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如何赋能未来幼儿教育
2020-07-06谷珵王妍妍
谷珵 王妍妍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教育信息化不断注入新的元素和动能,使其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信息化资源,为儿童个性化教育和教师因人施教奠定基础,是未来幼儿教育发展的前沿和趋势。疫情之下,一些幼儿教师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资源,让线上互动充满趣味性;也有部分教师遇到了难题,教学能力面临着新考验。后疫情时代,幼儿园信息化教学遭遇了哪些瓶颈?如何遵循幼儿成长规律,用信息技术助推其全面发展?如何发挥优势,把信息化教学资源合理应用到幼儿园教育中?我们邀请一线园长,共同探讨幼儿园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之路。
主持人
邹平 北京市第五幼儿园园长、北京市东城区邹平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
研讨嘉宾
◎彭迎春 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幼儿园园长 ◎黄姝 北京市第七幼兒园园长 ◎董欣 北京市第一幼儿园附属实验园园长
◎宋晶晶 北京市东城区春江幼儿园园长 ◎刘颖 北京市东城区安乐幼儿园园长
邹平:信息技术是推动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其给传统的幼儿教育模式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黄姝: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极大地改变了以往的幼儿教育模式。
首先,从教学内容和方法来看,信息技术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模式,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育平台和软件制作课件,为幼儿创设动静结合、全方位视听感受的游戏情境,让幼儿主动、快乐地获得相关经验与能力。如在地震、防火等安全教育活动中,教师创设生动的视听教学情境,运用视频和课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到地震和火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同时,将iPad交互游戏及实地演习相结合,引导幼儿通过多种途径学习获取自护知识和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变自然带动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深入研究,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学能力。目前在我园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已经能熟练使用触摸一体机、电脑及iPad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他们运用教学课件、iPad一对一互动(操作探究环节中,运用iPad制作适用于教学内容的游戏,鼓励幼儿主动探究)、移动交互式分享(运用iPad、触摸一体机鼓励幼儿进行经验分享)等多种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教师们也不断积累和完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方式,积极学习更多相关知识与技能,研究合理辅助教学的各类信息资源。
其次,提升幼儿主动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幼儿可以更多地使用信息化设备,主动获取相关经验。如:在区域游戏中投放iPad、AR系列玩具(地球仪、植物放大镜、悬浮绘画)等操作材料,幼儿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游戏,体验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快乐。
最后,有助于为家园共育搭建高效、快捷的沟通平台与连接窗口。依托微信、QQ、美篇等信息化平台,提高了家园沟通的便捷性。同时,校园媒体发布系统也可以将幼儿在园的游戏生活、美味饮食和精彩活动等进行展示,成为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连接窗口。
董欣: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给幼儿园的课程观、传统的教学模式、家园共育的途径和方式、教育观和师幼关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传统幼儿教育模式上更加民主、开放、多元,实施成效上变得迅速,突出个性化,既满足教学需要又满足幼儿和家庭的个性需求。比如幼儿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上,不再局限于幼儿园内、课堂上的单一模式,而是更具有多样化的选择性,可以转移至家庭中,采用线上线下相辅相成的方式。幼儿及家长可以弹性选择学习时间,更加自由自主;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时,既可以关注全体,又能更好地兼顾个体需要,有利于一对一对话、指导、反馈评价,实现“因材施教”;课程资源的媒介化及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更能激发学习主体的兴趣,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能力。
在这样的信息化时代新形势下,课程观、教育观以及师幼关系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革。教师不仅是知识的讲解者、传授者,同时还应做幼儿主动学习探究、建构知识经验网的支持者和促进者,更好地发挥引导、促进、指导和帮助的作用。运用好信息化教育手段创新教育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幼儿综合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基,这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迫在眉睫。
邹平:幼儿教育是在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信息技术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整合配置,有利于幼儿学习模式的变革。包括现在常常提到的泛在学习,对未来的孩子而言,它就是一种学习力,将信息变成一种无所不在的学习方式。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服务更加趋向个性化定制,同时,信息技术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挑战、对传统师幼关系的冲击等,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邹平:在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中,教师是否会遇到一些困惑或难题?
