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师幼互动 让幼儿绽放精彩
2020-07-06陆幼莲
陆幼莲
摘 要艺术领域“内容与要求”中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让每个幼儿成为独特的自己,有与众不同的能力,是教师们在美术活动中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美术活动;互动;独特自我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041-01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去发掘每一个幼儿的特点?如何适应每个幼儿的不同能力水平进行互动,使每个人得到最大限度发展?
老师需要思考的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
1.科学角度。偏重于当前学科本身的知识和技能,过于追求作品的即时效果。一个美术活动,以学科为中心最常见的流程:创设情景——谈论相关表现方法——关注幼儿创作中对表现方法的运用,适当介入指导——对作品效果进行评价,如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你觉得哪一张最好看……
2.综合角度。重视提高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审美感受,积累和建构各种基本经验。那么,从综合角度最常见的流程是:创设充满意境的情景——围绕如何表现情景,谈论相关的表现方法——关注幼儿创作中对情景的体验,适当介入指导——情景延伸:方法与情景融为一体,进入一个更为优美的境界。
一、美术活动中不同环节的互动
(一)课前准备中的互动
一个活动要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教师必须对材料进行充分地解读和分析,做好这一步就有了三分之一的把握。那么活动前的环境创设上要做哪些准备呢?不但要考虑整个活动的情景性,在材料的准备方面老师也要花一定的心思,比如材料是否迎合活动的氛围、是否有价值,纸张的颜色搭配,包括蜡笔、颜料的摆放都要考虑在一个色系里,或者是很和谐的颜色。甚至是课件,还有老师的语言,都是体现美的,给孩子一个隐性的互动作用。以《秋天的水果》为例,老师提供了不同角度的大师作品(关注色彩的、关注布局的,还有关注背景灯的),给予了幼儿充分的欣赏感受。
(二)示范指导中的互动
要不要让孩子来参与演示?(一个?两个?)要考虑到孩子在画的时候老师在干嘛?其他孩子在干嘛?如果大家都没事干,上面的孩子示范有意义吗?要知道,学生一个人上来很紧张的,很容易发挥失常。怎样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呢?以《变脸》为例,可以调整为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时,老师可以引导下面的孩子共同互动,“你们说圆形的眼睛可以变什么?三角形的嘴巴可以变什么?方形的鼻子可以变什么?这样既激励了上来示范的孩子,也让下面参与的孩子知道了五官的不同变法,做有意义的示范。
二、美术活动中随机指导的互动
(一)鼓励举一反三的互动:让不一样看得见
(1)解读画面的不一样。将宽泛的不一样化为具体的内容和要求,例如《秋天的水果》中教师呈现了正面的、侧面的、重叠的,散落的等等大师作品的欣赏,通过不同个体的组合,呈现给了孩子不同的布局美。
(2)展示不一样的过程。尽量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将“不一样”的过程展示出来,让幼儿自己去归纳表现。例如《变脸》是一个很有趣的游戏,在游戏的驱动下鼓励幼儿变出与众不同的面具,然后利用幼儿作品以及借形想象的图片滚动播放,为孩子们打开想象的思路,活动中教师用具体形象的图片欣赏给幼儿展示了很多不一样,所以在个别操作时幼儿也产生了很多的惊喜。
(3)体验不一样的方法。让幼儿直观地理解,不一樣在哪里和怎样可以变化了解变的方法。以《大象》为例,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理解图谱并尝试合作变换队形方位。2、在说说、唱唱、跳跳中体验与同伴协商、合作表演的乐趣。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图谱,理解图谱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和同伴合作变换队形方位。观察、理解图谱、感受空间方位是这个环节的重点,幼儿感受体验在前,教师语言引导提升经验在后,促使幼儿主动学习,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解决了目标二。幼儿在欣赏视频里的舞蹈后,分组协商讨论并合作完成舞蹈,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幼儿分组讨论观察到的视频内容,生生互动解决问题并共同合作、尝试,激发了他们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推动自主发展的互动:让幼儿成为主体
在传统的绘画教学中,老师们一般都是这样组织活动:“出示范画——示范、讲解——幼儿作画——教师评价”。整个活动,幼儿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作画方法学老师的;作画材料听老师的;作品评价更是老师的事。在这样一种模式下,孩子的作品都是千篇一律,他们失去了自主,忽视了自我感受,更谈不上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而现在的绘画教学中老师更要突出幼儿的自主观察、探索和体验。老师的组织与实施,是自主绘画教学能否发挥幼儿创造力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清楚地认识到两个“不等式”。
首先,“自主≠自由”。整个活动是在老师“看似无意却有意”的引导下进行的。如自由选择作画材料、自由表现作品、大胆互评等环节,虽然表面是在老师的“低控制”下,其实老师一直在关注每位幼儿,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在目标的指引下,富有个性的表现。
其次,“不示范≠学不会”。有些活动老师示范很少,即使示范,也只限于两种情况:局部难点的示范。如《秋天的水果》中,老师就可以示范局部复色的涂法,作画方法的示范,刮蜡画的制作过程。在实践教学中,老师要加大对幼儿观察的引导、对作品的赏析,再加上螺旋式的主题系列绘画活动,孩子的观察力、创造力都能得到飞速发展。
让每个幼儿成为独特的自己,是美术创作的终极目标,希望这一张小小的画纸能成为他们自主表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