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隧道超小半径曲线盾构始发施工技术研究

2020-07-09耿生春黄求新周伟善

天津建设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割线洞门粉质

□文/耿生春 秦 林 黄求新 周伟善 张 笛 张 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为突破城市交通瓶颈,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发展便捷、高效的地铁已成为各城市首选。地铁线路的规划会受到周边复杂环境的影响及既有建(构)筑物的制约,不可避免地出现小半径曲线盾构始发的线路;与常规盾构法施工技术相比,小半径盾构法具有施工难度大、风险高的特点,因此,研究小半径曲线盾构施工技术,可有效避免小半径曲线内施工容易超限、管片容易出现错台、漏水等问题的出现。

1 工程概况

某地铁盾构区间为两条单洞单线圆形隧道,长700 m,区间顶部覆土厚9.76~17.6 m,线间距为11~15.3 m,区间最大纵坡度为-25‰,最小半径300 m,采用盾构法施工,割线始发。设计管片外径6.2 m、内径5.5 m、厚度350 mm,采用通用型管片错缝拼装,双头螺母M30 弯螺栓连接。始发端采用三轴搅拌桩加三重管高压旋喷桩加固。

2 地质条件

盾构穿越地层土质主要为:第Ⅰ海相层⑥4粉质黏土层、⑥5黏质粉土层、⑥6粉质黏土层;第Ⅱ陆相层⑦1、⑧1粉质黏土层及⑧2砂质粉土层、第Ⅲ陆相层⑨1粉质黏土层及⑨2粉砂层、第Ⅱ海相层⑩1粉质黏土层。隧道埋深自始发站至接收站由浅到深,洞身通过范围由⑥4粉质黏土层逐渐进入⑩1粉质黏土层。

3 施工重难点分析

1)盾构始发轴线在300 m 小半径曲线上,与洞门不垂直,导致盾体与钢环左右侧壁不平行,结构间隙左右不均,直接影响橡胶帘布的止水效果,增加了始发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2)受盾体长度限制,按照常规的切线始发方案进洞后无法进行纠偏,只能采取直线进洞,待盾体完全进洞后需进行急弯段掘进,此时刀盘存在较大偏差,纠偏难度较大;同时,盾构机在掘进方向的垂直方向产生一个较大的侧向分力,掘进轴线易出现较大偏差。

4 施工技术要点

4.1 盾构机选型

为满足300 m 小半径曲线上始发要求,盾构掘进施工采用一台中铁装备CRE6440盾构机,最小水平作业转弯半径为250 m,整机总长80 m,盾体采用被动铰接式,后配套车架6个。为减少割线长度,尽量缩短复位设计曲线距离,避免台车卡洞门,采取盾构机分体始发,先把最后一节装载电缆后配套车架(长9.51 m)进行分离,等待步入到设计曲线后,再将后配套台车拖入隧道,与盾构机及其他后配套台车相连。

4.2 端头井加固区长度调整

设计始发端头加固长度11.5 m,盾构机在加固区内不宜调整姿态。为了减小切线与轴线偏差,在始发加固段4.2 m 水平长,盾构外皮两侧各3 m 宽,盾构外皮上下各3 m 深范围内,采用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φ800 mm@500 mm 高压旋喷桩和φ850 mm@600 mm三轴搅拌桩进行加固。

4.3 割线始发

盾构机在小半径始发时,采取常规的切线始发受盾构机盾体长度的影响,无法进洞后进行纠偏,只能沿直线推进。故盾构机在曲线段始发时,选择割线方式确定盾构始发中心线[1]。

由于洞门尺寸及后配套限制,在始发刀盘位置向外偏离隧道中心线34 mm,在始发井后端盾尾位置向外偏离隧道中心线243 mm,通过计算,盾构始发中心线(割线)在始发井洞口环端面位置尺寸向内偏离隧道中心线约30 mm。盾构机完全出洞时,刀盘偏移量为206 mm[2]。见图1和图2。

图1 盾构机始发姿态偏移

图2 盾构机完全进洞刀盘偏移

盾构机完全进洞时进行急弯段掘进,刀盘存在较大偏差。应及时调整盾构机姿态、纠正偏差。

1)分区操作推进油缸,合理设定行程差来调整盾构机姿态,纠正偏差,将盾构机的方向控制调整到符合要求的范围内[3]。

2)急弯段必要时可利用盾构机的超挖刀进行局部超挖来纠偏。

3)当滚动超限时,盾构机会自动报警,此时应采用盾构刀盘反转的方法纠正滚动偏差[4]。

4.3 增加小钢箱

盾构机需割线始发,盾构机与洞门防水装置不垂直,夹角约8°11′24.20″,导致盾构刀盘左右侧到达洞门防水装置行程相差1 m且盾构机与洞门钢环左右间隙不均匀,洞门密封难以保证,故将洞门钢环延伸,使钢环断面与盾构机始发方向垂直;再在延伸钢环上增加钢箱双帘布防水装置。洞门延伸钢环长度达到1 142 mm,不但保证了洞口密封,同时很好地保证了盾构机割线始发提前复位。

4.4 管片设计

该区间管片为通用楔形环,外径6 200 mm、内径5 500 mm。曲线段采用环宽为1.2 m、强度等级C35、抗渗等级P10、楔形量为36.4 mm的双面楔形管片,直线段采用1.5 m、楔形量为30.3 mm 双面楔形管片,合理地选用管片,可以避免错台。

4.5 盾构掘进

小半径曲线始发时,盾构机在掘进方向的垂直方向产生一个较大的侧向分力,为了避免隧道轴线偏差较大,应在盾构掘进时在隧道内预留一定的偏移量。盾构机沿曲线的切线方向掘进,管片拼装时轴线位于弧线内侧,以使管片出盾尾后受侧向分力,向弧线外侧偏移时留有预偏量[4]。

5 结语

本盾构隧道始发段的管片已经稳定,其最终水平、垂直姿态均符合规范要求,管片未出现崩边、裂角情况,管片纵缝和环缝错台均≯5 mm[5],也未出现接缝漏水现象,施工效果良好。通过对小半径曲线始发研究和应用,系统的策划出一套适合小半径曲线盾构始发的施工技术,成功解决了本工程小半径盾构始发线路轴线曲率大、半径小、盾构机姿态难控制、水平位移大等难题,从而确保了施工线形,管片错台、漏水等满足规范要求,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为以后小半径始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猜你喜欢

割线洞门粉质
水泥土换填法在粉质砂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盾构始发接收洞门水平注浆加固施工技术
粉质黏土大面积深基坑降水施工方案探讨
木质素改良季冻土工程性质研究
浅谈中学物理图像中的斜率
徐国琳
铁路隧道明洞门可靠度研究
从一道试题谈圆锥曲线的切割线定理
从圆的切割线定理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