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隧道仰拱的技术要点及病害机理
2020-07-08高辉
高 辉
(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6)
1 概述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公路隧道数量也随之增多。山西省是“隧道大省”,其典型的特长隧道有:太古高速公路西山特长隧道(13.5 km)、长平高速公路虹梯关特长隧道(13.2 km)、榆和高速公路云山特长隧道(11.4 km)、平榆高速公路宝塔山特长隧道(11.2 km)等。即将新建的高速公路也将有一批特长隧道出现。
随着隧道数量和长度的增加,运营隧道病害越来越多,大多表现为衬砌裂缝、渗漏水,基底沉陷或隆起等病害。基底沉陷或隆起主要表现形式为隧道拱脚下沉、路面中心拱起、路面开裂,其主要原因在于隧道施工过程中对仰拱重要性认识不足,施工质量差而造成的。经过对隧道病害的调查,由仰拱缺陷造成的病害占到了45%左右,处治费用占了整个病害处治费用的70%以上。
2 隧道仰拱的原理及作用
2.1 隧道仰拱的原理
隧道仰拱是为上部支护结构提供支撑,它是设置在隧道底部的反向拱形支护结构,其将隧道上部的荷载压力传递到隧道底部,同时又有效地抵抗隧道下部地层传来的反力。仰拱通俗解释为向上仰的拱,一般分为3部分,即仰拱的初期支护、仰拱的二次衬砌支护、仰拱的填充层(见图1)。对于部分围岩条件较好的隧道段,仰拱结构可不设初期支护。
图1 隧道仰拱示意图
2.2 隧道仰拱的作用
仰拱在隧道整个受力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其作用有:
a)隧道仰拱能解决基础承载力不够,减小隧道衬砌下沉,同时调整衬砌应力。
b)隧道围岩破碎段、黄土段及时施做仰拱,可以提早使衬砌结构封闭成环,阻止围岩变形过大,提高隧道整体承载力。
c)隧道仰拱在隧道底部也有一个横向支撑力,防止隧道两侧内挤而产生剪切破坏。
3 隧道仰拱的设计要点
a)隧道仰拱一般布设在Ⅳ-Ⅴ级围岩中,但在Ⅳ级围岩中,其强度、裂隙的数量、破碎程度以及产状差别较大。传统的隧道设计时,大多数仅仅依靠经验,同一级别的围岩仰拱设计采用同一个标准。尤其是施工时开挖出来的围岩强度低、围岩破碎、围岩整体性差,但是未及时进行设计调整,后期隧道底部的承载力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导致隧道运营后出现一系列病害,其病害处治既费时、费力,处治效果欠佳,又无法一次性完全处治到位。
b)隧道设计阶段,应根据勘察报告的各个参数,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仰拱标准。在隧道施工阶段,一旦实际开挖围岩与勘察不符,应及时对仰拱设计参数进行调整,保证隧道仰拱支撑力满足衬砌的实际要求。
c)为了避免由于仰拱薄弱,出现隧道衬砌受力不足的情况,为日后隧道的运营埋下隐患,因此建议在设计阶段加强仰拱的设计参数,如提高仰拱厚度、仰拱衬砌强度。
d)黄土隧道局部段落稳定极差,建议隧道开挖后,先对仰拱底部进行加固,建议采用处治黄土沉陷比较成熟的、效果很好的高压旋喷桩加固方法,处治深度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4 隧道仰拱施工要点
a)隧道底部两侧拱脚处开挖时应平顺,避免应力集中。底部禁止有虚渣、杂物,钢拱架与隧底应接触密实。
b)在膨胀岩地区开挖仰拱时,底面和两隅应提前打入锚杆后,再行开挖[1]。
c)仰拱开挖后,应尽快进行支护施工,为防止隧道出现较大变形。
d)当仰拱底层无初期支护时,应用混凝土做垫层,进行找平,确保仰拱钢筋能安装到位。
e)仰拱上部的填充层混凝土配比应准确,仰拱施工时必须使用模板,同时机械捣固密实。原则上要求仰拱和上部的填充层应一次立模施工,但是鉴于二者混凝土强度标号不一致,故在仰拱施工完成后,适当停歇后,再进行填充层混凝土施工。
f)仰拱一旦出现超挖现象时,应采用与衬砌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浇筑。
仰拱填充采用片石混凝土时,片石应距模板50 mm以上,片石间距应大于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并应分层摆放,捣固密实[1]。
