覆盖等必要的操作,又能把多张地图抽调、对比展示,把一些隐含信息借助大屏幕依次给学生呈现,便于学生记忆、理解相关知识。
2)电子地图便于收纳整理和存储。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电子地图更加轻便灵巧,教师既可以通过U盘、移动硬盘等专属媒介进行电子地图存储整理等工作,也可以直接上传到网络,在讲课过程中只需要连接网络就能随时随地下载和呈现。课下学生可以借助手机、平板、计算机等设备对教师课堂上用到的电子地图进行复制和下载,反复观看学习。
3)电子地图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电子地图提供给学生的不只是一份简单的地图,还可以为学生创造形式多样的学习模式,如与计算机进行信息共享,根据需要进行比例调整、剖面分析、坡度坡向计算、最优路径分析等多重操作;根据需要,学生可以开展网络检索,把需要探究的结论与地域因素联系在一起,显著提升地理探究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指引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积累、分析、联系的良好学习习惯。
电子地图的教学劣势 电子地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知识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于一些学习自觉性不高的学生,这种便捷的优势反而会阻碍他们的学习发展。如学生借助传统地图会对相关知识的文字部分进行针对性记忆,而运用电子地图,通过打字的方式把信息一一存储到地图上,看着地图可以表述得非常清晰,脱离了电子地图,语言表述就不够完善。信息的易得性及信息呈现的多元化,使很多学生地理学习的自觉性显著降低。
4 电子地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电子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辅助教具,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它,同时要抓住中学生的兴趣点,做好必要的教学引导,使电子地图更好地为地理课堂增效。
图文并茂激发学生探究心理 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学习组织能力,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显著增强,因此,大多数时间教师都不需要再费心为学生呈现全部知识,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享受学习和探究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电子地图图文并茂的优势,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在课堂开篇,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引入百度地图,让学生亲眼看到电子地图的神奇,并对即将学习的地理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如学习地图和比例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不需要费力向学生解释比例尺的意义,而是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自学,培养阅读意识;让学生学会结合课本呈现的知识,初步判断比例尺的大小及意义。接着,教师可以以学校位置为中心,从电子地图上选择不同的截图,让学生结合已经学习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初步分析哪个比例尺较大,哪个比例尺较小。根据学生的答案,教师再进一步展开有针对性的讲解。发挥电子地图图文并茂优势的同时,要鼓励学生以电子地图为工具进行学习和探究,而不是单纯依赖电子地图机械记忆。
纵横联系提升学生思维连贯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围绕固定知识点展开探究以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以教学“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地理环境”为例,农业发展与很多区位因素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在黑板上为学生对比呈现多张地图,增强学生对农业发展区位因素的理解。可以以其中一个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通过展示气温、水源、地形、土壤分布等相关地图,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分析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
除了依托地图展开空间层面的纵横联系之外,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即让学生学会分析经济社会因素等非自然条件对地域发展的影响。以“中国的疆域和人口”为例,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电子地图从整体和部分两个角度为学生详细介绍全国版图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区域划分简图,接着结合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总人口、人口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数据,通过多项对比,让学生客观认知我国的人口问题。
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信息技术时代,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理论知识,更需要着力培育实践意识,在学知识、用知识的同时,树立长远性学习意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地理课外学习的一项重要手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课内知识学以致用,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很好地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认真细致的科研探究精神。
以“测量学校经纬度”的实践活动为例,这是自然地理部分比较难的一个知识点,很多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一知半解。虽然靠习题训练也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意义不大。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设计了测量学校经纬度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活动内容包括:结合杆影法和正午太阳高度测量学校的地理纬度;依据地方时差和经纬度的对应关系,测算学校的地理经度。此外,还有一些细节知识,如正北方向的确定、杆影测量、秒表记录等,都很考验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实践探究的形式,让学生亲自测量,再去与电子地图的信息进行比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升。
5 结语
综上,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既要善于借助电子地图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識进行必要讲解,更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使他们即使脱离电子地图,也能在日常学习中做好知识记忆、空间整合、综合分析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