刘颖:我是一名刚上任的新园长,这方面确实有困惑和思考。
困惑一,进行网络化的家教指导中,在技术保障方面会遇到一些困难。家长对新的信息化操作并不了解,在使用设备方面也存在差异,造成指导家庭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比如疫情期间有很多家庭是老人看护孩子,老人对于信息化方式的操作不熟悉,需要技术方面的普及支持。这是一个供给侧的问题,需要随时进行调整。
困惑二,信息化的教育资源主要来自教师,而如何让家长真正接纳,是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比如疫情期间线上活动相关内容的准备过程中,教师虽然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发展目标,但对于了解家长需求的方式方法欠缺考虑。一段时间后,我们以线上问卷形式调查,反映出复工后家长们对互动的方式和时间都有了新要求,需要我们逐步做到供需两方面的平衡。
困惑三,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线上与家长进行沟通,但如何在线下更好地使用信息化手段对家长进行指导呢?比如向家长推送了一个故事欣赏的视频,过程中虽有问题的提出,但是,家长在线下如何正确引导幼儿倾听与理解故事,以及细致观察画面和理解画面之间的联系呢?孩子们的反馈效果又如何呢?这都是需要教师进一步关注的。
彭迎春: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我们看到了一些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中的隐私和安全问题。相较于传统的沟通途径,家长微信群几乎没有信息传播的时间差,很受教师欢迎,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暴露很多问题。我们需明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如何使用才能将沟通效果最大化。
第一,建立微信群公约。教师接新班组第一次建群时要与家长“约法三章”,明确本群以发布班级通知、分享儿童活动为主,并不具有权威性;班级群不发布与本班教育工作无关的信息;礼貌交流,不发影响班级团结和教师、儿童形象的内容等。
第二,优势互补。人际沟通相当一部分信息来源于表情、动作和态度,这些是隔着屏幕感受不到的。幼儿园早晚接送的叮嘱与反馈,定期的约谈,园级家长会,亲子活动等面对面的沟通不可被替代,教师还要注重提升当面沟通的技巧。微信群的优势是什么?一是效率高,一些好的育儿知识或者大家关心的话题能很快讨论起来。一是即时性强,这就要求教师有筛选意识,尽量兼顾所有孩子,反映孩子状态最好的一面。此外,教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考虑,让表达更为严谨。
第三,建立“避雷”意识。在敏感问题上,教师一定要警觉。这些“雷区”包括涉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内容,如超纲的学习内容或者不适合幼儿完成的“作业”;涉嫌商业化的内容,如推广购物链接;涉嫌隐私的内容。尤其要强调矛盾的处理方式,家长在不了解情况时很容易对教师产生误会,甚至将“火”烧到微信群。教师一定要冷静,坚持以私信处理问题,避免冲突升级。
邹平:新媒体时代,家长获取教育信息是非常方便的,家园沟通如何依赖微信群圈子关注幼儿发展性的问题,仍然是需要研究和探索的。此次疫情期间,一位教师对我说:“园长,最近有两个物件我都离不开,就是小小的手机和大大的电脑。”它们让原本隔离的家园双方以云梯的方式重新连接起来。手机和电脑见证了教师们不计回报的付出,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家长的满意、幼儿的成长是对教师最好的肯定。而教师在跟家长沟通中要有好的方式方法,要回归我们的教育对象,才能更及时更有效地指导家长。
信息时代赋予幼儿个性化、多样化的生命成长
邹平:当前,约有1亿学龄前儿童在屏幕前成长,堪称“网络原住民”。如何辩证看待信息技术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宋晶晶:我从正反两个维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从正面来说,可以分为两方面。其一,对幼儿教学活动的正面影响。首先,幼儿园的传统教学多以教师的“一言堂”为主;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使幼儿对所学的知识充满兴趣。其次,教师所讲的知识往往比较抽象,幼儿容易听不懂,而信息技术使学习变得更为具体和直观。再次,以往教师问什么幼儿一起回答,又或者无人回应,这样的学习是僵化的;信息技术就像催化剂,师幼在它的作用下变得活跃起来。
其二,对幼儿生活的正面影响。发达的信息技术让很多新鲜事物融入幼儿的生活中,不仅能开阔幼儿的视野,增长幼儿的认知,还能弥补幼儿在幼儿园中学习不到的东西。
从负面来说,信息技术的影响如下。在幼儿教育方面,如果教学太过依赖信息技术,則降低教师的作用,不利于幼儿与教师的相处。由于幼儿日常玩游戏、刷短视频,频繁使用“吃鸡”“亚子”等网络热词,导致语言规范性教育难度加大。在幼儿生活方面,过于依赖信息技术会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肥胖、脊柱侧弯、近视眼等病症早发。幼儿自控力弱,是非观不健全,面对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他们会变得迷茫。
邹平:首先,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21世纪需要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而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信息技术对时空的极大突破,对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应用可以帮助孩子开阔视野,实现成长。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从小培养幼儿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当前幼儿园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中的根本原因。信息技术加入幼儿园日常教学,可以提高幼儿主动参与的能力,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是时代发展必然出现的,我们千万不要视之为“洪水猛兽”。
其次,信息技术也是幼儿教育的客观需要。目前,幼儿教育使用信息技术已日趋普遍。适度地将信息化产品应用到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增强幼儿的自控能力以及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自信心、创新意识、逻辑思维等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里尤其强调的是“适度”二字。应加强情境性,将现代信息技术巧妙融入各项教育活动中,辅助提高教育质量。
幼儿如果在生活中过度依赖信息技术,会导致他们与家人相处时间减少,与自然接触时间缩短,由此远离了现实生活,这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幼儿成长,又要防止幼儿过度依赖信息技术。
邹平:如何趋利避害、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发展?
