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切为了人的成长

2020-07-06

教育家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教研疫情课程

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是一所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在154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教育传统。

面对由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延期开学,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由干部带头,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全校师生进行线上教学,推动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深入一线,干部干在前

疫情期间,学校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深入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一线。学校要求,与教学相关的领导全部加入所分管年级或部门的班级教学群、学科教研群、班主任工作群、年级教师群;每天必参加学科组网上教研和周公开课2次,进行网上巡课,至少听评课2节;此外,还要组织教研组长会、班主任例会、全体教师会,观摩班级每日小班会,参加家长会,参与网上教师培训。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学工作相关负责人先后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10次,发出3封线上教学指导信,协助解决技术难题、课程协调、调研反馈、师生健康、考核评价等问题,聚焦问题解决,保障教学效果。

线上研训,教师学在先

常规教研活动每周一次,疫情期间,集体教研从线下转到线上,大教研每周2-4次,年级主任和分管校领导全程参与,备课讨论每日进行。学校总结了线上教研的基本流程,并推广到所有年级:总结提升→学情分析→集體研课→打磨习题→计划任务→确定周公开课→统一报年级和教务处。规范化的教研流程,不仅完成了常规教研任务,而且提升了教师们的教研能力和理论水平,大大提高了教研针对性和教学有效性。

教师的专业发展非闭门造车所能,学校每年在教师外出培训上花费巨大。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免费培训给教师们提供了极大便利,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浙江省教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杭州铭师堂、北京四中网校等十多个单位组织的一百多场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新高考研究的培训。

关注效果,让学生学好

线上教学最大的障碍是不能面对面交流,缺形象、缺情感、缺监督。如何有效保障学生学习效果,对老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烟台二中的教师们坚持每天线上直播授课,让学生们在与老师、同学的互动中感受到温暖。老师们在课堂上使用“理解了请回复1”“下课后请及时将本节课记录的笔记、做的练习拍照提交”等方式敦促学生认真听课,并用小组捆绑评价的方式激励学生互助;通过“QQ群作业”布置分层作业,线上批阅,单独回复,因材施教;进行笔记展评、错题展评、作业展评、思维导图展评,引导和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利用命题双向细目表明确复习重点、进行考试分析,提供小题微课供学生课后选用。没有黑板,老师们就使用数位板、iPad+Apple Pencil、AirDroid或实物展台手写投影,不仅能让学生看到老师的书写,还可以随时与学生互动。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老师们或利用问卷星进行调研,或用QQ群进行投票统计,或用群收集功能采集数据。他们关注学法指导,坚持每日在群内总结分享,坚持每晚在线答疑。

建设课程,助生命提升

疫情是危机,也是德育和生命教育的契机。烟台二中在组织节日主题教育、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居家劳动展示、组织室内体育运动、进行心理疏导教育等常规教育活动之外,还专门开设了“疫情面前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所有学科共同参与,教师编教材,学生创作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与实施过程同步进行。课程实施至今,教材初步完成,学生作品(文、图、音频、视频等)超过2000件,电子版作品超过11.4G。课程从科学知识、防疫方法、文化历史、经济政治、气候地理、数据统计等视角出发解读疫情,促使学生全面认识到保障生命存续和提升生命质量的复杂性。

(王梯延)

猜你喜欢

教研疫情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