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性教学的感悟
2020-07-06贾国平
贾国平
摘 要在科学实验课上,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应该注重探究活动的过程。在放手探究的同时还要正确地引领和指导,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探究活动的目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给予适时地、必要地、谨慎地、有效地指导、分析和总结,并紧密联系身边的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追求真正在探究中有所收获。
关键词自助探究;引领;分析;总结;效果;方法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B025.4,G353.12,J7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090-01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深思。
一、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不能缺少教师的指导、分析和总结
例如,三年级的科学课《测量水的温度》,教师让学生用温度计分别测量自来水、温水、烫手的温水、刚从暖壶里到处来的水的温度,然后每过2分钟再测1次,记录温度数据,目的是通过学生的测量数据得出结论:每过2分钟,除了自来水温度没变外,其它的水温都有所下降,而且水温越高的下降幅度越大,水温越低的下降幅度越小。当温水的温度降到跟自来水温度一样时,也不会再下降。可是在各小组测量的数据展示出来,进行分析比较时发现,有几个小组所测的数据不明显,得不出预设的结论。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分析,如某小组测量时不是同时测每种水温,而是测完一种再测一种,这样水温就有变化,有的小组读数不准,有的小组记录员粗心记错了数据等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探究绝不等于不要教師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有人认为探究就是让学生独立研究,只要教师指导了,就不是探究。那种“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学生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
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要有理论基础,同时也要与问题和困难挑战
当然,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笔者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制作一个钟摆”一课时,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2基础实验1个探究活动。实验一是关于的对比试验,从中得出,摆绳一样,摆锤相同的情况下,在摆锤下端加一硬币时,两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的次数不一样,加硬币的摆的慢。实验二,摆绳一样,摆锤也一样的情况下,硬币在摆锤上的位置不同,摆得快慢也会不一样,硬币在摆锤上的位置越高摆的速度越快,硬币在摆锤上的位置越低,摆得速度越慢。得出一结论:摆得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短摆得越快,摆长越长,摆得越慢。根据这一结论,再回顾一下前节课学习过的摆得快慢与摆绳有关系,与摆锤的重量和摆幅的大小没关系。通过得出的结论,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钟摆”,要求是1分钟摆60下的钟摆。学生开始分组实验,有的小组一次成功,有的小组第一次1分钟摆的次数比60次少,有的组1分钟摆的次数比60次多,这时候,次数没达到标准要求的小组开始想办法,有的调节摆绳的长短,有的在摆条上选位置加硬币,有的换摆条,最后基本上都制作出了比较标准的钟摆。在小组展示时,当教师问到:你们是怎么做的?实验中出现了什么现象?你们又是通过什么办法解决的?这些问题一次做成功的小组就没有探究,也没有去思考。从中发现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才能得出结论,才会产生探究的效果。
三、放手让学生根据探究目的和自己的思维特点自主选择探究方法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能极大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如六年级上册《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猜测: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缠绕的线圈圈数有关;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连接的电池节数有关;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磁铁的大小有关等三种情况。并且猜测他们见有着怎样的关系。这时候可让学生分组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可以是每次实验分别缠绕10圈、20圈、30圈;也可以是20圈、40圈、60圈,电池节数可以是1节、2节、3节,也可以是2节、3节、4节。各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验证猜测。通过实验,汇总后让学生分析、比较这些数据,从中可以发现每个实验小组测出电磁铁的磁力的大小与前两种猜测有关,而且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大,圈数越少磁力越小;连接的电池节数越多磁力越大,节数越少磁力越小,而与磁铁本身的大小没有关系。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氛围,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由扶到放,扶放结合。
总之,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当然,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之内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科技创新导报.北京合作创新国际科技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