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纠倾顶升技术在建筑物维修加固中的应用

2020-07-09□文/李

天津建设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勾缝硬性垫块

□文/李 喆

顶升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纠偏以及增大空间等工程,由于建筑物地基土厚薄及软硬不均、地基稳定性差、受环境影响大等原因,常使建筑物发生倾斜、不均匀下沉等病害现象[1]。顶升技术利用拖换法对建筑物进行抬升,以达到纠偏和增大使用空间的效果,解决建筑物的诸多病害。该技术在原结构或基础上布置拖换结构,通过千斤顶的作用力把建筑物抬升,在抬升面下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将千斤顶撤去,以此达到纠偏的目的[2]。此项技术先进、可控性强,在国内应用前景广阔。

1 工程概况

某住宅楼始建于20 世纪80 年代,为6 层砖混结构,由5个门栋组成,沿建筑物纵向中部(在10~11轴)之间设有一道宽度约70 mm的变形缝。建筑平面呈矩形,长74.58 m 宽13.98 m、总建筑面积为6 208.04 m2,层高为2.80 m,原设计室内外高差为0.45 m,檐口处设有通长钢筋混凝土挑檐,檐口高度为17.25 m;采用天然地基,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楼(屋)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预制钢筋混凝土圆孔板,屋面为沥青卷材防水平顶屋面。见图1。

图1 整体结构

2 技术难点

目前该建筑物北山墙向东倾斜,东南角部墙体向东,倾斜值为8 mm,倾斜率为0.5‰;东侧变形缝处墙体向东,倾斜值为64 mm,倾斜率为3.9‰;西侧变形缝处墙体向西,倾斜值为11 mm,倾斜率为1.0‰;东北角部墙体为最大倾斜处,倾斜值为109 mm,倾斜率为7.2‰。在以往类型工程中,对建筑物纠倾顶升加固施工一次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及质量。

经对类似工程的顶升技术进行统计分类,总结出影响顶升纠倾施工合格率的几个重要因素,包括:倾斜率偏差;上部结构偏心;基础沉降和施工机械同步性。倾斜率偏差和上部结构偏心两项内容的质量控制存在较大难度,因此这两项内容是提高建筑物纠倾顶升加固施工合格率的关键问题。

3 顶升纠倾加固技术要点

3.1 顶升系统布设

1)顶升控制系统采用PLC液压同步移位系统,包括:电气控制系统、变频调速液压驱动系统、电器控制系统、变频调速液压驱动系统和操纵台,通过工业控制总线连接。

利用液压变频调速控制、压力和位移闭环自动控制的方式,实现多点力均衡控制,对顶升的建筑物进行称重、同步顶升和同步降落;在意外停电时仍然能保证千斤顶不会自由下滑。系统中安装有压力变送器和检测位移装置:当千斤顶移动时,压力检测装置就可以实时精确地测定千斤顶所承受的负荷;同时位移检测装置可测定千斤顶的实时位移,从而测得墙体的顶升高度。见图2。

图2 PLC液压同步移位系统

2)千斤顶的布设数量为194个,可提供顶力194 000 kN,被纠部分楼体上部结构荷载84 730 kN,安全储备系数达2.3。

在托梁上测出顶升点位置并做出标记。将千斤顶安放在指定位置,上下均安装20 mm 厚的钢板垫块,千斤顶活塞杆预先伸出20~30 mm,使千斤顶对托梁施加30%的顶升力。保证千斤顶平稳、竖直。

抬升过程中钢垫板要做到随抬随垫,各层垫块位置应准确,相邻垫块应进行焊接,确保垫块与承托梁间隙≤1 mm,如果薄钢板垫块超过3块时,应立即更换为厚钢板垫块。全部千斤顶共分为15 个控制区域进行控制,见图3。

