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体位滴鼻治疗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0-07-09刘明峰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五官科55000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欧 武 刘明峰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五官科 55000;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中耳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学前儿童,临床多表现为听力下降、自听增强、耳鸣以及耳内闭塞感等症状,其中以中耳积液为特征的非化脓性中耳疾病尤为显著[1]。分泌性中耳炎疾病在发病早期中耳积液多为浆液性,然而伴随着病情的发展,极易造成腺细胞增生,黏蛋白、糖蛋白分泌增多,严重者甚至发生胶耳病症,从而给中耳结构造成了损伤。据任进民等[2]学者研究表明,在治疗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时,采用布地奈德体位滴鼻药物,能够有效改善其各项临床指标。此次研究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62例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4~8岁,平均年龄(6.3±0.2)岁;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6~8岁,平均年龄(7.1±0.3)岁。一般资料基本均衡(P>0.05),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患儿在近3个月内,未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2)参与此次研究活动的患儿均得到了家长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儿未患有痴呆、认知障碍、精神疾病等。排除标准:(1)患儿拒绝参与研究活动或中途退出;(2)患儿部分资料缺失,资料不完整;(3)患儿依从性较差。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置管术治疗,其流程为:首先对患儿进行常规其气管插管麻醉,随后用棉签蘸取浓度为0.1%的肾上腺素3ml+生理盐水30ml混合液收缩鼻腔3次,然后用吸收器吸净鼻腔以及中鼻道内脓性分泌物,把直径为4mm的鼻内镜插入鼻腔,进一步观察鼻腔内部结构。其次将细硅胶导尿管由一侧鼻孔导入到咽部,把软腭吊起,以暴露鼻咽腔以及腺样体;最后在鼻内镜的观察下,把电动切割器伸入到鼻腔后端,从下至上切除腺样体,随后实施电凝止血。在完成手术后,应在耳内镜的观察下,在鼓膜前下方切开鼓膜,吸出鼓室积液放置T管,然后术后3~5个月后拨出。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体位滴鼻(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410;规格:5ml:20mg)治疗,用法用量:5ml布地奈德体位滴鼻+3ml生理盐水,5滴/次,3次/d,连续滴鼻15d;同时,医护人员应协助患儿处于头后仰卧,经双侧鼻腔滴入布地奈德,在用药后保持体位15~30min,从而确保药液持续停留在鼻咽部腺体表面。
1.4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分为3个等级即显效:治疗后经耳内镜检查可观察到鼓室内积液完全消失,临床症状得到完全改善;有效:治疗后经耳内镜检查可观察到鼓室内积液有所减少,临床症状基本改善;无效:治疗后经耳内镜检查可观察到鼓室内积液没有减少,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检测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如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等。(3)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内容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等,采用百分制评定,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关系。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1.29%,明显低于观察组96.77%(χ2=11.777,P=0.001<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CD4+、CD8+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CD4+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且CD8+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2.3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通常是由于咽鼓管阻塞所导致的疾病,当咽鼓管发生通气功能障碍时,中耳气体就会被黏膜所吸收,以至于出现负压,进而导致中耳黏膜的静脉扩张、通透性增加以及血清漏出集聚在中耳,从而造成了中耳积液片[3]。另外,由于疾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加之腺样体肥大患儿主诉不清以及家长的忽视,常延误疾病诊断以及治疗的最佳时机,对患儿造成了严重影响。研究表明[4],在治疗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时,采用布地奈德体位滴鼻能够起到显著的临床效果。
在2017年国外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指标中表明,建议负风险患者在3个月内应采取观察等待的治疗措施,尽量不采用鼻内或全身类固醇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该指南的制定者Mandaliya R等[5]学者研究显示,分泌性中耳炎在3个月后的自愈率为53%左右,在6个月的自愈率高达64%左右。然而国内研究学者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案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认为虽然分泌性中耳炎存在着一定的自愈率,然而对患儿的听力以及与语言发育存在着严重的影响,严重者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患儿的平衡能力以及运动发育,从而降低了患儿的生活质量[6-7]。布地奈德体位滴鼻在临床上属于一种高效的糖皮质激素,该激素不但能够使β2受体兴奋以及松弛起到平滑肌,同时还能起到扩张气管,从而抑制炎性介素的释放[8]。另外,布地奈德还能减少对患儿听力、语言等功能的影响,从而提高了临床效果。与手术治疗相比,布地奈德体位滴鼻治疗有效避免了手术创伤对患儿造成的损伤,同时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加快了疾病的康复速度。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1.29%,明显低于观察组96.77%(P<0.05)。对照组患儿CD4+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且CD8+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说明将布地奈德体位滴鼻应用治疗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有价值,获得广大患儿及家长的认同。
综上所述,通过对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体位滴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以及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