5 隧道仰拱施工管理要点
a)建设单位要强化管理,在仰拱的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施工质量存在缺陷,实行顶格处罚,并且对项目负责人进行全线通报。采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在仰拱施工过程中,现场必须有实时监测系统,监测系统与建设单位管理平台相连,以便业主对仰拱的开挖情况实时掌握。
b)设计单位应在隧道的开挖过程中,根据围岩的变化情况,及时对仰拱的支护级别进行调整,保证仰拱的支撑能力满足隧道的承载力。
c)施工单位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应选用施工水平过关、施工质量可靠、施工组织有序的队伍,同时现场技术人员应对重点、要点部位进行全程指导,不能任凭施工队随意施工。
6 工程实例
6.1 隧道基本情况
该隧道设计为左右线分离式。左线洞体全长964 m,进口底板设计高程为682.879 m,出口底板设计高程为692.211 m,洞体最大埋深102.140 m。右线洞体全长939.0 m,进口底板设计高程为683.131 m,出口底板设计高程为692.162 m,洞体最大埋深101.098 m。隧道总体走向呈东西向为81°。
6.2 水文地质
隧址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层中岩石胶结较松散,纵横向水力联系一般,本区降水量少,无常年地表径流及大型地表水体,因此,地下水补给来源贫乏,岩石含水性从上到下逐渐变弱,且地形坡度变化较大,地表光秃利于地表径流与排泄,并利于渗透补给下覆地层,进口段区域地下水位标高1 260 m,出口段地下水位标高1 100 m,均低于隧道设计标高,中、深部地层含水性极弱,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类型。
6.3 病害现状
图2 某高速公路隧道路面错台裂缝
该隧道2013年建成通车,2014年4月路面中心出现拱起现象,路面两侧出现裂缝,裂缝宽度约8 mm,局部出现错台(图2)。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进行了隧道变形监测,经过近1个月的监测,隧道两侧处于不均匀下沉,累计下沉量达到了7 mm。监测单位建议业主单位尽快进行病害处治。
6.4 病害勘察
随后业主委托设计单位进行了病害勘察设计,设计单位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对该隧道进行了病害勘察。经钻探后显示:a)路面以下0~0.5 m为沥青路面及混凝土结构层;b)路面以下0.5~1.0 m为碎石土层,成分为石灰质泥岩,角砾岩;c)路面下1.0~2.50 m为基岩层,泥岩,砖红色,碎块状结构,强度极低。
6.5 病害原因
该隧道在病害段设计有仰拱,根据勘察资料分析,病害出现原因如下:a)隧道仰拱下部浮渣过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现场管理混乱,施工监管不力,造成仰拱浇筑前,未将仰拱底部的浮渣清除干净。b)浮渣遇水软化。该隧道的裂隙水主要为地表水,2016年雨期较往年比较长,且雨水较多,大量的地表水下渗进入了隧道,导致仰拱下部的浮渣软化,承载力降低。c)本段围岩主要为泥岩,强风化,强度低,遇水后强度更低。d)仰拱填充层厚度不足。根据钻探结果,本段仰拱填充层的厚度明显低于设计值。在上述4个原因共同作用下,该隧道拱脚的承载力明显不足,拱脚下沉挤压,导致路面中线出现拱起。
7 结论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重视仰拱的动态设计调整,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仰拱充分发挥其承载作用,避免其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病害,影响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