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与贯通路径探析

2020-07-08叶丽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学校

■ 叶丽霞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57)

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每年“带心理问题入学”的新生比例也在增加,对学校人才培养具有挑战。为此,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推动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与贯通,在各自教育阶段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心理社会服务体系,减少各学段学生“带心理问题入学”的状况。

一、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衔接的学理基础

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大中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前伸后延,必须要根据大中学段学生实际成长阶段的任务要求和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制定大中学段心理健康教育衔接与贯通的工作机制,并获得良好的分工与合作,不出现任何断档和不同阶段的混乱局面,从而培育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积极向上的人。

关于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主要有皮亚杰、埃里克森、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利亚、陈鹤琴和朱智贤等人的研究。这些理论研究表明,个体心理的发展既是分阶段的,又是连续的。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各阶段的连接问题。

(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该理论提出个体心理发展要经历八个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会持续体现在人的一生中,每个发展阶段都会面临特定的心理危机。个体八个阶段的发展都能完成,但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会因人而异。个体发展的成功与否不受发展阶段影响,但不同发展阶段中出现的成功与否的关键点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内容。

大中学校的学生年龄为12~25岁,是青少年和成年早期,处于个体心理发展的第五、六个阶段,学生面对的问题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即对内,学生要探索“我是谁”这个问题,对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上有信心,对生活充满憧憬;对外,学生要学会与人建立关系,与他人产生感情的共鸣,分享想法、工作和感情。随着青少年向成年过渡,发展亲密关系的问题就变得越来越突出。当个体的同一性逐渐形成时,就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同一性,从而发展出成功的亲密关系。理想情况下,亲密关系双方会在维持各自原有的同一性的基础上建立关于关系的新的同一性[1]。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是口欲期(0~1岁)、肛欲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或13岁开始)五个阶段。他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也决定了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心理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顺利进行,会一直停留在一个发展阶段不向下一阶段过渡;或产生挫折后从一个高级阶段发展到一个较低的发展阶段产生逆行,可能会导致精神异常,成为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心理疾病的来源。因此,该理论从心理异常发展的角度阐明了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与贯通的必要性,在各阶段的教育和培训以及各个阶段的生理基础上,注意到心理发展阶段的作用。

(三)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在中国,朱智贤最早系统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探讨了儿童心理发展中先天与后天、内因与外因、教育与发展、年龄特征与个别特点之间的关系。该理论不仅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发展观,而且提出了心理发展中内外因的具体内容,并且初步解决了需要理论、个性意识倾向性理论、心理结构(原有水平)理论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了儿童学习积极性、能力发展、品德发展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朱智贤强调要用系统、整体、全面的观念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不能单纯地以生理、种系深化、智力或思维发展作为年龄特征的划分标准,而应在研究过程中考虑两个部分(即认识过程和人格品质)和四个有关方面(心理发展的社会条件和教育条件、生物的发展、动作和活动的发展、语言的发展)等内容,将心理视为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既注重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又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从而更好地开展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与青少年教育实践模式。

二、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衔接的现实需求

课题组对惠州学院、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惠州市第一中学2019级新生进行心理普查,了解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能够更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

(一)2019级新生心理调研情况分析

1.普查对象及普查量表

2019年10月,对三所学校进行2019级新生心理普查,惠州学院(应测5271人,实测5099人,其中男生2927人,女生2172人)、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应测2274人,实测2237,其中男生1298人,女生939人)选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SCL-90症状自评表》,惠州市第一中学(应测1364人,实测1274人,其中男生584人,女生690人)选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2.数据处理

本次测试数据都采用《心海软件心理管理系统》、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高校以UPI测试结果为主要依据,一对一访谈时结合SCL-90测试结果进行。其中,UPI筛选项目主要有:总分25分以上,第25题(想轻生),第8题(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第16题(常常失眠)、第26题(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至少2题做肯定选择,以及第68题明确提出咨询要求且属于心理问题者。《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主要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八个方面进行筛查。

附表1显示,男生总人数比女生多,其中总分25分以上、第25题做肯定选择上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第8题(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第16题(常常失眠)、第26题(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至少2题做肯定选择上女生人数较男生人数少。访谈过程中,有男生明确表示,普查过程中网络问题影响作答,本人并无心理困惑。

附表2显示,学生在自责倾向项目上得分最高,说明被测试者可能自卑,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常将失败、过失归咎于自己。学习焦虑项目上得分次之,说明被测试者可能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无法安心学习,十分关心考试分数。在对人焦虑和身体症状上得分接近,说明学生可能过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害怕与人交往,有退缩行为出现;在极度焦虑的时候,会出现呕吐失眠、小便失禁等明显症状。冲动倾向与恐怖倾向得分也较为接近,说明被测试者十分冲动,自制力较差,可能对某些日常事物,如黑暗等,有较严重的恐怖感。

