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竹笛演奏专业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0-07-09杨广
【摘要】竹笛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之一,历史悠久,流传地域广,品种繁多。根据其高音色可划分为梆笛、曲笛、定调笛、加键笛等,在演奏上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南北两派。随着国家教育的不断推进,越来越重视对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发展,竹笛相关课程也纳入了高校音乐专业之中。本文旨在探索对高校竹笛演奏教学的思考,希望通过探索研究对竹笛学科的演奏与教学有着方法、技术与美学方面的启迪和参考,有助于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竹笛演奏;教学;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9-0203-02
【本文著录格式】杨广.高校竹笛演奏专业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北方音乐,2020,05(09):203-204.
综合当前诸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质量来看,大多数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较为薄弱,音乐作品解读分析能力较弱,难以克服舞台演奏紧张心理并缺乏实践机会。长期以往,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成果,进而影响学生在专业艺术道理上的长远发展。竹笛教学亦是这样,下面具体分析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在竹笛演奏中的若干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基本功训练在竹笛演奏中的重要性
竹笛的演奏技巧可分为气、指、舌、唇四大基本功。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丹田之气”,是竹笛演奏基本功训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气息平稳则发声圆润饱满。高校竹笛演奏专业的学生长期以来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乐曲任务,平时练习时习惯于一遍遍过曲子,忽视了对气息的单独训练,长期以来平稳的气息运用没有得以稳定巩固。每当整首乐曲演奏时经常出现“漏气”“气不够用”等不良现象,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进度。气息练习中的平稳长音训练、气颤音长音训练、强弱长音训练应当每日定时坚持,采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并抛开一切杂念努力保持气息的平稳。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风格的乐曲要求演奏时吸气呼气的速度不同,进而带来音乐的表現效果也会不一样。
在演奏技巧中,“指”要求手指动作干净、灵活、速度平均、运指纯净有弹性,常见的技巧有颤音、叠音、打音、滑音等。高校竹笛演奏专业的学生常会出现多按、错按、按指频率不一的多种局部问题,影响乐曲技巧技术的正确表达和风格特征,在平时的学习练习中要正确理解认识诸如颤、叠、震、打、滑等技巧的训练方法,做到每种“指”技巧的松弛、有弹性、干净清晰且均匀,以及每一手指的独立运作能力。“舌”类技巧要求力度平均、富颗粒感、节奏平均、保持持久的演奏状态,常见的技巧有吐音(单吐、双吐、三吐、碎吐等)、花舌等;“唇”则强调风门的大小变化与口风口劲的调节控制关系。无论竹笛演奏基本功训练中的哪一个技巧,都应勤学苦练,为作品的良好演奏打好基础,任何一个基本功掌握不扎实都会阻碍限制学生总体演奏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学生专业进步的良好发展。
在高校竹笛演奏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多讲解,少示范。示范是最简单直观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从教师现场示范的情境中直接学习到对节拍节奏、音准音色等基本功练习中若干知识点的把握,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音乐认知水平和思维鉴赏能力。
二、勤学思考,培养综合分析音乐的能力
除了基本功训练,对音乐的正确理解与处理也是作品演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高校竹笛演奏专业的很多学生解读作品时常有不能正确把握演奏风格、理解作品内涵不确切的现象,主要原因源于对专业音乐学科知识的缺乏和自我积累的能力较弱。高校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适当改变“老师说学生吹”的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对乐曲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音乐分析有着自己艺术上的解读后对作品进行新的诠释,而非一味地只会学吹不建立认知解读作品的能力,同教学时,教师注意宏观把握乐曲的主旨内涵,共同促进学生音乐演奏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这里以乐曲《牧民新歌》为例,该曲是著名笛子演奏家、作曲家简广易70年代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一首笛子名曲,旋律悠扬婉转,节奏活泼跳跃,音乐风格浓郁清新,表现富饶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一派生机勃勃的欢乐情景。在这首作品的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多听与草原相关的音乐作品,了解一些内蒙音调的特点和特殊音乐色彩,并仔细研读作品后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点与乐曲中相关的旋律音型、句法走向契合,演奏时学生更能得心应手地诠释作品,提高教学相长的水平。
三、努力克服舞台演奏紧张心理
