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2020-07-09柳建垒涂春明北京市仁和医院100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3期
关键词:开腹机体胃癌

柳建垒 涂春明 李 富 北京市仁和医院 100000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污染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胃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作为发病率与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规范化手术是治疗胃癌最为有效的方法。临床研究发现,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其5年生存率与开腹手术较为相似。但是由于腔镜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于进展期远端胃癌其操作难度更大。为探索LRG治疗ADGC的临床效果,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将LRG应用于ADGC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ADGC患者62例。纳入标准:病理或胃镜诊断为ADGC患者;术前经上腹部CT、腹部超声、胸片诊断无其他脏器转移患者;病灶未直接侵犯肝、脾、胰、结肠等脏器患者;心、肝、肾等重大脏器功能正常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术中见病灶远处转移或腹腔播散患者;合并其他恶性病灶患者;行放、化疗或放化疗史患者;依从性差患者;特征人群(神经及精神类疾病,孕妇、哺乳期女性等)。将所有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RG组(n=31)与开腹组(n=31),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LRG组行LRG 治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平卧分腿位。先于脐下1cm做出切口置入Trocar(10mm)为观察孔,常规建立气腹,确保气腹压力为1.46~1.86kPa,认真探查腹腔,确认是否存在病灶远处转移或腹腔播散。于腋前线与左侧肋缘下2cm做出切口置入Trocar(10mm)为主操作孔。分别于左侧锁骨中线平脐位、右侧相应位做出切口置入Trocar(5mm)为辅助操作孔。先以超声刀将大网膜离断,完全扫除胃大弯淋巴结,将横结肠系膜前叶剥离,扫除其周围淋巴结,胃网膜右动脉以钛夹夹闭,彻底扫除第6组淋巴结。将胰腺被膜剥离,解剖脾动脉后扫除11组淋巴结,解剖胃左动脉以及肝总动脉,以钛夹夹闭后离断,扫除第7组、第9组淋巴结。将胃十二指肠动脉完全暴露,彻底扫除第5、第8、第12组淋巴结。恢复胃至原来的位置,将肝胃韧带离断,扫除第1、第3组淋巴结。将十二指肠充分游离至距离幽门4cm左右位。远端胃切除及消化道重建,取上腹正中切出约6cm左右切口,移出游离胃,于预切除位将肿瘤彻底切除,最后行毕式吻合,常规放置引流管。

1.2.2 开腹组行开腹治疗。开腹术依据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术中严格按照无瘤原则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及术后1d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β内啡肽(β-ep)等水平;1年、3年生存情况及并发症等指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TNF-α、IL-6、β-ep等水平。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LRG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RG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2.2 两组术前及术后1d TNF-α、CRP、IL-6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TNF-α、IL-6及β-e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1d两组TNF-α、IL-6及β-e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LRG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开腹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前及术后1d TNF-α、IL-6及β-ep水平比较

2.3 两组术后生存率与术后并发症比较 两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RG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1、2、3年生存、术后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LRG作为有效治疗早期胃癌的方法,其不但具有显著的微创优势,其远期疗效也与开腹手术较为接近。资料显示,有效切除病灶、扫除淋巴结是LRG的关键,对于ADGC更是要求将第二站淋巴结彻底扫除。但是由于ADGC血供丰富,淋巴结转移路径较为复杂,且解剖层面也非常繁琐,从而提升了LRG的操作难度,稍有不慎常会导致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这就需要术中既要有熟练操作腹腔镜的技术,还要熟悉相关解剖。腹腔镜的局部放大作用可使视野更加清晰,有利于彻底扫除淋巴结,特别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的病灶更具优势,不仅可充分暴露食管与膈肌,还可有效清扫脾动脉及脾门周围的淋巴结,避免脾切除及淋巴结残留,降低手术带来的创伤。尽管如此,在LRG操作过程中,为彻底清除病灶,仍然要坚持下述原则:彻底切除原发病灶及其周围被侵犯的组织器官,确保切缘充足;彻底扫除周围淋巴结;彻底清除术中脱落的病灶[1]。

研究发现,LRG治疗ADGC在完整切除病灶及淋巴结扫除上和开腹手术未见显著差异,其近期疗效较为满意[2]。江永强等[3]研究发现,与开腹术治疗胃癌相比较,LRG除手术时间和扫除淋巴结数目外,其他手术指标均优于开腹。在本文中,LRG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开腹组无明显差异,与江永强等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提示LRG治疗ADGC较开腹术更有优势。在本文中,两组1年、3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提示LRG治疗ADGC可以达到开腹治疗的效果。

IL-6为机体重要的炎性介质,可诱导机体发生炎性反应,提高淋巴细胞分化水平,增强炎性反应,破坏组织细胞。研究发现,机体受到创伤后4h血清IL-6水平即显著升高,并于8h左右达到峰值[4]。TNF-α为机体创伤早期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可诱导生成急性蛋白,提高巨噬细胞增殖及分化水平,增强机体免疫能力[5]。β-ep为机体生成的类吗啡激素,在机体应激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本文中,术后LRG组IL-6、TNF-α、β-ep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提示LRG组对机体产生的损伤较开腹组小,由LRG引发的应激反应较开腹术弱,故LRG术后并发症相对较低。在本文中,LRG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开腹组,提示LRG治疗ADGC较开腹组具有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LRG治疗ADGC可达到与开腹术较为一致的疗效,且创伤小,对机体刺激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开腹机体胃癌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邓俊峰作品选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