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凤高速的“建管养一体化”实践
2020-07-07
作为广西高速公路“建管养一体化”的试点项目,灌凤高速的通车运营实现了“修一条高速公路,建设一条经济走廊,培养一批优秀人才,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标。
2020年4月23日,广西灌阳至凤凰高速公路项目以95.56分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这条蜿蜒于革命老区的红色致富高速公路进入正式运营阶段。
灌凤高速的通车运营结束了灌阳县不通高速的历史,是广西连通湖南、四川、江西、福建及珠三角等地区的又一条出省(区)大通道,对完善广西高速公路网,推进“县县通高速公路”战略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促进了沿线地区旅游、加工、物流等产业的发展。
高速档案:
灌凤高速是G76厦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四纵六横三支线”高速公路网中“横2”灌阳(永安关)至三江(唐朝)公路的一段。项目于2012年4月开工建设,2015年12月建成通车。主线全长47.97公里,连接线长1.1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28米,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全线共有4处互通式立交,1处服务区,1处停车区,4处收费站。
红色铸魂,开启“新长征”
2009年,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创造性地提出打造既懂运营管理又懂项目建设的多元化人才队伍的理念,即由运营公司参与项目建设,使运营管理理念融入项目建设当中,以实现“建管养一体化”。
2009年12月,广西凤城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城公司”)应运而生,4位领导中有3位身兼数职,22名管理人员中有20名从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柳州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州公司”)借调而来。
既要负责柳州公司的运营管理,又要承担项目建设重任,而且绝大部分员工一直从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没有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经验。两大难题交织下,建好灌凤高速无疑成为一项艰巨的挑战。
凤城公司对设计路线进行实地调研时发现,灌凤高速走向与红军长征进入广西灌阳、全州两县的路线重合度在80%以上。在这片红军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凤城公司全体人员直面挑战,开启了“新长征”。
“我们一定要塑魂!”凤城公司第一次领导班子会议提出,要立足地域历史文化特点,以“红色精神文化、红色质量文化、红色安全文化、红色廉洁文化、红色和谐文化”为主题,打造五位一体的“红色文化”品牌,激励建设者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打造富有特色的红色高速公路,确保在效益、质量、安全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凤城公司充分利用项目沿线革命历史旧址,与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灌阳新圩红军纪念馆、界首红军堂等结对共建,将凤城公司打造成为“红色高速”文化建设中心点,并组织项目所有参建单位骨干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成为凤城公司全体员工和灌凤高速所有建设者克难攻坚的强大动力,项目的“红色文化”成果也多次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区国资委、区交通运输厅的高度评价。
2015年12月29日,灌凤高速建成通车,接管运营的柳州公司秉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将灌凤高速建设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融入到运营管理工作中,以“忆红军长征情”为主线,打造了“五星永安关”“幸福灌阳北”“四型石塘站”等站区文化,“红色文化”的辐射效应持续提升。
克难攻坚,共谱“鱼水情”
灌凤高速位于广西北部山区,主要为喀斯特地貌,沿线地形、地质情况复杂,总挖方量700.89万立方米,其中石方528.07万立方米,占75.3%,对炸药的需求量较高。但因多种客观原因,建设过程中,炸药无法及时足量供应,造成很多路基路段无石方可以填筑,严重制约着路基工程的进展。
此外,项目地处广西降雨最充沛的地区之一,雨季持续时间超过半年,且冬季冰冻气候持续时间长,常有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也严重影响着项目的整体施工进度。
不仅要克服上述不利条件,征地拆迁与地方协调也是困难重重,沿线百姓认为建设高速公路会毁坏农田、污染河流,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多次阻工。对此,凤城公司成立协调队伍,全面排查、解决水系路系有关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沿线群众问题和困难。
“我们村子里有条河,汛期时水流湍急,曾有老人过河时不慎被水冲走。多亏了灌凤高速的建设者为我们建了一座桥,结束了村子数百年没有桥过河的历史。”塘屋岭村村民如是说。灌凤高速建设期间,为沿线百姓援建了12.16公里的惠民路,显著改善了当地村民出行和运输环境。
凤城公司还常态化开展“支部联建、征拆联建、用工联建、培训联建、设施联建、项目联建、文化联建、惠民联建”为主要内容的“企村八联建”,通过培训与使用当地劳动力,促进沿线群众的就业,并用援建惠民路、惠民桥、红色图书馆和送文化下乡等方式,尽量为群众多办实事和好事,引导沿线村民转变思想观念,调整产业结构,最大可能地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使广大群众在项目的建设时期和运营时期都能因路获益、爱路护路。灌凤高速运营4年多来,路地一直保持着和谐的关系。
“三位一体”,打造品质路