图3 千斤顶控制区域划分

3)顶升顺序。解除房屋与基础梁及其他结构的所有连接;认真检查各顶升千斤顶的安装是否就绪;试顶升1~2 mm时,检查各顶升点顶升高度是否一致,房屋是否有粘连等不利影响存在,保证正式顶升的可靠性;在顶升过程中做好观察、测量、校核、分析等工作;完成一个设计行程的试顶高度;试顶升结束后,提供各点项升高度等数据,为正式顶升提供依据。

3.2 正式顶升

每一顶升标准行程为2 mm,最大顶升速度0.5 mm/min。顶升时要同步,按下列程序进行:按预设荷载进行加载和顶升→各个观察点及时反映测量情况→各测量点认真做好测量工作并及时反映测量数据→比较数据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的差异→针对数据偏差进行分析与调整→确认当前工作状态,决策下一步操作。

3.3 灌浆加固

1)新增及加固混凝土构件采用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浇筑,以确保新旧混凝土的可靠黏结。

2)灌浆料、混凝土养护设专人负责,常温施工时,在混凝土终凝(8~12 h)后立即进行浇水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随抹平随覆盖塑料薄膜,以防止水分多度蒸发而导致混凝土面开裂。每天的洒水次数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潮湿为准,本工程采用地泵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 d。

3.4 耕缝加筋

1)承重墙体耕缝补强加固。沿砌体水平方向每皮砖均进行双面深耕,耕缝深度50 mm,然后清扫砖缝,用净水润透施工部位的砌体。按上下间距360 mm在布筋砖缝处多耕深10 mm,采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强度不低于MU15)深勾缝10 mm。埋入直径6 mm 的水平贯通钢筋,而后采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将砖缝碾实勾平缝,其余砖缝均采用1:2 干硬性水泥砂浆进行深勾缝。填缝完毕后24 h内用水养护灰缝,养护时间不少于7 d。见图4和图5。

图4 承重墙体耕缝补强加固剖面

图5 灰缝填充后效果

2)承重墙体加筋加固。对墙体加固,墙体角部应加筋,纵横墙交接部分设置L形混凝土带,每层两处。

3)承重墙体裂缝加固。砌体裂缝宽度>2.0 mm部位加固处理,铲除原墙面抹灰层,对出现裂缝局部墙体进行掏砌,清理结合部位原砌体砂浆,用净水润透周边砌体,采用MU10机砖、M10混合砂浆进行掏砌。

对于墙体垂直及斜裂缝,沿砌体水平方向每皮砖均进行双面深耕,耕缝深度50 mm,然后清扫砖缝,用净水润透施工部位的砌体,布筋砖缝内先采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深勾缝10 mm。埋入钢筋后采用1:2 干硬性水泥砂浆将砖缝碾实勾缝,非布筋砖缝均采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进行深勾缝。见图6。

图6 墙体垂直及斜裂缝修补

对于水平裂缝,砌体裂缝部位均应铲除原墙面抹灰,沿砌体水平缝方向进行深耕缝,耕缝深30 mm,清理裂缝处水平砖缝,用净水润透其砌体后,采用1:2 干硬性水泥砂浆,进行深勾缝并碾实压平。见图7。

图7 墙体水平裂缝修补

4 结语

施工结束后,对建筑物纠倾顶升加固施工进行了检查和验收。统计“倾斜率偏差”和“上部结构偏心”两项关键问题,检查顶升后楼座最大倾斜率为2‰,上部结构偏心最大为2 mm,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猜你喜欢

勾缝硬性垫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自动检测研究
某大桥挂篮施工张拉系统设计与计算
浅谈学好高中英语几个硬性要求
高温地区汽轮发电机组水泥垫块制作合格率的探索
凸缝凹槽法勾缝施工工艺介绍
个案分析:公开须彰显“硬性”
防护工程表面粗糙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某发电厂2×600MW超临界汽轮机水泥垫块配制技术探讨
外墙面砖粘贴质量控制
土工膜技术在渠道防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