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成因及治理
——基于闽西L镇G中学的调查案例分析

2020-07-09华绪庚

关键词:村庄校园家庭

郑 佳,华绪庚,杨 岭

(1.集美大学 音乐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2.闽江学院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3.集美大学 师范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1],意在针对中小学校中出现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同年11月,教育部联合多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2],要求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国务院一年之内两次发布要求全国中小学对校园欺凌进行自查与总结的通知,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可见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现象已经到了不得不整、不得不治的地步。自上述通知、意见发布以来,全国大部分城市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已经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地处偏远的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形势依旧严峻。据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发布的《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2017》显示,中西部地区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且该报告的案例多发生在农村地区,相对城市,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在发生率和影响力上均较高。根据笔者的调查,由于农村中家庭教育主体的缺失、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的落后、村庄不良社会风气等特殊因素的影响,农村校园欺凌现象的整治会比城市更加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研究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成因及治理,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一、文献综述与类型表现

(一)相关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国外学者对校园欺凌现象的研究相对国内较早。奥维斯(Dan Olweus)20世纪70年代在瑞典和挪威开展了校园欺凌的调查研究,之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也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国内学者研究校园欺凌问题主要开始于2000年以后,由于受国外研究的影响,早期的国内学者主要致力于研究国外的校园欺凌问题。如李雅君、许明、董金秋等学者分别研究俄罗斯、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3-5]。由于国内校园欺凌事件的增多,国内学者才开始将研究的目光放在国内,主要从校园欺凌类型、法理、心理、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

在校园欺凌的类型研究层面,Cheng等将校园欺凌类型分为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四种[6];之后的学者林进材将校园欺凌分为肢体欺凌、语言欺凌、关系欺凌、反击型欺凌、性别欺凌和网络欺凌等六类[7],使校园欺凌的类型和表现分的更加细化。在法理研究层面,刘礼兰等、任海涛、刘建等学者致力于从校园法制化的视角研究校园欺凌现象的治理[8-10]。在心理研究层面则相对较少,如章恩友等认为校园欺凌现象的内部根源在于心理,治理校园欺凌要培育中小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和加强心理干预[11];梁红霞从教师和校方的实践角度,提出了心理干预策略[12]。在影响因素研究层面,朱银潮、胡咏梅、曾直等学者运用影响因素实证的方法研究校园欺凌的成因[13-15]。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们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研究校园欺凌现象,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近年来,部分年轻学者利用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经验总结的局限。然而,仍然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其一,当前农村校园欺凌的研究文献较少,比较少学者考虑到农村校园欺凌现象的特殊性。其二,分析视角单一,研究缺乏针对性和应用价值。笔者认为,农村校园欺凌有其特殊性,在研究校园欺凌问题时,应该将城市的校园欺凌和农村的校园欺凌区分开来,专门对农村校园欺凌进行的研究对农村来说更具有针对性。据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将研究视角锁定在农村中小学,从农村的视角分析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另一方面,将从农村家庭、学校、村庄等多个视角分析农村校园欺现象的成因,结合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为有针对性的治理农村校园欺凌提供对策建议与现实依据。

(二)校园欺凌的类型与表现

通过对上述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在早期的研究中,校园欺凌主要指发生在同学之间的身体、言语等直接伤害行为以及关系孤立等间接伤害行为,随着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完善,学生在网络上的攻击、侵权行为也被纳入到校园欺凌的研究当中。可见,校园欺凌在前人的研究发展中,其类型与表现被分的越来越细,为了更好地探讨校园欺凌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校园欺凌的类型与表现做一个梳理。因此,本文借鉴前人的理论成果,对比分析闽西L镇G中学在欺凌事件中欺凌者、被欺凌者的主体表现,将G中学校园欺凌的类型与表现进行分类,见表1。

