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工资增长与行业产值关系的实证分析

2020-07-08阚永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产值增加值差距

■ 阚永乐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所需日趋多元化。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较为明显,行业产值持续增长,且工资在各行业间应用广泛,在国民经济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伴随着产业重心的转移,行业工资差距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针对收入差距问题国家已做出相应调整并有所缓和。据调查显示,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为0.465,相比前几年下降很多。大量学者针对行业差距问题提出探讨,在论证与分析中,行业工资增长与行业增加值、行业产值间的关系并未出现很多明确细致的论证分析研究,更多的研究仍在力图解决收入分配均衡以及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本文在了解工资差距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全国部分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模型对工资增长和行业产值间关系进行详细论证分析。

一、文献综述

根据马克思工资增长理论,方岩飞(2012)[1]在了解西方经典工资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PVAR模型分析,运用动态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得出结论证明工资增长与消费指数、人力资本、劳动生产率以及就业率相关。同时,有相关影响工资增长因素研究认为产值增长份额、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密集度等因素推动工资增长(Arbache,1993[2];Schettkat,1993[3])。关于实际论证方面,苏雪利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研究表明,劳动生产率决定产值增长率,从而影响工资。根据相关文献,新剑桥学派就已经把收入分配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结合起来。琼·罗宾逊(1962)通过动态模型的建立分析了产值增长和工资增长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杨金杰、吴寿平和戚红艳(2011)[4]利用panel data model实证检验产值增长份额是影响工资增长的重要因素,说明工资增值与行业增值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对本文假设有一定推动作用。由于国内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国外成型的理论对国内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宋晶和李会敏(2014)[5]通过建立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得出在工资黏性的显著影响下,地区生产总值对工资增长影响显著,且提出提高工资增长就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完善工资增长机制以及加强最低工资管制。康健[6](2017)实证分析指出我国工资水平与经济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我国目前就处于低工资向高工资转变的过渡时期。同时,张奇[7](2019)在探讨工资与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关系时发现,经济水平高速增长而产生的收入效应促使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也促使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升级,所以需要协调工资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而谢惠知(2009)[8]在了解工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并不匹配时,提到与传统工资理论不同,影响职工工资增长最明显的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还表现在我国工资谈判与决定机制的不健全,作者提出要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的工资增长机制来改善这一问题。此外,行业间由于投入机制等原因表现出不同的工资增长情况,孙文杰、沈坤荣(2014)[9]借助非竞争投入产出模型,调查中国行业工资差距以及原因,表明我国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性产业以及服务业行业人均工资增长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其主要原因在于消费、投资、出口、技术进步等。王洵、彭树宏(2012)[10]更是说明中国行业工资分布的演化表明有着明显“马太效应”。Joachim M ller,Marion K nig也指出,工资差距与劳动市场有关,工资分配低,工资差距大,就业率相应就减少。王宏(2014)[11]针对“十三五”期间工资增长波动性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形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工业化和扩张性投资是推动我国现阶段工资上涨的强大推力,“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同趋势走向。

综上可以看出,许多学者对工资增长和其影响因素都进行了很详细的规范研究,重点关注的是行业工资差距以及产生差距的原因和缩小差距的建议,但关于行业工资增长与行业产值二者间关系的论证为数不多,且部分选取特定行业单独分析,以全国多个行业为研究范围进行分析二者关系涉及甚少。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模型以全国八个行业为研究范围,选取行业平均工资、行业就业人口、行业产值以及固定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行业工资增长与行业产值的关系。

二、影响机制

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行业平均工资与行业产值以及行业增加值间的关系比较多元化。一方面,行业增加值增加代表去除生产过程中转移和消耗,即为再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劳动力能够增加商品价值,而工资就是劳动力的价值或者价格,所以工资的价值在于劳动力,劳动力又能够带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价值,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大卫·李嘉图就认为工资受自然价格和供求关系影响,资本投入的增加使得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从而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得到提升,由此提高就业人员的消费水平。假设其他条件不变,行业增加值增加,创造的价值增加,市场扩大,表明行业规模扩大,就会扩大投资即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引入新设备或者新技术以及人才,劳动生产率就会增加,相对性的劳动报酬相应增加,就业人员工资就增加,也就是行业增加值的增加带动工资增长,二者同向增长;另一方面,工资影响行业产值,工资增长表明这一行业的劳动力不足,无法在同等情况下创造出较原来更多的价值,需要更多新的劳动力来满足增加的产品需求,新需求就代表就业人员的增加,劳动力增加,创造出行业的产值相对应也就扩大,根据西方学者结论,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存量、自然资源、劳动力投入和社会环境等,类似于在微观市场上:

公式1表示,劳动的增长份额加资本的增长份额再加上技术进步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就等于产值增长值。意味着加号的每一部分产生变化都有可能带动产出增长值的变动。其中,当资本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对某产业产品需求量增多时,市场现存劳动力数量不能满足多出的这部分需求;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劳动力供小于求,其价格就会上涨,工资水平就会相应提升;一段时间后,由于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力趋向于向高工资的行业流动,创造出的剩余价值上升,该行业的产值增加,这说明了行业工资增长推动行业产值的增加。

三、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以及数据来源

(一)模型建立

基于以上分析和假设,考察到工资增长与其可能引起工资增长的因素,包括行业增加值、行业产值以及资本密集度、劳动密集度,主要考察工资增值与行业产值相关数据间关系,本文把八个行业作为整体来讨论,建立起与工资增长相关的两个线性相关模型,分别为

