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个旧锡矿花岗岩体兰蛇硐突起与成矿规律

2020-07-07

云南地质 2020年2期
关键词:锡矿矿段北西

王 锋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老厂分公司,云南个旧 661000)

云南个旧锡矿区岩浆活动较为强烈,侵入体大部分隐伏于地表之下,隐伏岩体向上凸起的部分称为突起。兰蛇硐突起位于老厂矿田塘子凹矿段中,属老卡岩体中的一条南北向脉状突起。经过多年的勘探,已基本掌握了兰蛇硐突起周边锡铜多金属矿体的成矿规律。

1 塘子凹矿段兰蛇硐突起周边地质特征

兰蛇硐突起东到秧草塘断裂(F3),南到黄茅山断裂(F8),西到兰蛇硐断裂(F4),北到背阴山断裂(F6)。塘子凹矿段位于个旧锡矿东部一级成矿控制构造(五子山复式背斜)的中段西翼。区内断裂构造主要由北东向的坳头山断裂(F11)、兰蛇硐断裂(F4);北西向的秧草塘断裂(F3)、黄茅山断裂(F8),东西向的背阴山断裂(F6)等。

1.1 地层

1.2 构造

1.2.1 褶皱

主要有五子山复式背斜为矿区内一级控岩、控矿构造,背斜轴向北东20°~30°,长约40km,纵贯个旧东区南北;轴脊宽而平,两翼倾斜角在20°左右。背斜轴部发育次级北东向压扭断裂及近东西向张性断裂。背斜核部出现燕山期隐伏花岗岩侵入体(图1)。

1.2.2 断裂

兰蛇硐突起周边的构造相对简单,断裂有:北东向的坳头山断裂、兰蛇硐断裂;北西向的秧草塘断裂、黄茅山断裂,东西向的背阴山断裂等组成(图1)。

(1) 坳头山断裂:位于矿田中北部,走向北东44°~55°,倾向北西,倾角50°~78°,断裂带宽2m~15m,为一压扭性断裂。

图1 塘子凹矿段构造纲要图

(2)兰蛇硐断裂:走向北东40°~50°,倾向南东,倾角65°~80°,为压扭性断裂。

(3)秧草塘断裂: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55°~65°,为一张扭性断裂。

(3)黄茅山断裂:走向北西3,倾向南西,倾角50°~70°,长约2800m。上盘向北西滑动,滑向与走向夹角74°,断距约200m,为张扭性断裂。

(4)背阴山断裂: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65°~83°,断层角砾岩带宽20m~100m,角砾大小悬殊、棱角分明,钙铁、钙泥质松散胶结,属一张扭性断裂,长度大于10km。南盘西移,北盘东移,水平断距约800m,垂直断距大于50m。

1.3 岩浆岩

2 矿床特征

兰蛇硐突起周边主要包含有层间氧化矿床、矽卡岩硫化物矿床两类。

矽卡岩硫化物矿床:主要为矽卡岩硫化物型锡、铜矿床,分别属于矽卡岩和热液硫化物两个矿化期。矿床分布和岩体形态有关,多数产于小突起的周围。矿床一般规模较大,如31-11-1等矿体。该类矿体形态简单,矿床形态严格受岩体形态控制,可分为脉状、柱状、透镜状、似层状及凹兜状矿体。矿床主要矿物为磁黄铁矿、毒砂、黄铜矿、黄铁矿、铁闪锌矿、锡石等,脉石矿物为透辉石、钙铝石榴石、斜长石、萤石、金云母、石英、绿泥石等。31-11-1矿体位于兰蛇硐突起顶端凹陷带的接触带内。矿体顶板为中等稳固的白色大理岩。矿体底部为灰白色细至中粒块状黑云母花岗岩,中等稳固。矿体赋存标高:1950~2000,矿体走向16°,倾向286°、倾角10°~20°。矿体走向长2000m,宽97m~278m,厚度3m~15m,平均10.4m。锡品位0.924ω%~1.309ω%,铜品位0.345ω%~1.268ω%。

