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学中歌剧排演的引入与应用

2020-07-07冯江涛

广告大观 2020年7期
关键词:引入声乐教学实践

冯江涛

摘要:舞台艺术是声乐艺术中极为重要组成部分。声乐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出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表现能力,可以把音乐、戏曲、文学、舞蹈等全部都融入到歌剧中进行表演,培养出多元化的人才。本文重点分析歌剧排演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主要分析歌剧排演阶段中的引入流程,以更好的促进高校声乐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高校声乐教学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歌剧排演;声乐教学;引入;实践

一、目前声乐教学对艺术实践的渴求

声乐艺术是非常重要的表演艺术,其在舞台上的表现会给表演活动成败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学生在声乐学习中,要掌握熟练的声乐演唱技巧,并且能够掌握足够的表演知识,具备较高的能力和水平,比如演唱者要学会配合主持人、了解舞台表演流程等。要想符合这些标准,就应该进行一定的艺术实践,具备较高的舞台表演能力,有着一定的心理素质,这些都是当前高校进行声乐教学的重点内容。

歌剧自身就是综合性的,尤其是对于表演者的声乐专业要求很高,在情感表达、舞台表演、艺术表现能力等方面都比较注重,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声乐学习水平。在舞台表演时,演员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会给最终表演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声乐学习者应该全面的掌握声乐演唱技巧,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能力,比如出厂准备、配合伴奏、默契合作等等舞台的表演流程。学生应该进行必要的实践排演,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有着非常强的舞台表演能力和心理素质,能够胜任舞台表演工作。因此,声乐教学环节中,通过歌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舞台表演能力、歌唱技巧等,提高教学的效果,为社会输送大量的高水平声乐人才。

二、歌剧排演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高效音乐专业在教学活动中,声乐课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歌剧排演则是声乐实践教学的关键,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关键的。

(一)提高学生综合演唱技巧

歌唱为歌剧表演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对于学生进行歌剧排演的训练中,能够促进学生歌唱能力的提升,也能够利用实践学习来积累舞台表演经验,具备较高的歌唱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水平提升。完整的歌剧必然包含非常紧凑的剧情,所以在排演的环节中,表演者应该根据歌剧剧情的发展、角色的设定来实现全面的掌握,在该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不同的情节理解、全剧中各个角色唱段的感悟,促进自己歌唱能力的提升,也能够实现歌唱技巧的提高。比如,有些学生在表演歌剧时,虽然可以轻松自如的将整个演唱内容表演完成,但是却没有重视情感的表达,不能感动观众,这样的表演只能算作是唱歌,而并不能称之为演唱。基于这种情况,应该多次组织歌剧排演,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且解决,促进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舞台驾驭能力

歌剧表演中,所有的演员都应该具备较强的演唱能力、台词表演、形体动作、情感表达等,多项素质都要达标,能够驾驭整个舞台,表现好自己的角色。音乐专业学生虽然学习形体等专业知识,但是在学习中并未和声乐演奏完全结合到一起,这就让学生在舞台表演者,不能保证形体与歌唱实现协调配合,导致表演效果较差。因此,歌剧排演中加入声乐教学,模仿影音资料,同时也要进入到舞台中表演,丰富表演经验。

(三)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歌剧排演一般都需要较长的时间,从选角到最终公演,要经过数月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不同年级、不同导师的学生会分配到同一个组中进行排练与学习,所有演员都会为了表演成功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歌剧排演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就需要不同演员之间要进行紧密的配合,相互了解,加强沟通与协作,提高团队合作水平。

(四)提高学生音乐修养

与其他的独唱形式有着明显不同,歌剧排演阶段,独唱、合唱、重唱等形式都会有,这就需要不同声部的歌唱者要充分掌握音乐组成结构,有效的配合以完成整个歌剧的表演,体现出整体性。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听辨能力,促进音乐素质的提升。对于有歌剧排演经验的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很多参与过大型歌剧排演的学生都具备较高的素质和水平,要明显优于没有参与过任何表演的学生,自信心、自豪感都比较高,且利用排演能够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文学素养、音乐素养都有着较大的提升。比如在歌剧《茶花女》的排演中,学生通过歌剧的表演了解该文学作品的内涵,同时也会对法国的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使得其掌握足够的文学知识。