二、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现状与成因分析

(一)L镇G中学校园欺凌的现状

G中学是闽西山区L镇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该中学所在的L镇地处所在县的边界处,为县东部重镇。当地的年轻人多数在厦门、福州和泉州等沿海地区务工,留守学生现象严重。G中学设7~9年级,现有9个教学班,400余名学生,每个教学班约有学生40~50人。全校学生中约有100余名住校生和200余名留守儿童,住校生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5%,留守学生约占全校学生总数将近60%。笔者于2019年上半年在该校毕业实习,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住校调查,在校期间访谈了相关校园欺凌事件的施暴者、受害者及他们的家庭、班主任、科任老师等当事人,并根据G中学保卫处的记录,统计G中学2014—2018年的校园欺凌事件数、在籍学生数等数据,详见表2。从统计结果来看,2014—2018年G中学在籍学生数逐年下降,但校园欺凌事件数和发生率均有上升趋势。根据一般假设原理,在籍学生数与校园欺凌件事件数呈正相关关系,但事实与一般假设原理相悖。对此,笔者分析导致校园欺凌事件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G中学农村留守学生占比的上升,留守学生是校园欺凌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或受害者(表3);二是住校生比例的增加,L镇山区较多且生源受教育吸附的影响,山村孩子往镇里跑,镇里孩子往城里跑,山村学生多寄宿也是造成校园欺凌的重要原因。

(二)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成因分析

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成因很多,根据笔者的调研访谈相关案例,发现校园欺凌与家庭教育主体的缺位、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的落后、村庄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等因素有关,因此,笔者结合相关数据和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1.家庭教育主体的缺位

家庭是孩子启蒙教育的“初级群体”单位,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个性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具有难以替代的特征,家庭中父母教育的缺失会给家庭的教化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近年来,虽然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快,但农村集体经济却发展缓慢,更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迫于生计前往大城市务工,而他们的孩子往往会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城市教育门槛受限等原因无法跟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而选择留在农村与祖代生活在一起,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有学者统计,我国农村家庭中青壮年夫妇双方常年离家外出务工的家庭达到60%~70%,而至少一方外出的家庭则高达75%~85%。由“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组成的留守家庭,是形式和功能都残缺的家庭,祖代多会采取过分溺爱或不加管束的教育方式,要么溺爱孩子,要么对孩子“过错”不加矫正,最终“慈祖”终究难以替代“严父”。在这样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因为常年缺乏父母的关爱与监督,心理上很容易出现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或“问题小孩”。笔者根据G中学保卫处记录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发现农村留守家庭学生在校园欺凌中作为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占比都较高。

表1 G中学校园欺凌的类型与表现

表2 G中学2014—2018年校园欺凌事件数和发生率

表3 2014—2018年G中学留守家庭学生在校园欺凌中所占比率

案例1:受采访者H老人的家庭属于农村留守家庭。儿子和媳妇在厦门上班,念初一的孩子交给H老人看管,因为怕H老人一个人带不好孩子,儿媳妇请孩子外婆也帮忙照看。两边的老人为了让孙子更“亲近”自己,都十分溺爱孙子,对孙子的任何要求都想办法满足,孙子成了家里的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孩子要苹果手机,H老人东拼西凑,把自己看病的钱给孙子买了苹果手机。H老人解释说,我要是不给孙子买手机,他就会恨我一辈子,然后只记得他外婆的好,我这个当奶奶的为什么要去讨他的恨呢?

从案例1中,可以看到奶奶和外婆都过分溺爱孙辈,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奶奶和外婆在孙辈面前“争宠”,由于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两边老人或是为了弥补孙辈或是为了让孙辈记住自己的好,争相溺爱孩子,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学乖”,奶奶那边得不到的,就去找外婆要,外婆那边得不到的就去找奶奶要,久之孩子便被惯坏了。二是祖辈认为,孩子是会记仇的,你对孩子一千次好,只要有一次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就会被记住。为了让孙子长大后不讨厌自己,孝顺自己,就得在这时候宠着他。在农村,子孙孝顺是大多数老人念想。

