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研究

2020-07-09邬智范琪

高等建筑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国际化一带一路

邬智 范琪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过SWOT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内外部优势劣势以及机遇与挑战,提出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第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目标;第二,增加政府奖学金,优化“一带一路”奖学金分配机制;第三,提升高校实力,开展高质量中外教育合作;第四,结合高校特色,制定差异化人才吸引策略;第五,借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筑国际化高等教育中心;第六,共建职业教育联盟,打造“一带一路”特色品牌。

关键词:一带一路;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20)03-0039-09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广东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占据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优势,有活跃的国际市场,经济水平也在全国遥遥领先,但其高等教育实力和国际化程度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是保证经济持续繁荣的重要潜在因素。因此,如何利用“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广东高等教育实力,打造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品牌成为广东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对目前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内外部优势劣势以及机遇和挑战,提出符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高等教育发展路径何在?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迄今为止,“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发展为世界人口规模最大的互利共赢经济命运共同体,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联结欧亚,目前共有10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这为推动区域教育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大契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而这些都离不开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支撑。广东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贸易和文化交流海上通道的重要起点,如今又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因此,广东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进一步提升广东的对外开放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当下,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竞争的核心,唯有提升广东高等教育实力并推进国际化进程,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型、创新型、专业型的复合人才,才能满足广东作为“排头兵”的建设需求,助推广东在“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下的再次腾飞。“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提出了挑战,但也提供了转型与升级的契机[1]。如此一来,以具有广东特色的发展思路加快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今,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各省纷纷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探索本省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但广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研究却不多。在这些研究中,王璐等[2]

概括分析了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特点及优势,同时也指出了其发展的不足之处,旨在为广东高校找到加快国际化发展的突破口;仲伟合[3]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和经验,期望推动广东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罗剑平[4]等对广东省普通高等院校国际化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进而分析和总结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研究几乎都未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为视角,来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SWOT分析

本文采用SWOT(SWOT Analysis,又称强弱危机分析法、优劣分析法)对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行分析,找出其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提出个人的思考。

(一) 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外部机遇

1. 政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的重视与政策倾斜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截至2016年底,在中外人文交流方面,中国与188个国家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46个重要国际组织开展教育合作,与4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此外,还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强化来华留学高端人才培养,吸引更多沿线国家学生到中国深造,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良好的条件。广东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从中受益良多。

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通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旨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推动沿线各国

教育的深度合作、互学互鉴,全面提升区域教育影响力,实现共同发展。其中提出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以吸引更多沿线国家优秀人才来华交流。广东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应牢牢抓住机遇,利用國家顶层规划推进自身教育的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加大合作力度,提供更多政府奖学金,以提升广东省的人才吸引力,争取把外部优势转化为内部动力。

2. 广东区位与经济优势显著,人才吸附力强

广东三面临海,与东南亚国家隔海相望,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其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位置。东盟10国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又与广东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联系,是广东扩大教育交流合作的重点区域。

同时,广东是领先全国的经济大省。2017年,广东省GDP达到8.99万亿元,占全国的10.5%,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如此庞大的经济总量,必然具有强大的人才吸附力,这就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不同背景、不同语言、不同思维的优质人才的聚集,对广东而言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同样也是提升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所在。

(二) 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外部挑战

1.“一帶一路”沿线城市之间的资源竞争

“一带一路”建设为广东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外部挑战。上海、福建、浙江、海南和广东5个省份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区,相互之间必定存在着激烈的教育资源竞争。上海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上海是国际化金融中心,对优秀人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上海聚集了众多著名的高等学府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留学生人数一直居广东之上。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特别是在教育资源和人才的吸引力方面,相较于上海,广东的优势不明显。

2.粤港澳大湾区的内部竞争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三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力,也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广泛联盟的良机。其中香港教育资源雄厚,科研能力突出,拥有多所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学府。在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共有7所大学入围,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均进入全球大学前50位。相比之下,广东高校目前总体水平不高,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并不具备绝对的竞争优势。此外,相对广东而言,港澳地区的高等教育更为开放,国际化程度较高,英语推行较广,因此对留学生来说,港澳地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三) 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内部优势

1. 广东省政策保障

2017年1月,广东省教育厅正式发布《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提出坚持开放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其中具体指出广东教育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外开放工作,拓展教育资源,培育形成教育发展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此外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粤港澳台教育合作交流,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5]。

2018年8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创新合作,支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联合研究中心,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广东省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合作研究。

应该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广东省政府从省域高度极为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 留学生总数庞大