公式(2)中,α为常数项,Wa为工资增量,β表示系数向量,Ia表示行业增值的增加值,La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加值,Ka为固定投资的增加值,φ表示模型为了消除个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引入的虚拟变量,同时用以区分各个行业,包含D1-D7,ε为相互独立随机误差项。模型一中,由于行业增加值是建立在资金流量的基础,是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较于国内生产总值更为具体准确,所以行业增加值和其他作为解释变量,用来解释是否行业增值和工资增长呈现同趋势走向,工资增长值作为被解释变量。

公式(3)中,G为工资增长水平,O为产出增长份额,P为劳动生产率,C为资本密集度,其余同上。单纯的只考虑增长值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只能直观地表示出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关系的大致走向和增长趋势,由此,引入模型二关于变量增长率之间的线性关系,一方面可以验证模型一得出的结果是否支持假设;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工资增长的增速情况,以及与其他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二)变量选取

以城镇为分析范围,对数据进行筛选分类统计,对模型涉及到的变量进行解释说明(如附表1所示):

(1)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值Wa,为去除当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后的数值,排除物价指数对行业增值影响,使得名义数据变为实际数据。

(2)分行业增值Ia为行业产值,是去除中间消耗或转移生产过程中新增加价值,即去除CPI后的值。

(3)La与Wa对应,对象都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本文不讨论国有企业、私营等单位就业人员。

(4)Ka为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农户,即为城镇单位相关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

(5)Di为模型引入虚拟变量,通过改变设定模型中的截距水平提高模型精度,设置时取值“0”或“1”。本文对8种行业相关变量间关系进行探讨,故引入虚拟变量的个数为7个(见附表1)。

(三)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给出的19个行业门类的相关数据,为了方便统计,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本文选用了全国8个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包含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在2004-2017间的相关变量为实证研究范围。此外,本文涉及到的投入与产出,均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平减,以此来进行同期比较。

四、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面板数据模型在回归前需检验数据的平稳性,为探究模型是否平稳,避免伪回归,采用单位根检验对模型涉及变量进行整体的检测,结果显示模型1变量整体不平稳,经过一阶差分后不存在单位根,但此时经过差分后的数据意义上就是模型二涉及到的增长率,故直接对模型二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检验方法得到的统计值除Breitungt-stat外其余方法均小于0.05临界值,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模型不存有平方根,序列是平稳的。

表1 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

(二)Granger因果检验

为更好地表明工资增长与行业增值间的关系,探究工资与行业增值间的双向影响关系,对模型二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从结果来看,就本文来讲,产出增长份额不是工资增长水平的格兰杰原因的P统计量为0.0046,说明工资增长水平受产出增长份额影响,二者存在因果关系。

表2 因果检验结果

(三)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eviews软件,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把整个行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析,排除行业间壁垒研究城镇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与行业增加值的关系,即样本数量为112。通过以上检验发现用模型二进行回归更显著,故用LS命令分析得出参数的估计结果整理如附表2所示。

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总体拟合程度良好。整体来看,行业的为0.5131,说明解释变量对于被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可行,达到50%以上,说明二者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再加上O前系数为正,可以判断产出增长份额对工资增长水平产生的影响为正向的。单个分析来看,各个变量对应的P值几乎均为0,表示各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从附表1可以看出,产出增长份额对工资增长水平的影响是正向的,每增加1%的产出对工资增长的带动为30.47%,表明行业产值增加对工资具有拉动作用,证实上文假设成立。劳动密集度则与工资增长显示为反向关系,且系数较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各行业间的特点差异造成工资收入的不同。资本密集度的估计系数为1.5234,表示资本密集度每增加1%个单位,工资增长水平相应提高152.34%,说明资本对工资增长具有较大带动作用。虚拟变量的引入表示各个行业的工资增长和产值增长间的关系,由表2得,除去工业外,各行业的工资增长水平和产出增长份额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说明这些行业的工资增长一定比例是由于行业增加值的增长带来的,其中农林牧渔业、金融业间行业的工资水平受行业产值变化最明显,分别为0.3891和0.3717,其余排名为批发业、建筑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若D1-D7均取值0,表示的是房地产业工资增值与行业增加值间的关系,其余行业在房地产业的基础上增加或者减少相对应的工资情况。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对全国2004-2017年间8大行业工资增长水平和产出增长份额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行业增加值与工资增值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且不同行业间行业增值变化对行业工资变化影响程度不一,证明了之前的假设成立,且二者间关系相互相关,行业增值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促进工资增值的增加,也就是说行业产值带动行业工资变动。

我国行业间工资收入长期存在差距问题,工资收入差距减小,对行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为此要多方面研究探讨工资和行业产值的作用机制。有学者调查研究表明,行业工资水平的差异本质是由群分效应引起的,同时也与行业垄断、劳动者的自我选择有关。由于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具备不同的能力特质,所以拥有不同技能的劳动者进入与其技能相匹配的行业,技能要求的高低体现在工资报酬的差距上。但工资差距有所缓和是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动以及行业垄断。所以,为能缩小这种行业间差距,首先要缩小劳动者技能差异,要更好地促进劳动力在行业间的转移,对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高平台就业机会;其次,行业间工资差距也反映出行业结构的不合理现象,是由于行业间本身存在发展差异,缩小行业间工资差距就需要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注意行业间协调和合理规划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为避免出现行业垄断致使的工资差距,政府要继续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垄断行业的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此外,要完善相关机制使得劳动者与市场更好地契合,实现供需平衡。

附表1 各变量定义

附表2 O、P、C(模型二)回归结果

猜你喜欢

产值增加值差距
2021年1—12月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2020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