2.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的落后

学校作为孩子受教育的“次级群体”单位,是孩子接受现代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农村,许多孩子生活在留守家庭,家庭教育主体的缺位造就了很多的“问题小孩”,这些孩子将各种问题带到学校,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造成很大的冲击。第一,受现代教育观念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学校对违反校纪校规的校园欺凌者已无法用传统的辱骂、体罚、开除等措施进行惩戒,有时甚至正常的管教行为也无法进行。第二,农村中学由于孩子父母在外务工管不了孩子,而祖辈溺爱孙辈,对学校的处分不理解和不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校在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时畏首畏尾。第三,农村中小学在住校率上明显高于城市,但是在宿舍管理和校园治安却相对落后,增加了校园欺凌的可能性。

案例2:Y同学家所在的村庄在小镇的大山里,从家到学校骑自行车要2~3 h。因此,她寄宿在学生宿舍。她从小性格暴戾,在村里就是孩子们的“大姐大”,寄宿学校后,由于个性蛮横,经常与舍友发生冲突,有一次她还叫来社会上的男朋友,把班里的男同学打得头破血流,成为学校和老师心中的“鬼见愁”。还有一次她将同宿舍女生的头发给点燃了,老师情急之中扇了她一个耳光,她威胁该老师说要在老师回村子的路上把老师干掉。学校多次联系其家长,家长也说管不了,最后学校只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事情压了下去,但那个老师却仍然担惊受怕,至今不敢一个人回家。

从案例2中,可以发现部分农村中小学对调皮捣蛋、欺凌同学、违法乱纪的学生往往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办法。一方面是学校管理层没有责任担当,一线教师又担不了责任,为了不使这些学生把事态闹大而引发社会舆论压力,采取和稀泥和息事宁人的办法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处于“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是学生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大部分在于学生家庭,这些问题也是学校“管不了”的棘手问题,学生家庭的不配合或不理解,处分学生容易造成学生家长“校闹”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学校声誉,还给学校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3.村庄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村庄教育的教化和熏陶在农村中小学生成长中起着辅助教育的作用。在农村,每一个村庄的风气不同,不论这个村庄的风气是好是坏,都是农村中小学生社会化教育的重要场所,都会影响生活在本村的孩子。当村庄的“社会风气”崇礼尚教时,生活在村庄里的中小学生就整体表现得爱学习、重品行、懂礼貌;反之,其中小学生就整体表现得较为飞扬跋扈、品行不端。当前,许多农村地区的村庄都较为贫穷和落后,村民在教育上投入的资源不多,对教育的重视度也不够,导致了不少不上学、不务正业的社会青年在农村流窜带偏了整个村庄的风气。

案例3:G中学曾经发生过这样一起恶性冲突事件:在G中学上学的一名H村学生在上学期间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在校门口打架,因为寡不敌众吃了亏,该同学咽不下这口气,回村后找父母哭诉。H村是当地出名的“团结村”,村民之间大多都是亲戚,宗族观念与认同感很强,此事一传十,十传百,最终整个村子人尽皆知,村民自发站出来帮该同学出气。原本只是同学间的小摩擦,最终引发了村庄间、宗族间的相互对峙,给当地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该案例中的H村不同于以城市为主导的法理型社会,是一个以乡土社会为主导的熟人社会。当一个村庄的社会风气就是尚武、好斗时,感性必然战胜理性,校园里的小冲突才会引发宗族、村庄的群体性冲突。经过这一次的事件,学生是扬眉吐气了,但在其心灵上种下了一颗“暴力”的种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成长教育造成不利的影响。据调查了解,H村已经多次发生村庄间、宗族间的对峙,被当地笑称为有名的“团结村”。

三、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以上调研访谈所记录的相关案例,分析家庭教育主体的缺位、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的落后、村庄不良社会风气等因素已经成为农村校园欺凌事件的重要原因。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家庭中父母教育的缺失会给家庭的教化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在这样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因为常年缺乏父母的关爱与监督,心理上很容易出现问题,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或“问题小孩”,他们往往在校园欺凌者与被欺凌者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第二,现代教育观念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学校正常的管教行为受到干扰。另外学校在处理校园欺凌事件中缺乏责任与担当,在处理留守家庭孩子时,学生家庭对学校处分或是不闻不问,或是不理解、不支持,使得家校之间双向联系不畅通,家校并没有形成合力。第三,村庄社会风气的重要特征是“十里不同天”,每一个村庄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风气,生活在村庄里孩子深受村庄社会风气的影响,村庄风气的好坏深刻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成果。