留学生不仅可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而且可以给高校教育教学带来真实的国际化体验,提升学校参与国际合作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质量。由表1可知,近年来广东留学生人数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总人数排名始终在全国前10位。如此庞大的留学生数量,为广东高校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3. 高等教育层次齐全

高等教育国际化旨在发展本土高校的基础上,面向世界,因此地区内原有高校的规模和层次是影响国际化进程的首要问题。

截至2017年5月,广东共有普通高校151所,全国排名第二,其中本科院校64所,专科院校87所。从人才培养层次看,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教育3个层次;从办学类型上看,主要有大学、学院、高等专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4类,其中“双一流”高校5所,一流高职院校18所。

可见,广东既有全国一流的大学,也有一流的高职院校;既能培养研究型学术人才,又能培养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些优势都为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完备的基础条件。

4. 职业教育发展完善

职业教育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一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企业技术人才紧缺、沿线发展中国家缺少成熟和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等问题愈发凸显。

截至2017年,广东共有独立设置高职院校87所,其中11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25所省示范高职院校,18所省一流高职建设院校,在校生共73.7万人,占全国的8.5%,人数规模居全国首位。并且全日制高职在校生人数2017年持续上升,较2016年增加了近1万人,增幅达1.29%。可以说,广东职业教育正处于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广东高职院校的示范专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急需专业人才相契合。如东盟10国需要铁路专业人才,肯尼亚需要信息、旅游专业人才,卢旺达需要建筑、食品专业人才,而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轨道交通专业、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工程专业、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的旅游服务管理专业、顺德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的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等都已发展成熟,具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和优秀的师资。

因此,广东高职院校应借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优秀技术人才的庞大需求,发挥自身优势,将职业教育逐步打造成为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特色之一。

(四) 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内部劣势

江苏省是我国的教育强省和经济大省,与广东省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以下通过广东省与江苏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的不足。

1. 发展目标尚欠具体

自2004年起,广东省就高校国际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5年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各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管理办法,鼓励高校与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监控,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扩大留学生规模,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和层次。2017年2月,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我省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是广东省在教育对外交流合作领域出台的最高层级的指导文件。该意见在对外开放工作总目标中提出,到2020年全年来粤留学人员达3.5万人次,其中高等教育学历留学生占比达到45%~50%,研究生层次的留学生占比达8%以上。由此可见,广东省政府在不断强化教育国际化发展理念的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但是,省内各地区和各类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目标却一直都未明确。

同为教育大省的江苏省,为认真贯彻《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了《留学江苏行动计划(2014-2020年)》,该计划明确提出:2020年江苏要成为外籍人士来华学习主要目标省份。每年在江苏就读的各类外国留学生达到5万人,其中高水平大学研究生中留学生比例达5%以上。留学生规模在1 000人以上的高校侧重在生源结构、学历层次和课程开发等方面发挥支撑示范作用,年均增幅一般不低于15%;留学生规模在200~1 000人的高校及有留学生培养特色和发展潜力的高校应是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年均增幅一般不低于20%;留学生规模在200人以下的高校以语言生和短期交流生为主要增长点,年均增幅一般不低于25%。根据江苏省区域发展规划及资源条件,努力建成3个区域外国留学生规模增长极:一是以南京为中心的增长极(辐射镇江、扬州和泰州),形成3万人左右的留学生规模;二是以苏州为中心的增长极(辐射南通、无锡和常州),形成1.4万人左右的留学生规模;三是苏北增长极(涵盖连云港、徐州、宿迁、盐城和淮安),形成0.6万人左右的留学生规模[6]。

综上可见,江苏省的发展目标非常详尽,不仅明确全省的总体目标,而且也根据不同层次高校和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发展的子目标。相较之下,广东的发展目标仅呈现一些具体的数字,缺乏清晰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的落实措施,这对目标的实现增加了难度。

2. 留学生数量增幅较小

外国留学生数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国际化的重要指标。据统计,2016年共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2 773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29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比2015年增加45 138人,增长比例为11.35%(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

据统计,广东、江苏两省的留学生人数如下:2014-2016年,广东省年留学生人数分别为21 298人、23 015人、24 605人,2016年总规模同比增长6.9%;江苏省分别为23 209人、25 489人、32 228人,2016年总规模同比增长26.6%[7]。

可见,2014-2016年江苏省与广东省留学生人数的差距在逐渐拉大。特别是2016年,江苏省留学生人数突破3万大关,在全国排名第三,创历年新高。这说明江苏省外国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质量稳步提升,外国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成效非常显著。相比之下,广东地区略显差距,虽然留学生人数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增幅都比较小,每年在1 000人左右,特别在2016年,广东省的留学生人数仅为江苏省的约76%。

