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文化传承视角下西部省级档案馆网站少数民族档案在线展览调查研究

2020-07-09段睿辉

云南档案 2020年5期
关键词:档案馆少数民族

■ 段睿辉

引言: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总要求:“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1]档案作为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在社会文化建设、民族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将信息技术与少数民族档案工作相结合,研究少数民族档案工作创新性开展途径,在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华林从文化传承视角谈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提出数字化资源共建的思路[2]。李雯认为运用公益性门户网站宣传民族文化成为民族工作部门创新管理服务、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方式[3]。在此基础上,以西部省级档案馆网站为对象,研究大区域内少数民族档案在线展览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改进方法,对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研目标及思路

(一)调研目标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要求:“创新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快与信息社会融合,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4]由此确定研究目标:1.调查西部省级档案馆网站少数民族档案展览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发现问题。2.针对现状和短板,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设意见。

(二)调研思路

笔者调查了西部12个省级档案馆网站,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检索,对已建成的各级综合档案馆网站,逐一点击进入,实际调查并记录统计数据。

通过归纳,笔者将少数民族档案展览按照形式和内容特征分为专题图文展览、馆藏珍品展示、视频展示三类。

表1 西部省级档案馆网站少数民族档案展览调查说明

通过不同省档案网站各展览类别汇总,总结省级档案馆网站少数民族档案展览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意见,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传承。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结果汇总

笔者统计12个省档案馆网站专题展览类、馆藏珍品类、视频类展览情况,并统计各类展览涉及少数民族档案内容情况。形成数据汇总如下表:

表2 西部省级档案馆网站少数民族档案在线展览调查数据汇总表

(二)存在问题分析

1.少数民族档案展览占比少。一方面,少数民族档案专题展览占比少。如广西、四川、陕西、内蒙古档案馆网站专题展览无涉及少数民族档案内容专题;甘肃、青海、西藏、宁夏、陕西等省档案馆有多条视频记录,无涉及少数民族内容;另外各省档案馆网站馆藏珍品类展示多,但涉及少数民族档案内容条目少。另一方面,专题展览中涉及少数民族内容占比少,如宁夏档案信息网有“珍藏档案”专题展览下分五个子条目,其中有两个子条目展示档案内容部分涉及少数民族档案。

2.展览质量待提高。其一,展览图片质量低。线下展览以展出档案实物或复制品的方式出现,线上展览则依靠网页图片。一方面,现有展览图片数量少,在馆藏珍品类展示尤为明显,一些馆藏珍品类展示本质上围绕某一主题展示多件藏品,但图片中档案或堆叠,或不清晰,或为原件一角。另一方面,线下实景剪影效果差。如四川档案网的多个专题展览、陕西档案信息网的“馆藏珍品博览”,实景剪影无法展现少数民族档案细节。其二,展览文字介绍不深入。调查发现有珍档介绍类展览,配文质量差,或无文字。如青海省档案馆网站有“清顺治十四年(1657)《李土司家谱》”“明万历十九年(1591)‘拒掳固边’晓谕”“金书铁券”等珍档展示,配图一张,无文字介绍;又西藏档案信息网“网上展览”栏目有“八思巴蒙古语金字圣牌”,图片为蒙文翻译,没有文字详析。其三,网站呈现效果差,一方面,信息组织不合理。目前只有个别档案馆网站针对少数民族档案展览进行专门信息组织。如贵州档案方志信息网站有“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专题,专题下按照“美术”、“音乐”、“曲艺”、“舞蹈”进行划分,更多的档案馆网站将少数民族档案展览隐藏在其他展览中,或以条目形式出现在某一栏目中。另一方面,网页构架不合理。不同档案馆网站构架差异大,有网站链接层次多,模块划分混乱,页面布局不清晰等问题。如甘肃省档案信息网,首页有“档案文化”和“馆藏档案”两个模块,“档案文化”下有“网上展厅”“老照片”“档海拾珍”等栏目涉及档案展览,而“馆藏档案”下的“特殊档案”栏目亦有档案展览性内容出现。

图1 青海档案网“金书铁券”展览截图

图2 西藏档案信息网专题展览“八思巴蒙古语金字圣牌”

