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壶《筋囊宫灯》的工艺之美和丰富内涵

2020-07-09尹优群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方器宫灯传统工艺

尹优群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在中国历史上,从北宋开始孕育了许许多多的传统工艺,还有的则在宋朝开始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达到了艺术的巅峰。在这样一个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的朝代,紫砂艺术也开始萌芽生长,出现在了文人雅士的诗词歌赋之中。当“小石泉冷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的优美诗句横空出世的时候,所有的人们都会关注到这个新兴的艺术品类,尽管当时的紫砂制作技艺还是从陶器而来,工艺比较粗糙,在烧制的过程中也不一定能达到现在这么高的温度,所以材质还是比较疏松,玻化程度不够。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宜兴的紫砂艺人不断地传承和改良,许多的文人雅士也非常热衷于紫砂壶的设计和装饰,终于紫砂艺术在明清时期迎来了它的盛世。时至今日,紫砂壶已经不仅仅是喝茶的工具,它以其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和古朴精美的造型艺术,成为了极具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紫砂泥料在宜兴紫砂艺人巧夺天工的双手之中,幻化成一件件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当人们面对这些琳琅满目的紫砂壶的时候,竟有些不知道从何下手,只能凭自己的的感觉和喜好来挑选。对于我们专业的紫砂艺人来说,无论紫砂外观造型怎么变化,从根本上来看,可以分为圆器、方器、仿生花器、筋囊器等四大类,每一类都有其独特的工艺技巧和艺术魅力。个人对于筋纹器情有独钟,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制作难度非常高,可以考验匠人的制壶水准,而且其中蕴含的旋律感觉、天然纹理充满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野趣,可谓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之下,我们都会向往一种简单的生活,于是这手中的紫砂壶就成为了体现心境的安适与自然的良好载体,陪伴着我们的生活。

紫砂作品“筋囊宫灯壶”(见图1)就是传统紫砂经典器型“宫灯壶”的基础之上,增加了筋纹的技法,全手工精制而成。此壶壶身饱满圆润,宛如灯笼一般,上面宽阔、下面收紧,置圈足以支撑敦厚的壶身,使其看起来更加挺拔隽永。壶身上面的筋纹均匀分布、凹凸有致,充满了秩序感和韵律感,如同宫灯之中的骨架支撑起整个轮廓一般;壶嘴弯流,方形设计,线条清晰,小巧可人,出水十分流畅有力;同样壶把也是方形线条,圈卷成耳形,端握特别舒适。壶嘴、壶把前后呼应,在一张一弛之间又蕴含着方器的志刚至柔。区别于壶身的筋囊,在设计壶盖的时候采用了传统光素器的手法,微微鼓起的壶盖嵌入口沿严丝合缝、通转流畅,上面点缀一颗圆珠壶钮相当和谐融洽,拿捏也特别舒服。从整体上来看,这件作品“筋囊宫灯壶”相较于传统的“宫灯壶”更加墩圆,形态接近于我们现在过年过节挂起的灯笼,从而更加突出了壶身筋囊的力道十足和整体的实用性,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之中融入了筋囊、方器等等的工艺特点,使其呈现出质朴自然而又低调奢华的特点,看起来没有过多的装饰,却在慢慢的把玩品味之中可以悟到紫砂艺术无穷无尽的工艺技巧和艺术魅力。

图1

宫灯,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一个符号和隐喻般的存在。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写上元佳节,宫灯繁华隐灭之处的美好情愫。宫灯历史久远,顾名思义,过去多用于宫廷之内,后来逐渐普及开来,使用广泛,成为我们日常照明和装饰常用到的工艺品之一,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韵味和中华民族特色。这件作品“筋囊宫灯壶”胎质质朴、色泽典雅,在制作的过程中,把紫砂艺术之中经常用于刻画捏塑花卉果蔬纹理的筋囊手法运用其中,充满了浓郁的自然趣味和人文韵味,呈现出阴阳相济、天人合一的深远意境。让我们在休闲时刻,三两好友品茶的同时,能够欣赏到紫砂茶器精妙的成型技艺和造型特点,勾起我们对于民族传统工艺的怀念和对于过去生活的向往之情,这就是紫砂艺术带给我们最好的享受。

紫砂造型的变化万千让人惊叹不已,除了紫砂艺人可以全手工创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许多的精美工艺品带来的启发和灵感。宜兴的紫砂艺人充分地利用了古代青铜器、瓷器乃至建筑装饰等等传统工艺中的题材,抽象演绎出许多经典的紫砂器型,让人们在喝茶品茗的同时还能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是这样的原因,紫砂艺术在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交替之中才会愈发的历久弥新,焕发出顽强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方器宫灯传统工艺
继往开来 大方大器
——谈紫砂方器的面面观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长信宫灯
一盏灯的绚烂
传统工艺的活态化传承
高校艺术教育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分析
长信宫灯:光影婆娑中的汉代智慧
浅析紫砂方器的造型
浅谈紫砂《六方虚扁壶》的艺术风采
浅谈紫砂《六方水平壶》的传承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