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一“摊”烟火气更为有序

2020-07-09

记者观察 2020年6期
关键词:摊贩经营管理

“地摊经济”火热的背后,势必会引发城市新一轮的管理难题。

对流动摊贩和占道经营的整治向来是各大城市管理的难点。在本世纪初,摊贩们经常因为占道经营、食品安全等问题,成为城市整治的对象,以至于频频与城管发生矛盾,当时因罚没工具导致城管与小贩冲突的情况不在少数,湖南、贵州、广州等地甚至出现过城管与摊贩激烈争执致伤、甚至致死的新闻。

近十年来,随着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这种现象已大大减少,各个城市根据自己特点把握着管理的界和度。而在长期的管理互动中,摊贩在城市治理规范、经营范围、经营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了自觉意识,他们既不会影响商超经营,也会尽量降低对市民生活的干扰,还会注意与城市管理部门、环卫部门配合。城市管理和摊贩经营之间逐渐形成了平衡。

很多人担心,当下重启“地摊经济”会打乱已有的平衡,讓占道经营、交通堵塞、食品安全等问题卷土重来。

实际上,放开还是收紧“地摊经济”,长期以来争议不断。近年来,一个共识是,它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治理课题。政策制定需要在“抓”和“放”之间寻找最合适的平衡点。

一方面,必须加强管理,如果任由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摊贩“野蛮生长”,必然会妨碍城市卫生和市容市貌,影响交通秩序和安全,对附近居民生活造成干扰。而另一方面,“地摊经济”的存在本来就有其必然性,只“堵”不“疏”相当于“把孩子同洗澡水一起泼掉”。

守法经营、文明经营,对店铺商家摊贩而言是必须遵守的底线要求,各职能部门不能“一放了之”,针对地摊经营产生的问题,应当注意规划专门用于地摊经营的场所、增强环卫力量投入、建立网络申报简易程序、加强食品卫生二维码追溯制度等。针对个别地区曝光的摊位租赁方“坐地起价”、炒作摊位费现象,应加强监管力度,清除摆在“地摊经济”发展面前的绊脚石。

探求城市摊贩规范化管理之道,既需要多部门协同谋划、联合推进,也需要政府、经营者、社区、居民等各方主体共同参与。群众路线、枫桥经验、基层民主、社区治理等制度优势和光荣传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管理手段,都可以用来为城市善治服务,努力实现各得其所、各美其美的结果。这离不开以“绣花功夫”提高精细化治理水平的细心、耐心、巧心,更离不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6年上海“阿大葱油饼店”的关闭又复开就提供了生动的案例:上海人陈阿大在里弄做葱油饼几十年,因证照不全、卫生条件等原因被叫停,后在黄浦区监管部门引导下,其卫生标准大幅提高,随后重新选址并协助办理证照。黄浦区相关部门的做法不是一罚了之,一关了之。“需要制度创新,给他们一个出路。”监管部门探索出一条分类分层监管道路,提出了“备案纳管”的思路,对暂时无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但食品安全卫生要求达标、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小餐饮,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办理临时备案,发放临时经营公示卡。这样既严格了法规、规范了经营,又给弱势群体一条生路,体现出公平公正的社会正能量。

松绑“地摊经济”,不等于让城市回到“脏乱差”,而是要通过精细化、规范化、人性化城市治理,确保“地摊经济”真正融入城市肌理。因此,如何应对由此增多的城市治理成本,在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同时,维护居民生活的正常秩序,让一“摊”烟火气更为有序,这些都是对一座城市治理能力的考验,也是城市发展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

猜你喜欢

摊贩经营管理
雷人画语
海南:学校周边200米禁摆食品摊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整顿摊贩,岂能靠狠
整顿摊贩,岂能靠狠
管理的另一半
乔万强:经营企业经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