三、提出对策

(一)国家档案馆牵头,加强西部少数民族档案电子资源建设

其一,提供政策法规保障。《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要求[5]。但是,目前没有相关文件对档案馆网站建设进行标准化规定,而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在线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就更加匮乏。在此基础上,可由国家档案局牵头,一方面,出台政策法规,从资金来源、人才支撑、工作目标、主体单位和协同单位确定及责任分配等方面做出规定。另一方面,出台相关标准,对各级档案馆网站的建设的覆盖面、网站构架、内容结构、用户界面、功能设置等做出合理规范;其二,提供人才保障。我国少数民族档案资源丰富、内容涉及面广、民族特色鲜明,具有极强的原生属性[6],档案工作者需要具备档案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才能做好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形成好的少数民族档案编研产品,提高展览质量。一方面,国家档案局立项,整合全国范围内优秀人才,以实践促科研,以科研推实践,解决少数民族档案编研专题问题。另一方面,由省级档案局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民宗委、博物馆、文化馆等单位,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解决实际困难。其三,提供资金保障。一方面,可申请档案局专项拨款,一般在年度预算中设有档案馆建设经费,一部分用于档案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可申请国家档案局科技立项,以项目经费支持档案馆网站建设。第三方面,可以寻求社会资金支持,以募集、联合冠名等方式引入社会资金。

(二)加强网站建设,提高少数民族档案展览效果

一方面,优化信息组织。现有的档案馆网站对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一般按照主题法或者分类主题一体化的方法进行组织,一些档案馆网站对档案资源进行内容挖掘形成二次信息,形成数据库、文化介绍、超媒体视频等类型,并对二次信息进行组织[10]。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少数民族展览内容,网站可以按照“民族-档案类型”、或“专题-民族”的构架组织少数民族档案展览信息,具体如下图3、4所示。另外随着web2.0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已有的信息组织基础上,越来越多的网站应采用交互式信息服务组织方式与用户建立连接,如tag 标签。另一方面,优化网站呈现效果。首先,了解用户需求,针对不同用户群体设计展示模块。第二,明确展览目标,分析不同类型、栏目少数民族档案展览面对的用户可能实现的效果,如以民族技艺宣传普及、传统文化发展传承等教育普及性展览,与科学研究性展览形式必然相区别。第三,完善内容规划,根据不同用户需求,搭建网站档案展览规划框架,填入相应档案展览内容,档案展览资源同样需要根据用户需要分类建设,并合理安排占比。第四,优化网站外观,在页面布局、色彩调配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相同区域内档案馆网站风格尽量保持一直。

图3 “民族-档案类型”信息组织图例

图4 “专题-民族”信息组织图例

(三)基于信息技术,构建西部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一方面,构建档案局(馆)体系内的西部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由国家档案馆牵头,以西部各省为单位,由西部省级档案馆布置推动,市级档案馆和区县级档案馆积极参与,在少数民族档案数字化建设基础上,统一规范数据存储和网络基础构架,实现网络端口连接,将不同物理区域的数据库通过共建共享形成共享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知识学习和深度挖掘等技术,构建相应专题的知识库。各省份省级档案馆网站设置“共建共享平台”板块,所有省份知识库均设置接口与“共建共享平台”链接。共建共享平台构架见图5。另一方面,联合文化馆、博物馆、民宗委等单位建设多单位多系统的西部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构建机制与档案局(馆)体系内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一致,但需要多方单位协同合作,积极探索,同时需要更有力的资金、人才、政策支持。

(四)引入“互联网+”思路,拓宽西部少数民族档案在线展览模式

其一,探索互动交流模式。利用网络技术,增加少数民族档案展览的互动功能,设置留言板、建设讨论圈,由用户对展出档案进行解释、介绍、补充,形成良性的民族文化交流讨论圈;同时由专家对用户的互动留言、图片进行筛选置顶。其二,探索视频教育模式。在视频展览的基础上,录制宣传教育短片,形成类似于慕课的少数民族文化宣传课程,对少数民族手工艺、文字、舞蹈、体育活动等项目进行教学,并设置弹幕收集用户反馈和问题,定时与用户互动。其三,探索游戏拓展模式。可以以少数民族档案原件或者复印件作原型,开发小游戏,实现民族节庆场景还原、民族服饰辨认、民族手工艺模拟制作等。

图5 档案局(馆)体系内的西部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构架

猜你喜欢

档案馆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太原市档案馆牵手百年胡氏荣茶共寻文化脉络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少数民族的服装
创新型高校数字档案馆的设计与应用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when与while档案馆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