音乐通过舞台将美的享受传递给听众,只有通过舞台表演,音乐才更具活力。演奏时的紧张心理是很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子们在大学学习期间普遍存在的现象,良好的演奏心理状态对于在演奏与舞台表演中稳定完美的呈现艺术作品又是艺术表演中重要的心理特质,因此克服调整演奏心理紧张状态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同学的长远进步就显得尤为重要。前苏联小提琴家和指挥家利奥波德·奥埃尔曾这样写道:“如果一个音乐家患上了所谓的‘神经机能性的‘舞台紧张症并深受其害,那么任何方法、任何医疗、任何催眠疗法,都是无济于事的”。这种观点应辩证看待。现如今国内外不乏有一大批演奏家、音乐家,如果因他们的临时紧张心理而造成的表演失败就要宣告他们退出舞台,那是不公平的。要做的是结合自身经历和他人成功或失败的演奏经验、积极开拓视野并提高眼界,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目标。
舞台演奏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这里的准备工作包括视觉、听觉、记忆力、想象、情感等诸多要素,但前提是要有在任何紧急情况下都能拿的出手的过硬的演奏技术。比如竹笛专业学生上台演奏之前,脑海中迅速回顾乐曲中诸多吹奏技巧与处理方法,应当仔细的倾听乐谱,将谱面音符化作内心哼唱,不仅限于谱面标记、旋律节奏,还有乐感等,用大脑饱含情感的“歌唱”。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需要迅速登台,这些准备工作至少可以帮助演奏者相对减少面对紧急情况发生时所产生的不安情绪,进而能很较快地进入演奏情境。当回顾专业知识过程中的某些点和潜在的意识忽然触通,便产生了思想上的交流,这时的乐感加入了更多理解的成分,作品演奏出来的效果也会更好,这是一个统一、谐和、多种音乐要素完美结合的过程。
著名琵琶大师刘德海针对演奏常谈到:“技差而无情理,为劣之劣者;技佳而无情理,为技之劣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而技术艺足以辅之,为优者之优。”这句话印证了技高人胆大、胆大艺更强的道理。平常练习时,学生经常会对某个音、某几个地方处理不好,又或在某些技术层面仍有余悸,纠正了之后却害怕在舞台上出现同样的错误而产生心理负担,影响自信心,容易出现怯场的局面,最终影响舞台演奏的效果。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应事先多次非常熟练的演奏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大脑和肌肉都具有记忆功能,这样也有助于减少舞台紧张心理。日常练习中的表演状态也很重要,万一舞台上出现了紧急情况,也能够自然、流畅的演奏下去,直至镇定自若,泰然處之的最佳境界 。
最后,环境的改变给表演者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受。很多表演者都有这样的习惯,在琴房反复练习之后,首先选择在一些小范围或小圈子内演奏作品,然后再到音乐厅的大舞台上去演奏。这是因为他们在听觉上适应了小范围内演奏的音响效果,再到更大的场所去就不会感到过于紧张。对于紧张二字,著名小提琴家帕尔曼说过:“紧张是生活中的一种实际情况,你必须与它相处。与它相处得越好,你就能把它控制得越好。”在舞台上适当的紧张可以刺激演奏者集中精力处于一定的兴奋状态,但过于紧张也是不可取的。演奏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作品,寻找紧张和松弛之间的平衡点,努力在演奏过程中达到最佳状态,积极自信的诠释作品。
克服舞台紧张心理,提高舞台演奏时的心理素质,每一位音乐演奏者都应仔细揣摩学习。
四、结语
在平日的学习中学生应有的态度是尊重原谱,多读谱,认真对待谱面上的每一个符号,指法或吹奏方法上自己先多尝试几种并仔细听旋律,上课时与老师多沟通交流表明自己的想法,既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也不要言听计从。习笛时要牢记方法,盲吹、蛮吹不如不吹。专心、恒心、耐心,“三心合一”是习笛时应有的状态,要努力达到忘我的境界。牢记“十多”,多听、多看、多思考、多写、多练、多听大师们的演奏,多看别人演奏时的状态,分析别人的优点与不足,多思考自身练琴时遇到的困难和疑问,多写一些旋律,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产生自己的作品并长期坚持积累下去,多加刻苦练习手上的技艺,勤学苦练。
综上所述,高校竹笛演奏专业学生在平日练习中基本功训练、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克服紧张心理这三个环节步步相扣、缺一不可,学生应仔细揣摩每一部分的学习要领,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品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力求对每个学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共同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繁荣。
营造良好氛围,健全身心发展,塑造完美人格。高校竹笛演奏教学事业的发展,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并付诸实践。
参考文献
[1]赵松庭.笛艺春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2]胡结续.笛子吹奏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3]詹永明.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4]胡亮.钩沉与断想:当代(1949-2009)中国竹笛表演艺术发展述评[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
[5]张维良.中国竹笛教学回顾与展望[J].中国音乐,1996.
[6]耿涛.中国竹笛艺术的历史与发展概述[J].乐器,2003.
[7]赵宴会.笛子演奏与教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9](俄)根·萸·齐平,焦东健译.音乐演奏艺术——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杨广(1984—),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竹笛演奏与教学、乐队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