(二)大、中学生心理困惑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普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学校通过开展常规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发展性及适应性心理问题均可得到有效消除,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是伴随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生活事件的影响,学生中间也存有部分心理问题难以通过心理咨询消除。

1.病耻感影响学生的主动求助行为

心理疾病病耻感是指个体对心理疾病的负面认知、消极情感体验和歧视倾向所构成的负面态度。心理疾病病耻感程度越严重,患者求助行为越少、越被动,治疗依从性也越差,疗效越不稳定。这种情况无论对于社会公众,还是患者及家属,都存在不利于稳定的因素[2]。《2019中国抑郁症领域白皮书》披露数据显示,目前为止中国患抑郁人数逾9500万。截至2019年12月,新浪微博、百度贴吧、知乎等网络平台对“抑郁”话题的关注度均非常高。

国民对抑郁症关注度的提高,依然存在患者疾病教育不充分、病耻感强、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匮乏、地域分布不均等问题。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单元,存有心理疾病病耻感的学生大有人在,一方面部分未就医的学生有抑郁和躁郁等情绪障碍,担心给家庭增加负担、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不充分而未选择就医;另一方面家长对心理疾病知识的缺乏,不承认学生的异常行为属心理疾病状态,或者认为心理疾病均为精神病,诊断结果出来即意味着标签贴上,对孩子的未来造成影响,而拒绝就医。

2.带病入学的学生呈增多趋势

访谈中发现,高校学生曾被医院确诊为中重度抑郁症在高中各年级皆有,且服用医生开具处方药物,进入高校后未遵医嘱服药,大部分自行停药。带病入学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学业压力大、文理分科影响,部分学生心理疾病存有家庭或家族影响。此外,访谈中还发现,部分学生担心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后,不能和同学正常交往,尤其是服用药物后副作用过大,影响正常人际交往、学习、工作及生活等,都影响学生接受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导致心理疾病病情持续恶化。

3.曾被同学欺负导致与人交往困难

校园欺凌指在校园内外学生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3]。访谈中,有两例典型个案均因初中阶段被同学笑话长相问题而出现自卑,进而发展为自卑情结,导致现在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等缺乏信心,以在朋友圈发自拍以获得点赞为寻求自我价值的途径,点赞数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现实生活状态。

4.性知识的储备不足导致错误认知爱情与性

目前,学校教学体系中没有性知识教育课程,在性知识教育上学生没有接受规范、系统的学习,存在通过黄色电影、不正规出版的图书、网络广告等渠道获取性知识,容易出现对正确性知识的错误认知,导致心理困惑存在,增加思想包袱[4]。

5.亲子关系导致学生的不良情绪困扰

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在父母与孩子良性的沟通之上。家庭是个体社会化、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基本单位,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学生的心理、言行与家庭氛围及父母的教养方式息息相关。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中,很多问题学生的异常心理和言行,如自卑、敌对情绪,在追根溯源的情况下,其原由都可以归结为某些直接或间接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人际关系的不贴切,如父母重男轻女、父母期望过高而学生实际能力不足、父亲/母亲对学生使用语言暴力等,这些错误、扭曲的家庭教养方式则更容易且严重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三、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衔接与贯通的路径构建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各层级学校共同努力,根据大中学段学生心理成长特点和规律,制定大中学段心理健康教育衔接工作机制,建立高校——高中——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信息交流模式,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有效衔接,为学生的健康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和谐的氛围,共同抵制社会上各种非主流的观念对学生的侵蚀和蔓延。

(一)信息递进,构建心理档案管理体系

心理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种及时、全面了解和评估学生心理成长变化的有效方式。为了加强和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成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及时了解学生需要、心理发展特点和各种问题的表现。心理档案记录的信息有:心理测验结果、个体心理发展关键节点的变化数据、心理咨询记录等,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将这些数据按一定的排列组合,可以构成一个内部联系制度,反映学生在学校期间的整体精神面貌。借助这些为全部学生建立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档案信息,学校可以更好地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5]。

在建立和收集整理学生心理档案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注重心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在学生的学籍中加入心理健康档案资料,加强心理健康档案的信息化与动态化的计算机管理,让心理档案与学籍一样在大中学校心育过程发挥真正重要的作用。

(二)知识普及,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协同育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任课教师能够吃透并且掌握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从而使用该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技能的课程,具有所有其他课程一样的特点,比如系统性、主体性、积极性、开放性。但它又不同于一般课程的是,在教学活动中,以让学生感知、体验班级归属感、荣誉感等为前提进行行为训练活动,在此过程中加入团体辅导的一些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目的。