彭迎春:我们应该正视信息时代的到来,审慎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多媒体技术如何支持儿童的认知发展。说起信息技术,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名目繁多的APP,幼儿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的时期,虽然APP带来了声音、图像的诱惑,还有近似于与人沟通的感觉,但这能替代儿童真实的人际交往和对万事万物的触摸感知吗?虚拟操作除了在演示抽象知识方面占据优势以外,对于幼儿期大脑发育的刺激作用并不像教育机构宣扬的那样有效。大概在20年前,我参加过一个由IBM公司和全美幼教协会举办的公益培训,专家们一致认同的解决上述矛盾的方式是:把电子产品作为儿童可选择的一种游戏方式放在区角里,而不是当作游戏的全部;教师或者家长指导幼儿时,将其视为环境的一部分,支持幼儿均衡选择不同类型的游戏。此外,软件设计本身要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给予幼儿试错的空间。
多媒体技术对于儿童教育环境的另一个作用是影响集体活动的组织方式。许多班级的交互式多媒体设备使用频率非常高,甚至代替了传统的教具制作。这种情况会挤占儿童在操作中学习的时空。园所需要通过各种措施对此给予限制,非必要不使用。如果需要使用,就发挥所长解决抽象概念的直观呈现问题,而且不能整节活动使用、各科活动都使用,这需要管理者的智慧和教师的理性自觉。
第二,对幼儿开展合理的信息教育,为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如学着通过网络查找主题知识;理解APP付款背后的钱的含义;学习控制观看屏幕的时间;开展主题活动,统计家人的手机使用时间等。总之,坦然面对,要教会幼儿理解手机和电脑是很有用的,但不是万能的。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的效能。国内外有很多公司都推出了评估软件,支持教师通过手机收集、整理幼儿的发展评估数据,并形成评估报告,有的还能给出适宜的教育建议。这些值得肯定,但是否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把本应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用在了操作软件上。因此,如何研发适合国情的儿童发展评估软件体系是要考虑的。
黄姝:研究发现,过度沉迷手机、平板电脑的幼儿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等问题,性格会比较自我与任性,缺乏与他人的交往沟通。在教学中如果长期过度、不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也会造成幼儿注意力的转移,影响教学的效果。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信息技术虽然可以优化教学效果,但它不能够取代现有的教育模式。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将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因材施教,把握好运用的度与量。在工作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的互动优势鼓励幼儿进行交流与分享,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幼儿身心健康要求,选择及运用适宜的多媒体设备。2019年,我国青少年近视人数远超过2亿,而且发病的年龄逐年降低。我们必须仔细甄选具有国家质量认证、专门为幼儿设计的多媒体设备。如我园在选择触摸一体机时,首先就考虑到屏幕是否具有护眼功能、亮度和色彩饱和度是否符合标准、是否为低辐射的环保电子产品等;其次,根据《北京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常规》制定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规定,严格设定观看距离和使用时间等,以免影响幼儿视力健康。
信息技术开拓教师的发展空间
邹平:当前,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培养遇到新形势,园所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董欣:从幼儿园管理到教师队伍培养,我们一直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工作纳入园所发展的整体进程中。第一,针对拔尖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幼儿园借助多元平台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和专业理论学习,通过市区培训或园内发挥教师专长实现资源共享。
第二,开展“信息化手段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来优化课堂教学,注重信息化手段应用于领域教学的科学性、适宜性、实效性的研究与探索。我们鼓励教师做小、做细、做深,借助微课题来进行自主的实践探索。
第三,以年龄班或者教研组长牵头,对信息化、媒体化APP的有效应用进行小组化互助式的学习、交流,开发功能应用于实践。
第四,实践观摩,赏课评课,提升应用能力和信息化素养。所谓学用结合,以此来引领教师聚焦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是否符合学科特点,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幼儿主动学习等问题。
第五,参加技能大赛,以赛促评,提高应用能力。
第六,园所建立信息化資源库,伴随教育实践逐步丰富、更新完善。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我园青年教师居多,接受新事物快,善于结合软件研发,但也处于摸着石头过河、汲取教育教学经验的阶段。建立资源库能够帮助教师减负增效,促进其专业成长。
宋晶晶:结合我园情况来看,本科层次的青年教师逐步成为教师队伍主力军,但对信息素养的自我提升缺乏关注。作为一所新建园,教师信息教学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园所的帮扶和自身的努力。
首先,信念培养。让幼儿教师对信息技术形成积极的态度,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引导教师在五大领域课程的学习、备课中,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际中,并及时对其引用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效果、交互的程度、课时占比率等方面提出意见与建议。
