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引导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7-09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23000
张 星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423000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患者由于过度劳累、情绪变化、食物等因素诱发疾病,该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死亡率较高等特点[1]。长期形成心肌供血不足状态会损害患者的心血管、呼吸、消化等系统,目前,临床上多采用PCI术疏通狭窄、闭塞的冠状动脉,进而改善血流灌注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若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心功能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我院自2017年起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并经过PCI术患者的传统护理基础上结合了康复路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接诊的100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纳入标准:(1)有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3)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的动态改变;(4)个人自愿且了解能承当相关责任;(5)患者无精神疾病、无交流障碍。排除标准:(1)肾、肝功能不全;(2)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心功能不全;(3)患者精神状态欠佳,不配合相关工作;(4)患者有身体的残疾影响生活质量;(5)意识或精神障碍。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5~73岁,中位年龄56岁,病程3~11年,平均病程(7.2±22)年。对照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36~75岁,中位年龄57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8.2±3.5)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PCI术后护理措施:监督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周,从第2周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和重体力劳动,平时多注意休息。坚持服用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药物,告知患者AMI的发病原因和诱发因素,要求病人戒烟限酒,控制饮食,调整好个人情绪。持续2个月后进行疗效观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康复路径对患者实施全程专业护理,具体方法:(1)住院期前:制作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路径护理手册,引导患者认识和学习手册内容,对接下来的康复路径有充分的了解认识。(2)术后1个月内:依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1~2d绝对卧床,被动活动按摩患者四肢;3~7d鼓励患者进行简单的床上活动如翻身、进食;8~16d在医护家属陪同下下床行走,3~10min/次;16d后患者可自行下床简单活动,但要严格控制呼吸在21次/min左右,以心前区无不适为宜,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3)住院期间:定时为患者心理疏导,采用正念疏导方式控制个人情绪,稳定情感变化,减低诱发因素;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鼓励患者每日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提升肺活量,提升心脏承受能力和机体免疫力,改正影响康复效果的不良习惯,避免引发并发症。(4)出院后:制定日常饮食表,为患者制定详细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饮食摄入,食物以低脂、低盐、低蛋白及低纤维为主,预防纳差、消化不良等情况,尽量少食多餐,控制摄入量,必要时可以使用静脉滴注营养液的方式。(5)日常康复锻炼: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运动能力评估,指导患者从基础行走开始,控制步速65~80步/min,运动时间10min,2次/d,运动强度比一般人要低。患者习惯后逐渐增加运动量,并辅以运动监测,如抬重物以30kg以下为限制,持续上楼梯高度不得高于5层楼等。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护理干预结束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利尿钠肽(BNP);测试患者治疗30d、60d后6min步行试验;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2]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来评定受评价患者生活质量。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LVEF、BNP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LVEF、B型利尿钠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LVEF大于对照组,BNP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LVEF、BNP比较
2.2 两组治疗30d、60d后6min步行试验比较 观察组治疗30d、60d后6min步行试验步行的距离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30d、60d后6min步行试验比较
2.3 两组SF-36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F-36比较
注:与护理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3]。
本文显示,采用康复路径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效果明显提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的预后良好。患者在康复护理后,在有计划的护理康复训练中逐渐提升血管血液的储备能力,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进血液流动,利于侧支循环建立,冠脉血流增加,心肌缺血情况减少。与普通护理路径相比,临床路径引导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出院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BNP含量,比普通患者更快的恢复心功能常态。临床路径引导康复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分值更高,说明患者经康复护理后,在日常活动方面得到极大改善,效果比常规护理要好,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通过临床路径引导康复护理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改善了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通过临床路径引导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提升护理满意度,极大地提升了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