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电气产品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07-07倪逸啸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30期
关键词:质量监管问题对策

倪逸啸

摘 要:提升国家竞争实力以及经济能力,就需要重视提高工业电气产品质量,而随着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建设,人民群众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政府质量监管部门也越发重视对工业产品质量的监管,但我们也需要意识到当前仍然存在一些有质量问题的工业产品。本文阐述了工业产品质量监管的概念,分析当前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工业电气产品;质量监管;问题;对策

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往往是通过工业产品质量水平反映出来的。随着改革开发实施,经济建设不断完善,我国的工业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相较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时常会出现一些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与生命安全。而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缺乏健全的工业电气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1]。

1 工业电气产品质量监管概念

工业电气企业在生产环节创造的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和实际用途的产品,就是工业电气产品。在本文当中,涉及到的工业电气产品涵盖了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电热毯、电压锅;有关金融和通信安全的无线电接收器、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器;容易影響生产和公共安全的电力铁塔、化工产品以及其他产品,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而工业电气产品质量则是指产品对固有特性的满足要求程度,对相应需求和期望的满足程度。

政府部门通过相应规则的利用来调解社会经济事务,进而实现正常有效的运作,也就是政府监管模式[2]。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工业电气产品监管部门对工业电气产品实施有效的质量监管,保障工业电气产品生产环节得到规范,确保工业电气产品整体质量,保障消费者的财产和人身等各项权益,并有效推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在不同国家,对工业电气产品质量监管也有着不同的模式和体系,一些国家以政府为主导,政府来实施工业电气产品质量监管权利,也有部分国家是通过市场主导或者官民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工业电气产品质量监管的,但无论是哪种监管形式,最终的目的都是防止工业电气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对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作出有效保障。

2 工业电气产品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2.1依法行政能力不足

依法行政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必然方式,但在当前工业电气产品质量监管环节,却明显存在依法行政能力不足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合理运用法律法规实施行政管理的能力。而随着近些年我国政府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的越发关注,并且出示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但想要实现工业电气产品质量监管依法行政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执法人员过度依赖自身经验,缺乏应有的法制观念,使用老旧的方式方法来处理当前新形势的案件,就容易出现一定的错误,损害人民群众的多重利益。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行政执法人员忽视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对法律法规的不了解导致在执法环节遇到了各种阻碍,执法人员自身素质低下影响着工业电气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开展。在相关部门内部缺乏完善的监督制度,对行政执法机关没有足够的监督力度,也容易出现一定的腐败现象。

2.2缺乏公共检验检测能力

政府部门开展工业电气产品质量监管的主要方式就是对工业电气产品开展检验检测,但缺乏公共检验检测能力,导致部分工业电气产品的质量检测准确度不高。例如,当年轰轰烈烈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由于对三聚氰胺的检测准确度不高,导致质量不合标准的产品流向市场,最终导致了无法挽回的后果。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程度也有着明显差异,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检测能力往往相对较高,而基层检测机构缺少有效的基础检测设施,想要实现有效检测就需要输送到检测能力较高的地区开展检测,企业的工业电气产品检测成本相对较高。此外,缺少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也在制约着工业电气产品质量监管的开展。当前检测机构存在着高素质人员缺失,即使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也留不住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检测人员甚至无法准确理解检测标准规程,实际工作中的检测设备相对老化,甚至部分企业的工业电气产品质量检测能力还不如公共检验检测能力。

2.3认证市场缺少合理秩序

作为重要的第三方机构,我国一直十分重视认证机构的发展,认证体系也是提升工业电气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实际工作中缺乏有效监管,部分认证机构逐渐模糊了公正公开、诚实守信等原则,成为了完全唯利是图的商业组织。当前部分认证机构为了提升业务量,诱导企业用低廉的价格买卖认证证书,对认证行业秩序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部分认证机构利用国家提供的认证收费制度,获取高额利润,竞相压低价格,导致认证质量下降,相关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也受到了损害。

3 工业电气产品质量监管的对策

3.1构建企业质量监管体系

由于对工业电气产品质量不够重视,“中国制造”逐渐与假冒伪劣和质量低下画上了等号,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缺乏有力的质量监管,部分企业缺乏诚信的素质,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构建企业质量监管体系。虽然在《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当中都涉及到了企业质量信用相关内容,但往往只是简单的带过一下,而没有真正对失信行为制定出有效的惩罚制度[3]。为此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失信企业进行刑事立法,并提升打击力度,让失信企业的违法成本大幅提升。

此外,要构建一个失信企业的黑名单制度,构建企业质量信用平台,让企业的信用信息得到完善,让企业之间实现信用信息共享,构建完善的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让企业的违法和失信行为第一时间得到公布,对企业日后的信贷和融资等行为做出有效制约,为守信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2完善质量监管标准化

提升工业电气产品质量的前提是实现质量监管标准化,让抽象的质量用量化的指标变得明确,便于进行后续的细化操作。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围绕当前我国的产业发展趋势,强化质量监管标准的建设,推进高新企业、品牌企业的采标工作,借助先进的标准来提升企业工业电气产品质量管理能力,进而提升工业电气产品的整体质量。对工业电气企业而言,一味的忽视成本追求高质量并不是一件好事,为此,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在坚持质量第一的前提下,结合企业实际的紧急情况,制定出保障人身安全的相关标准,通过这样的形式降低工业电气企业的生产压力,并且也有助有针对性的有效开展工业电气产品质量监管。想要实现高质量,首先就要有高标准,在平衡经济效益与质量成本的基础上,需要鼓励相关企业制定高标准,来提升工业电气产品的质量。

3.3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作为工业电气产品质量提升的主体,在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时也需要第一时间承担相应责任。为此,需要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来提升整体的工业电气产品质量水平,发挥出企业应有的作用。在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强化企业的质量责任意识,将质量作为第一要素,并构建完善的质量责任体系,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上,实现全员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让整个生产链条都能贯彻质量安全责任。质量水平高低直接由劳动者素质决定,为此要强化劳动者的职业理念,定期开展专业化技能素质培训,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才能生产出更高质量的工业电气产品,进而从源头上彻底提升质量水平,推动工业电气产品监管工作的开展。

结束语:

工业电气产品质量监管,需要结合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与制度,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企业,并制定高标准、实施严要求,推动工业电气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颖.黄岩区工业产品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9.

[2]刘倩.河源市工业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 大庆163319)

猜你喜欢

质量监管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中药饮片质量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