3. 地方政府奖学金吸引力不足

为鼓励海外青年来中国求学,中国政府设立了省市政府奖学金。丰厚的奖学金对所在省市的教育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并且能够有效增强教育的国际吸引力。

由表2可知,江苏省政府留学生奖学金每人每年为3~9万元,并且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的留学生,奖学金分配规则也有所不同。这样的政策对优化留学生层次和调整不同学科之间留学生比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广东省政府留学生奖学金每年仅有1~3万元,针对不同学科的留学生也没有实行差异分配原则。仅此可见,与江苏省相比广东省政府留学生奖学金政策还存在少许差距,不仅在对留学生的吸引力方面显得相对较弱,而且也没有起到优化来粤留学生结构的作用。

4. 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发展不充分

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包括合作办学机构、合作办学项目以及海外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三个观测点。

在合作办学机构与合作办学项目方面,截止到2018年9月,广东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共8个(与港澳台地区合作2个),如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中外合作项目共26个(与港澳台合作共5个),其中省外高校的合作项目为12个,如清华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金融与财务方向)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等等。这些中外合作办学大部分集中在广州,其次是深圳和珠海。

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共10个,如江南大学北美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等。中外合作项目104个,如常州工学院与丹麦VIA大学学院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徐州工程学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子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本科教育项目等等。

通过以上比较发现:(1)江苏中外合作办学规模远大于广东。(2)江苏中外合作办学的区域分布较为均衡,除省会南京以外,还分散在苏州、无锡、徐州、常州、扬州、镇江等;而广东内部区域差距十分显著,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和珠海三地。(3)江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多集中于本科层次,占比89.4%,其次是硕士和博士;广东则恰恰相反,26个项目中只有12个项目针对本科生培养,占比为46.2%。(4)江苏没有和港澳台合作办学的机构或项目,广东与港澳台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6个,但承办方均不是广东省内的高校。

在建立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方面,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535所孔子学院和1 113个孔子课堂。广东省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共16所,远少于江苏的28所。

5. 优质教育资源缺乏

截止到2017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总数为151所,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高校总数167所的江苏省。但是,在优质教育资源方面,两省却相差较大。江苏省高校中,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2所高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等15所高校的39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广东省高校中,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2所入选一流大学建设名单,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5所高校的18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有利于资源共享,促进优势互补,提升三地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有效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的吸引力。

(六) 共建职业教育联盟,打造“一带一路”特色品牌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职教育的属性、使命和生存需求决定了其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跨国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8]。

高等职业教育是广东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教育行动的独特优势。2016年11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18所高职院校入选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而“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发展中国家缺乏完善的教育体系,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相当迫切,如尼日利亚的职业教育只占高等教育的1%,并且大部分采用师徒制的方式传授,该国曾表示希望能借鉴中国的职业教育经验。广东高等教育应利用这个突破口,大力推进广东职教“走出去”,针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形成广东品牌、广东特色。

截至2018年8月,广东省18所一流高职院校已拥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2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以看出,唯有推行更大程度开放的职业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广东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作用,同时实现高职教育在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打响广东“一带一路”建设的特色品牌。

参考文献:

[1]

陈·巴特尔, 郭立强.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转型与升级[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8(3): 9-15.

[2]王璐, 曹云亮. 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特点及问题分析[J]. 高教探索, 2006(2): 48-51.

[3]仲伟合. 美国高等教育对广东教育国际化的启示[J]. 高教探索, 2013(1): 57-60.

[4]罗剑平, 周慧, 胡罡. 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升策略研究[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2):109-118.

[5]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http://zwgk.gd.gov.cn/006940116/201701/t20170109_689216.html

[6]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留学江苏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http://jyt.jiangsu.gov.cn/art/2014/7/31/art_39307_3293813.html

[7]2016年度我国来华留学生情况统计[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301/170301_sjtj/201703/t20170301_297677.html

[8]徐华, 黄华.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研究[J]. 江苏高教, 2016(4): 143-145.

Research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ath of higher education in

Guangdo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WU Zhi, FAN Qi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P. R. China)

Abstrac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s provided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Based on SWOT analysi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points on the basis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irst, strengthen top-level design and clarify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goal of higher education; second, increase the government scholarship, optimize the “Belt and Road” scholarship allocation rules; third,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arry out high-quality Sino-foreign education cooperation; fourth,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velop differentiated talent attraction strategy; fifth, make full use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construction to build a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center; sixth, jointly build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lliance and create the “Belt and Road” characteristic brand.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Guangdong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path

(責任编辑 王 宣)

猜你喜欢

国际化一带一路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国际化大学的定义与评估
杨元庆:国际化不是简单的“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