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民体质监测数据的幼儿体质区域性研究
2020-07-07叶佳明岳慧兰
叶佳明,岳慧兰
(1.衢州市衢江区浮石中心幼儿园,浙江衢州32400;2.湖州师范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幼儿体质受到千家万户父母的牵挂,幼儿强壮的体质是国家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基础。幼儿体质是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及数据库,以获取我国国民体质状况的宝贵数据,以后每五年为一周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本研究通过对2018年湖州市吴兴区的幼儿进行体质测试获得幼儿体质的相关数据(此数据属于2018年国民体质数据的一部分),以此了解湖州市吴兴区幼儿体质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性别与城乡这两个因素对幼儿体质状况的影响,为制订湖州市吴兴区幼儿身体素质改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湖州市吴兴区的3~6岁的幼儿,研究样本分别按性别、城乡进行划分,3~6岁人群每1岁为一组(表1)。
表1 样本人数分布情况(人)
(二)研究工具
测试指标:幼儿身体素质指标包括身高、体重、立定跳远、网球掷远、10m折返跑、双脚连续跳、坐位体前屈、走平衡木共8项,按照2010年制定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1]中的测试方法进行测量和评价。所有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各抽样点统一使用由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统一配发的体质测试器材;由监督员进行质量控制,抽取5%人数进行复测。数据均采用双录人方式并进行比较核对和纠错。
使用EPilfon软件录入数据,用SPSS 19.0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采用的统计检验显著水平和相关系数可靠度均为P<0.05,所有数据一律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D)表示,采用常规单因素方差分析与独立样本t检验,求得相关因素指标的显著性差异水平。
二、研究结果
(一)湖州市吴兴区幼儿身体形态现状
身高是身体纵向发育的重要指标。2018 年湖州市吴兴区男女幼儿身高的增长速度均在5~6岁达到峰值,男幼儿最大增长值为 8.4cm,女幼儿为10.1cm。(见表2)
体重是反映人体横向发育水平,人体的围、宽、厚度及重量的综合指标。2018年湖州市吴兴区男幼儿体重在4~5岁时增长的速率最快,而女幼儿则是在3~4岁增长最快;男幼儿的最大增长数为3.0kg,而女幼儿为2.3kg。
BMI(身高标准体重)又叫体重指数,可反映幼儿的胖瘦情况,是偏瘦、正常体重、超重还是肥胖。2018年湖州市吴兴区男女幼儿BMI值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男幼儿各年龄段 BMI均值均大于女幼儿。
表2 2018年湖州市吴兴区幼儿各年龄段身体形态均值与标准差
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2018年湖州市吴兴区幼儿身高、体重和年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362.1,P<0.01)(F=126.3,P<0.01),身高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体重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F=11.1,P<0.01)。2018年湖州市吴兴区幼儿BMI指数和年龄、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5.7,P<0.01)(F=4.2,P<0.05)。通过事后检验发现:2018年湖州市吴兴区幼儿身高的均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在各年龄段,男幼儿身高的均值均高于女幼儿;在体重方面,体重的均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长,除4岁外,男幼儿体重的均值均高于女幼儿;BMI值方面除4~5岁外,其他年龄组呈下降趋势,且BMI值在5~6岁这个年龄段下降幅度较大,说明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身高发育速率快于体重,导致BMI均值较低。
表3 2018年湖州市吴兴区幼儿各年龄段身体形态多重比较
注:*P<0.05,**P<0.01。
(二)湖州市吴兴区幼儿身体素质现状
立定跳远、网球掷远、10m折返跑、走平衡木、双脚连续跳、坐位体前屈这些项目分别反映幼儿的爆发力、上肢力量、速度、平衡能力、灵敏性和柔韧性。在立定跳远方面,2018年湖州市吴兴区男幼儿在4~5岁增长幅度最大,而女幼儿在3~4岁增长幅度最大,男幼儿的增幅距离为17.7cm,女幼儿为13.9cm。在网球掷远上,男女幼儿均在4~5岁时得到最大的增幅,男幼儿增幅的距离为1.4m,女幼儿为1.1m。在10m折返跑上,男幼儿10m折返跑的最大下降幅度在4~5岁,女幼儿在3~4岁,其最大下降幅度均为0.9s。在走平衡木方面,男幼儿走平衡木所花时间在3~4岁减少得最多,减少的时间为1.7s,而女幼儿在4~5岁减少得最多,为2.4s。在双脚连续跳方面,男女幼儿双脚连续跳所花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除六岁外,其他各年龄段所花时间男幼儿均高于女幼儿,男幼儿在4~5岁所花的时间减少最多,减少2.2s,而女幼儿在3~4岁,减少时间为2.8s。在坐位体前屈上,男幼儿坐位体前屈的距离在4~5岁上升得最快,而女幼儿在3~4岁,男幼儿增长的最大距离为2.44cm,女幼儿为2.02cm。(见表4)
表4 2018年湖州市吴兴区幼儿各年龄段身体素质均值与标准差
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2018年湖州市吴兴区幼儿立定跳远、网球掷远、10米折返跑、走平衡木、双脚连续跳、坐位体前屈和年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F=99.5,P<0.01)(F=88.3,P<0.01)(F=62.9,P<0.01)(F=3.9,P<0.01)(F=59.1,P<0.01)(F=67.3,P<0.01),除坐位体前屈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立定跳远、网球掷远、10米折返跑、走平衡木、双脚连续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F=5.7,P<0.05)(F=40.3,P<0.01)(F=9.8,P<0.01)(F=4.8,P<0.05)(F=3.6,P<0.05)。