灌凤高速是广西高速公路建设“建管养一体化”的试点项目,按要求要实现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管理、养护维护“三位一体”。这种管理模式在广西可谓开创先河,意味着公路建设更加专业化,能较好实现“使用者优先”。
“‘建管养一体化’要求在各种职能范围内统一行动,科学规划路线、建设品质工程、完善服务设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回过头来可以说,‘建管养一体化’就是化解高速公路发展与使用者需求‘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一把金钥匙。”凤城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灌凤高速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邹晓明说。
梳理用户需求
以使用者优先、满足司乘人员和运营管理者需求为目的,凤城公司对灌凤高速设计方案做了大量调整,及时完善水系、路系以及线外工程设计21处,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深度,仅优化初步设计就节约工程投资5000万元。
坚持“最小破坏”“路与自然相融共生”理念,科学决策线路走向,在路线的选择上尽可能地保护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并将“红色文化”主旋律融入景观设计。不仅在各收费站、服务区增设红军浮雕、长征精神展墙等“红色”景观小品,还在高速公路中分带、两侧边坡搭配种植杜鹃、马尾松、红枫、松柏、火棘、红桎木、红叶石楠、红茶花等植物,起到缓解视觉疲劳和防眩的作用,让司乘享受行在其间的“红色”美感。
此外,建设时将计重收费的称重设备由感应式改为静态式,称重更稳定、更精确,在收费站专门设置现金通道,减少收费人员上下班的安全隐患;为避免文市收费站员工宿舍西晒,不惜让办公室与服务站相对,提前为员工将走廊上的挡风玻璃窗安装好,为员工遮风挡雨。
抓好关键环节
控源头 凤城公司实行“三严原则”,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批次和频率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检查,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切实从源头上确保工程质量。
重考核 作为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的“四化”建设管理标杆项目,凤城公司第一个把“四化”建设纳入招标文件。通过以合同为保障、以制度为核心、以优化流程为抓手、以整合资源为重点、以工程项目管理为载体的工作思路,凤城公司严格按照“四化”标准加强关键工序和工程重点部位质量控制和考核,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抽查与巡查、限期整改与经济处罚相结合的手段,加大质量管理力度,确保工程质量。
勤创新 从成本、进度、质量、环保等方面综合考虑,创新管理思路。比如排水边沟节能优化设计,通过采用新材料减少盖板重量,便于施工以及今后运营养护边沟清理工作,拱形骨架挡水板由预制优化成现浇,不仅便于施工,且质量优良、线形美观。
注重人才培养
为使管理队伍尽快适应项目建设需要,凤城公司专门制定了体现项目建设与公路运营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实施培养方案》,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导师带徒”“定期交流”“学术沙龙”等方式,营造自由探究、大胆创新的环境,拓宽了管理思路和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
实践证明,凤城公司员工保持了昂扬的精神状态,形成了一支既懂运营管理又懂项目建设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并以优质、安全、生态、廉洁、和谐的状态推进了灌凤高速建设。项目建成通车后,凤城公司16人得到岗位晋升,1人被提任为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中层管理人员,9人被提任为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无一人出现廉洁事故。
接受时间检验
在使用者需求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司乘人员的需求,其最终则体现在工程建设的品质上。“灌凤高速要以有限投入形成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工程质量品质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同行的评价、经得起人民检验。”邹晓明反复强调。
工程质量关乎高速公路的使用品质和寿命长短,凤城公司结合运营管理经验,对容易发生病害的路段提前采取施工保障措施,让使用者感到舒适、安全、快捷的同时,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在施工阶段,灌凤高速合理调整设计56处,从开工建设到通车,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未发生任何质量事故,实现了“内在质量优、外观形象美”的目标,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测鉴定中心评价为“标准化建设执行好,路基清淤换填彻底,填挖交界台阶开挖规范,工艺质量控制好”,连续2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年度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考评中获得最高分,连续3年被评为广西高速公路及大型水运工程“平安工地”示范项目。
时间是最伟大的检验者,寒来暑往,灌凤高速经过4年多运营考验,各项指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2019年公路状况技术指标MQI达到97.51,公路路面养护质量指数PQI达到97.77。2019年被评为“广西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示范路”,获得广西建设工程“真武阁杯”奖(最高质量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