(二)对策建议

农村校园欺凌给学生、家庭和学校带来了诸多的伤害,要遏制和减少农村校园欺凌现象,最重要的是要重构家庭、学校和村庄等农村教育主体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有机结构[16],形成多元化、多主体治理校园欺凌事件的格局。

(1)从家庭抚养的形式来看,农村家庭主要分为父母抚养、隔代抚养、共同抚养三种形式,在这三种不同的形式中成长的孩子必然有所不同,加之不同形式家庭的生态、经济、教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发生要有多重的考虑。第一,从父母抚养的角度来看,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具有的重要特征是难以替代性,这就需要父母承担起更大责任,尽可能地返乡就业或把孩子带到身边,减少留守现象,并主动与联系学校共同商讨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第二,从隔代抚养的角度来看,祖父母必须正确认识过度偏护、溺爱以及不正当的家庭教育所带来的问题,认识到“孝”是教出来的,不是惯出来的,“严祖”也是祖父母管教孩子的角色之一。在校园欺凌事件中,祖父母也要在父母外出务工时积极协同学校对事件进行处理。第三,从共同抚养的角度来看,加强祖辈与父辈的沟通与理解,从而有效避免“六个长辈看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矛盾。

(2)学校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域,校园欺凌事件大都在发生在校内或学校周边。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如何在开展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时,如何做好校园欺凌的整治,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治理成效。首先,学校要充分利用开展教育、完善制度、加强预防、及时处理等手段开展校园欺凌的专项治理。如学校可以开展相关专题教育、法制教育;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另一方面,校园欺凌惩戒权应回归到教师手中。这就需要家长将的教育权部分移交给学校,学校将相应的惩戒权也应当让渡给教师,让教师有权对欺凌者进行惩戒,破除教师“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的尴尬境地,教师在获得惩戒权的同时,学校应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责权,防治惩戒权力的滥用。

(3)村庄作为农村中小学生社会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其“风气”深刻影响着生活在村庄里的孩子。重建乡村文化,改善风气成为村庄应对校园暴力的重要途径。一是村庄要加强正面教育的引导。如当村庄里出了一个有出息的年轻人,村庄就要要加强正面宣传,形成村庄里人人传颂的典范;相反,对于村庄里不务正业、打架斗殴、吃喝嫖赌的年轻人,受到其他村庄人的鄙视后,年轻人不被其他村民所信任开始有所收敛后,才能慢慢改正村庄的风气。二是村庄要讲扫黑除恶进行到底,只有村庄对涂上“保护色”、穿上“隐身衣”,头顶“保护伞”的黑恶势力不包庇、不偏袒时,村庄才有可能将一些离经叛道的村庄社会青年引入正轨。三是加强村庄教育的投入与重视度,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以及培育尊师重教的尚学风气,减少不上学、不务正业的社会青年在农村流窜带偏了整个村庄的风气,也是村庄树立“乡风文明”的治本之源。

四、结束语

在校园欺凌现象已成为我国重要社会问题的情况下,探讨如何有效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对于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农村地区特殊环境的影响,农村家庭、学校和村庄的三个农村教育主体都无法依靠单方面的努力去治理农村校园欺凌的问题。在当前农村家庭、学校和村庄仍没有形成合力的形势下,缓解甚至解决我国农村校园欺凌的现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此,加快构建农村家庭、学校和村庄三个农村教育主体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治理格局,形成多元化、多主体治理校园欺凌事件的格局显得尤为重要。上述研究结果正是基于“三者”的视角展开,尽管调查对象主要取自单一农村地区,存在调查范围的局限,但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农村校园欺凌的共性问题,不失案例的典型性,这对于农村校园欺凌的预防与治理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村庄校园家庭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家庭“煮”夫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恋练有词
村庄在哪里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