3 兰蛇硐突起的展布特点与接触带矿床的关系

在花岗岩侵入围岩时产生大量裂隙,接触带本身也是构造上的软弱带,因此花岗岩侵入接触带是重要的成矿构造。接触带最有利于成矿的部位为岩体的凸出部位、凹陷部位,特别是形成凹槽部位,由于花岗岩形成屏蔽层。并且上部围岩破碎程度较小,形成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热变质和接触交代作用得以较充分地进行,矽卡岩岩体厚大,为后期含矿热液的交代活动和成矿物质的堆积提供了良好空间。

通过开采和勘探工程资料综合分析,兰蛇硐突起的产出特征有以下两点:一是兰蛇硐突起走向为南北,西坡向西倾,东坡形成反倾,倾向西。岩体的顶端呈多峰式或波状起伏;二是兰蛇硐突起的南端岩脉成群出现,并交汇于主体花岗岩。北端与塘子凹突起相连。

由于兰蛇硐突起有着以上的特点,其顶端及两侧的接触带矿体形态及规模有着不同。在兰蛇硐突起的顶端,由于花岗岩呈多峰式或波状起伏,赋存有槽状矿体,如31-11-1及31-11-2矿体;突起的西坡由于花岗岩产状形态变化相对较小,矿体呈似层状产出,矿体厚度也较小,如31-10矿体。东坡由于花岗岩形态变化相对较大,多赋存有透镜状、脉状之矿体,如31-11矿体(图2)。

图2 兰蛇硐突起A线地质剖面图

在对兰蛇硐突起周边矿体分析后,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矿体处于凹槽状的,环境相对封闭,所以形成的矿体规模较大,矿石品位也较好,如表1中所示1976中段处于兰蛇硐突起的顶端统计产出矿量175050吨,锡品位为1.121ω%。而东西两坡相对开放,形成的矿体规模较小,且矿体连续性差。在垂直面上看,矿体主要形成于1925平面以上,向下矿体逐渐变薄,规模相对较小,如表1中到1900中段采出的统计矿量为20550吨。

表1 历年兰蛇硐突起周边锡矿体统计量

从元素分布上分析,在垂直方向上Sn逐渐过度Cu,到1900m中段向下逐渐过度为氧化矿和硫化矿,并且矿体规模较小,品位较差。

从平面投影图上分析,矿体主要集中在兰蛇硐突起的南北两端,在突起两侧的中部存在不连续的矿点。也就说明矿体主要集中在花岗岩变化比较大的部位。

4 成矿规律

兰蛇硐突起周边的矿体已基本勘探清楚,总结其成矿规律有以下几点:

(1)在兰蛇硐突起的顶端,花岗岩起伏变化较大的部位是形成似层状接触带锡铜多金属矿体的有利部位。

(2)兰蛇硐突起矿体的形成受地层、构造、岩性的综合控制,深部的花岗岩为成矿提供热源及物源。

(3)花岗岩突起两侧,西坡花岗岩起伏变化不大形成的矿体较小,东坡是反倾的花岗岩形成的矿体也较小。在花岗岩突起南北两端花岗岩的形体变化比较大,也形成较大规模的锡铜多金矿体。

(4)兰蛇硐突起旁侧及端部的断裂,是形成层间锡矿的有利场所。

5 结论

通过以上综合分析得出,花岗岩是锡铜金属矿体的成矿母岩,花岗岩的产出形态控制了接触带矿体的规模,花岗岩突起顶端由于与碳酸盐类岩石接触面积大,接触交代作用强,所以在此矿段内形成较好的矿体。突起旁侧的断裂是形成层间锡矿的有利场所,所以在下一步勘探中不能怱视。

猜你喜欢

锡矿矿段北西
长安金矿长安矿段露天转地下一期采矿工程安全设施通过现场验收
北厂-架崖山矿段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高铁含锡矿氯化及还原-硫化焙烧试验研究
世界锡矿时空分布规律及成矿作用
湖南柴茅岭锡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我国锡矿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安徽省铜陵市金口岭铜矿宝山矿段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特征
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与北沙牛杂交效果研究
“北西”系列爱情类型片的创新方式和本土化价值实现
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