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策略探讨
2020-07-08郭龙华
郭龙华
摘 要: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常态”一词,受此影响,不仅要求职业院校培养具有多层次高级专业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而且也要适应新常态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要求,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新常态作为创新教育方法的一种新理念,致力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在高职院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及“提质培优”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教育新常态的概念,随后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特征,最后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策略,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 新常态;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引言: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必须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努力培養学生文化素养、专业精神和技术技能。培养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高质量技术技能应用人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努力建立综合教育和“三全”育人新体系新格局,推进职业院校思政工作改革创新。
1 教育新常态的概念
“新常态”是当前教育概念和模型的新思想。新教育范式的重点已经从单纯的知识教学转移到了学习者的学习,转变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以人为本、以道德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个是新的标准教育目标,新的标准教育目标旨在强调“德育为先”的教育目标,实现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其二是在教育和培训目标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定位标准,并将其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其三,新的教育标准,创新的课堂教育向学生灌输知识改变专注于创新的教学模式,同时确保学生的专业水准[1]。
2 新常态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征分析
2.1固化特征
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在过去的中职学校或是成人大专学校基础上合并而来,学校的办学基础与条件不够,教师队伍并没有多大变化,教师思想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教学改革措施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教师教学能力、方式、方法、水平质量都不适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使得思政教育工作难以有效进行。
2.2复杂特征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差异很大,其知识基础、思想觉悟、道德水准、能力差异很大。对于性格各异,思想认识差别巨大的高职学生,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会使大多数的学生感到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它将引起学生的反叛心理并导致不良后果[2]。
2.3缺乏系统性
如今,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理论仍然浮于表面,学校只有两到三门有关思政教育的课程,通常只需要两个学年就可以学完。学校课程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教学内容缺少更新创新,一些教师没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经历和教育教学经验,所以教学方式还没有完全成熟,从正确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能力是当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主要绊脚石。
3 新常态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策略
3.1顺应新常态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教事业的不开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培养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具有不可取代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以思想政治为根本的教育工作,全面发展道德、知识、政治素养和身体素质,要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后继者”。从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来看,高职教育既要传播知识,培养技术技能,而且要透彻地遵循时代精神,传播思想,培养时代新人,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前,我国正处于关键性改革时期,关键性发展时期,由于各种利益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存在着明显的矛盾。高职院校必须对思政教育工作者、专业教师、学生、企业在思政教育方面重要作用提高认识。教师队伍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完全适应“新常态”的要求,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及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要适应新变化,服务新时代,成为先进思想的引领者和先进文化传播者,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3]。
3.2提高意识形态工作
大学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前沿,面对西方各种错误思想文化与价值观的渗透、交融和对抗,社会矛盾的多样性非常直观反映了大学思想领域,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学生的观念、行为和思想品德有着较大的影响,学生缺乏分析判断复杂问题的能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不相同,文化选择差异显著,也对意识形态的复杂性无法及时发现。因此,只有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高校的领导地位,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成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着重加强思政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政治责任、领导责任、监督责任,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确定思想教育项目的主要内容,创新有效的思想教育方法加强理论武器,突出学校各部门协同育人作用。充实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政教育内容,使中国梦成为大家的共同梦想,让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成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和自觉行动。加强对各种宣传思想文化立场的管理,加强互联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好学校思政类公众号,加强校园新媒体舆论来源监督,创造健康的舆论环境,增强大学生对政治的敏锐性。遵守课堂教育,讲座,研讨,学术讲座的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定期开展思想工作调查。加强对舆论的引导以及协调机制以及应对突发网络舆情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发言权、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共产党手里。
3.3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根据培养一线实践和技术人才的需要,结合学生的思想价值行为特征,要健全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体制机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党对教育工作的有效领导,建立具有优秀能力的教师队伍,与学校各部门紧密合作建立一种合作育人机制,服务和教育员工的工作机制可确保所有员工都受到充分的教育。学校的党组织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主要的地位,作为主业抓紧抓好,增强主体责任意识,积极完善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加强规章制度设计,以及对计划的组织和协调,将大学生思政教育纳入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做到“德育为本”、“德技并修”。将思政教育与管理、科研、组织、服务紧密结合,并通过向全体员工提供教育,普及针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全过程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人才和健康[4]。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的职业教育改革中,高职院校必须适应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新变化,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与环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更好的支持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张钢钢, 张亚琦, 汪子倩. 新常态下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 现代交际, 2019, 000(006):150,149.
[2]袁昌宁. 探究新常态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J]. 当代教研论丛, 2018, 000(006):P.19-19.
[3]涂永忠, 罗莉.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路径分析[J]. 东方藏品, 2018, 000(008):P.456-456.
[4]邹新宇. 控量提质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000(003):65-67.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