三、歌剧排演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以《伤逝》为例

(一)初选环节

选择歌剧曲目,确定表演人员。曲目的选择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排演效果。经过最终分析,确定选择《伤逝》作为歌剧曲目,具体原因如下:其一,《伤逝》中融合了东西方的歌剧文化,通过咏叹调、对唱等方式来实现声乐的表达,也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民歌歌剧之一;其二,《伤逝》更多表现的是青年人的学习、生活,大学生也是在这个年龄段中,更加容易理解作品的内涵,易于情感表达;其三,歌剧中的《紫藤花》《风萧瑟》等曲目是高校声乐专业必学曲目,演员能够更快的掌握表演技巧。对于选角来说,具体就是要按照不同参演人员的兴趣、实际情况来确定,要展现出不同演员的优势,比如,《欣喜地等待》是一首欢快的乐曲,应该选择让声音清脆、欢快的学生来演唱;又如,全剧最有挑战性的曲目《不幸的人生》,旋律变化比较大,对于演唱者的专业素质要求极高。因此,应该让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来表演。

(二)歌唱环节

有演唱任务的学生应该系统性准备演唱工作,以便于提升表现力。对《伤逝》作品的创作背景、情感演变等进行综合分析,这是进行歌唱的重要环节,然后就是进行小曲目的练习。而这些细节方面的知识是在长期学习中积累的,所以要组织学生反复的学习和训练,以提升演唱水平。比如,歌剧中女主人公子君的一曲咏叹调—《一抹夕阳》,所表现的是子君彻底与封建家庭割裂,虽然生活艰辛但是却能够和相爱的人白头偕老,曲目难度不高,但是对于演唱的要求却比较高,所以要反复练习。

(三)表演环节

全面的了解科学的方法,逐步的进行排演训练。歌剧排演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表演,而歌剧《伤逝》要求演员根据四季变迁来体现出人物内心变化,演员应该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来表达,如果只是进行单一歌唱训练,则不能满足这一舞台表演的要求。这就需要从心理疏导方面出发,要逐步克服心理障碍,规范动作,最终能够实现歌唱和形体的完美融合,促进表演水平的提升。

(四)合奏、伴奏环节

培养伴奏者与演唱者的默契度。《伤逝》的剧情变化是比较大的,有欣喜、有仿徨、有绝望忿恨,为了能够有效的促进演员之间默契度的提升,在排演中通过钢琴伴奏的方式,实现整体排演,能够实现整个曲目的演唱、合唱、伴奏的配合训练,最终能够促进默契度的提升。

(五)公演前的彩排环节

根据正式演出来进行彩排。彩排和排演有着很大的差异,要将所有服装、道具、舞台、音箱等全部准备就绪,对于学生心理要求比较高,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同时也要确保表演者掌握全部演出内容,而公演也是按照彩排来进行的,并且组织学习参与观看。指导教师要总结彩排中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以使得公演时效果最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歌剧排演的方式应用到声乐教学中,可以更好的促进理论知识的实践学习,使得基本功更加的扎实,经验也更加的丰富。因此,各个艺术高校应该积极创新,寻找出符合实际教学需要的声乐教学方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鹤然,高源. 歌劇咏叹调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艺术科技,2019,032(002):279.

[2] 汪荻. 论声乐教学中歌剧表演训练的重要价值[J]. 艺术科技,2019(9):229-229.

[3] 史宏强. 初探中国歌剧实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 戏剧之家,2019(35).

(作者单位:天津艺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引入声乐教学实践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引入
浅谈如何让优秀的流行音乐进入小学音乐教学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