通过事后检验发现(见表5),2018年湖州市吴兴区幼儿立定跳远与网球掷远的距离随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且均在5岁时达到峰值,且男幼儿这两项的均值均高于女幼儿,说明在爆发力与上肢力量上在幼儿五岁时达到峰值且男幼儿优于女幼儿。在10m折返跑与双脚连续跳这两个项目中,幼儿所花时间均随年龄增大而减少,在5岁时达到最小值,其中,10m折返跑时间男幼儿少于女幼儿,双脚连续跳男幼儿多于女幼儿,说明幼儿的速度和灵敏性在5岁时达到顶峰,在速度方面男幼儿优于女幼儿,在灵敏性方面则相反。在平衡能力方面,幼儿在4~5时有明显的提高,但男幼儿的平衡能力差于女幼儿。男女幼儿坐位体前屈的距离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大,说明幼儿柔韧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但男女幼儿之间在柔韧性方面没有差异。
表5 2018年湖州市吴兴区幼儿各年龄段身体形态多重比较
注:* P<0.05,** P<0.01。
(三)湖州市吴兴区城乡幼儿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差异
1. 湖州市吴兴区幼儿身体形态城乡现状与差异
表6 湖州市吴兴区幼儿身体形态指标城镇与乡村均值比较
注:* P<0.05,** P<0.01。
从表6可以看出:经独立样本T检验,城乡男幼儿的身高、体重和BMI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城乡女幼儿在身高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两个方面无差异(P>0.05),说明2018年湖州市吴兴区城乡男幼儿在身体形态方面并无显著差异,而女幼儿在纵向发育上存在显著差异。
2.湖州市吴兴区幼儿身体素质城乡现状与差异
从表7可以看出:经独立样本T检验,在城乡男幼儿的身体素质指标中,除网球掷远和坐位体前屈外,其他项目均具有显著差异,且这些项目的成绩乡村均优于城镇,这说明:2018年湖州市吴兴区男幼儿除上肢力量与柔韧性外,其他素质均是乡村明显好于城镇。在城乡女幼儿的身体素质指标中,除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外,其他项目均具有显著差异且这些项目的成绩乡村均优于城镇,这说明:2018年湖州市吴兴区女幼儿除爆发力与柔韧性外,其他素质均是乡村明显好于城镇。
表7 湖州市吴兴区幼儿身体素质指标城镇与乡村均值比较
三、讨论
(一)湖州市吴兴区幼儿身体素质变化趋势
1.身体素质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男女幼儿各有优势
湖州市吴兴区幼儿身体素质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具体表现在体质监测各个项目的成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另外,男幼儿在立定跳远、网球掷远与10m折返跑方面的成绩优于女幼儿,说明男幼儿在力量素质和速度上面具有优势,而女幼儿在走平衡木与双脚连续跳方面的成绩优于男幼儿,说明女幼儿在灵敏性和平衡性上面具有优势。
2.城乡幼儿之间存在差异,乡村幼儿身体素质更好
湖州市吴兴区城乡男幼儿之间,除身高体重、上肢力量与柔韧性外,其他素质均是乡村幼儿优于城镇幼儿;女幼儿之间除体重、爆发力与柔韧性外,其他素质均是乡村幼儿优于城镇幼儿。这说明2018年湖州市吴兴区城镇幼儿身体素质总体水平低于乡村幼儿。
(二)影响湖州市吴兴区幼儿身体素质的因素
1.经济发展导致城乡差异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经济实力差距逐渐明显。虽然经济因素不是唯一影响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因素,但它却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城市的物质条件与乡村相比更好,家长对幼儿从小就要求多才多艺,为幼儿报名各种培训班,导致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乡村幼儿,在幼儿园放学后经常在户外玩耍。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也在不断更新,电子产品对于幼儿的侵蚀不断加深,户外运动的时间也在不断被电子产品占据,这一现象在城市幼儿身上更加明显。基于这些,久而久之,城市幼儿的身体素质便不如乡村幼儿了。
2.幼儿园体育教学影响幼儿身体素质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尤其是户外的体育教学活动是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途径之一。但学校发生意外事故中有百分之六十与体育教学活动有关。[2]因此,做好幼儿园的体育教学活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关键。除了体育教学带来的安全问题之外,幼儿园的场地、设施设备,教师的教学水平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从而影响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
3.家庭教育影响幼儿身体素质
很多家长认为坐在办公室肯定要比出去干体力活轻松,这一观念使得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偏向智育而忽视体育。家长应该认识到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就难以更好地学习。此外,家长的文化水平也会对一个家庭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这些因素会影响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和意识。[3]因此,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家长应注重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不是单单地看重智育的发展。
四、教育建议
男幼儿在力量、爆发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幼儿园可以加强男幼儿这些方面的锻炼,发展男幼儿的优势,但也不能忽视其灵敏性的发展。女幼儿在灵敏性与柔韧性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幼儿园可以加强女幼儿灵敏性与柔韧性的优势,但也不能忽视其力量与速度的发展。幼儿园要加强男女幼儿的优势,并且弥补其弱势,从而促进男女幼儿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城乡幼儿之间,城市相比乡村生活条件更好,城市家长从小就让幼儿参与各类的培训从而忽视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因此,城市家长不仅要关注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还应该加强幼儿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