1.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

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从知性向生活、从有利于教到有利于学、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相结合、从抽象化到生活化、从生硬化转向生动化的转变。各学段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既有所侧重,又要有所铺垫,小学阶段注重学生的发展性心理知识宣讲,辅以家长课堂,为家长讲授发展性心理知识与适应性心理知识;中学阶段为学生讲授发展性心理知识与适应性心理知识,开设家长课堂,讲授适应性心理知识和障碍性心理知识;高校要注重学生发展性、适应性、障碍性心理知识授课,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讲座,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2.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实现校园心理情景剧、团体辅导等团体活动的衔接,交流在主题选择、组织方式和教育效能方面的经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减少心理问题的迁延性。心理学老师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等学生设计出相应适宜的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小组心理辅导方案:低年级侧重于日常生活指导、入学适应性教育和学习指导;中年级则侧重于指导学生的生涯规划、适应性教育、人际关系、学习和情绪情感;高年级则侧重于辅导适应性教育、求职和升学、考试等。要与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加强配合度,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实现茁壮成长,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还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热点话题,灵活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心灵鸡汤、心理情景剧等活动,收集整理学生对这些活动的反馈意见以更加有效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另外,加强大中学校学生心理社团在思想、态度、服务意识、心理技能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学到一些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得到有益启示。

(三)校际联谊,合力打造心理健康教育互进格局

要改变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各自为战的现状,除了通过制度建设明确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任务外,还应结合当下大中学生主要面对的学习压力、人际困惑、情感情绪等心理健康焦点问题,通过座谈、心理场馆参观、朋辈心理辅导、心理情景剧等活动,促进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中学心理健康工作的友好互信,进一步促进校际间的联动。

1.加强校际合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合协调发展

围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工作思路,以共同提高心育质量为目标,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为切入点,整合和共享教育资源、学校教育资源、教师资源,积极开展惠州市大中学校校际间心育交流、学术讨论及科研合作等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活动体系以及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各学校依托“5·25”心理健康节、“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以及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活动,在学生心理讲座、心理团体辅导、心理知识竞赛、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的培养等项目上加强校际间交流、合作、对话、共享,各校学生心理情景剧决赛时互为评委,在做好校内心理教育工作教研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校外专家的交流,发挥各学校富集优势为其他学校服务,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创建一片晴朗的天空。

2.组建成长小组,促进心理专兼职教师教学咨询能力提升

组建惠州市大中学校心理教师成长小组,人员为各校心理咨询机构专兼职教师,主要开展教师间教学观摩、阅读专业书籍、案例探讨、专项督导等活动。成长小组需要提供互动式、体验式、封闭式又具有支持性、成长性、治愈性的安全的与专业的环境,成员们通过小组浸泡实现探究自我、接纳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教学和咨询能力。

(四)社会联动,构建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心理服务体系

在构建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衔接与贯通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校以外的家庭和社会资源的作用,深入开展家校、校社联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信息交流模式,共筑“学校——班级——宿舍(无住宿生,此项略过)——家庭——医院/社区”社会支持系统,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有效衔接。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网络化模式的构建

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获得学校教师和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组织、存储信息,传达给相应的接收机构,然后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接触,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学校和家庭,因此应加强对普通学校和家庭的指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包括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得到各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主要有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等。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学生、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从业教师、德育主任——分管校长、社会专业机构”为主线,高效快速联动的“三级预警系统”,从不同层面、角度和通道展开工作,实现学校能够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有与该工作有关的人员充分参与的整体优化。

2.学校——家庭——社会三级网络支持系统的共筑

现实中,由于入学率抑制学校和家长,更多是由于部分封闭的教育体系的干扰,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是存在困难的。调查显示,即使在意识层面上一些父母能够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行动上往往缺乏参与和跟进,反复推诿,逃避责任,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单方面的唯一的责任,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学校要求参与该活动是学校无能和推卸责任,缺乏参与的能力和动力,或没有欲望和勇气去参加活动。即便如此,学校仍然在不断努力,通过家访、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卡、设立家庭课堂及家长学校、成立家委会等形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以此带动家长的积极性。同时,为了提升家长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学校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方面给家长提供指导和加强,以做到家庭和学校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出谋划策,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得到共同成长。正是由于家庭的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并且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开展家校合作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各学校还要与惠州市精神专科医院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开通绿色转介通道,在学生的心理问题超出学校教师工作范畴时,让学生第一时间接受专业、规范的治疗,实现咨询、诊断与转介的无缝对接。

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互相衔接起来,做到不同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不一样,既要衔接又不至于累赘;在心理健康教育对象本身的基础上,充分使用外部资源,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所能起到的实效性作用。

附表1 两所高校UPI测试结果一类学生统计表

附表2 惠州市第一中学MTH各分量表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统计表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学校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