其次,在信息化资源库建设方面,摒弃把大量资源倾向于服务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家园互动活动,更全面地补充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资源。特别是开发适合各个年龄段幼儿不同需要的数字化资源,重视充分反映幼儿的声音,展现幼儿的视角,注入幼儿的想法。
最后,从教师队伍培养体系入手,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信息素养观念,进行全覆盖基础性培训,对计算机能力突出的教师加强培训,形成特色或组建信息化组。干部带电教,电教带教师,逐层形成学习小组,充分让电教教师发挥专业优势,鼓励电教教师参与教学准备环节,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实践,并帮助他们改进。教师要自觉主动地进行信息素养的学习,让多媒体教学贯穿到适宜的教学领域,使幼儿茁壮成长。
邹平:很多幼儿教师都掌握了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信息化教学的方法,但多是一些工具性的初级应用,信息化教学融合创新能力还略显不足,可通过如下举措来提升。
第一,将“数字胜任力”和“媒介与信息素养”纳入园本培训体系。帮助教师尽快从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培育信息素养提升,掌握必要的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技术,把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更高效的教育管理、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尝试用信息技术促进“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改革和发展。
第二,重视幼儿园教师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幼教的实际需求,将技能训练与五大领域课程内容相结合,培养教师的团结协作及创新精神,发展出善于研究、未来教育信息化2.0建设的骨干力量。
第三,幼儿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园本教学资源建设相结合。幼儿园应该积极引导教师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化繁为简,让教师跟孩子亲密互动、观察孩子,同时重视园本幼儿教学资源的建设,形成本园的课件资源库、素材资源库、教学案例资源库等。
第四,借助外力,积极尝试数字资源的不断创新。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数字资源不再局限于静态资源,而出现借助AR/VR技术、全息投影等具有智能交互功能的三维动态资源;以人工智能赋能的学习小程序、智能工具层出不穷。幼儿园可以通过他方技术分享、购买等形式,将前沿技术引入,支持技术与教师共同参与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做好准备,迎接未来“互联网+教育”“程序员+教师”信息化教学新业态。
邹平:日常教学中,教师是如何在实践中提升信息化教学以及能力,构建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路径的?
刘颖:打造信息化教研模式,实现优质师资共享。此次疫情期间,我园借助网络互动教研、视频会议等平台,定期开展主题教研、专题讲座、互动交流等云端活动,加深区域优质教师资源共享、优质均衡发展。
利用多种渠道开展云端约会,形成教育合力。疫情期间,教师通过各种信息化的平台,利用文字、视频、音频等与家长和幼儿进行跨时空沟通交流。
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助力日常工作。其一,资源设备:统计幼儿信息、录制课程视频并进行剪辑、教育活动时的白板教学、给孩子制作视频录像等。其二,教育教学:教师根据需求进行抠图、动画设计和录音配合,为了吸引幼儿,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会加入视频、音频及链接按钮等功能,以方便课件操作与课堂实际情况进行统一切换。此外,还有班级事务管理、家长工作等需要运用信息化资源的地方。
可以说,青年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明显,不过我们也发现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还有赖于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要重点思考:在选取多媒体教材时,能不能基于幼儿发展目标;多媒体技术在不同领域活动中的占比是多少。在运用信息化资源辅助教学内容过程中,不能忽略孩子本身的学习特点。比如我园经常进行绘本阅读活动,如果大量依赖电子阅读就会剥夺幼儿主动阅读的机会,反而造成了幼儿阅读能力停滞不前;如果能合理借助多媒体手段,在完成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放大细节、整理线索,就可以支持幼儿的深度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当中能够依据实际,精准判断、学会取舍。
黄姝:首先,创设“智慧课堂”,优化幼儿教学活动模式。所谓的幼儿园“智慧课堂”,我認为是“网络+互动式多媒体设备+智能移动终端+教师”的复合型教学活动模式。教师可以借助多样的信息技术和资源平台,构建一体化教学活动体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先要对本班幼儿的发展现状有所掌握,深刻把握其年龄特点,再根据教育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资源制作成教学课件及操作游戏,通过信息化设备创设游戏情境引入。同时,在游戏中鼓励幼儿运用移动设备进行操作与互动分享等,比如可用平板电脑做植物的生长记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
其次,运用信息技术创建个性化学习发展的游戏环境。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幼儿的日常游戏中,为每个幼儿提供个性化学习策略的游戏智慧课堂。例如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游戏材料和多媒体设备创设游戏情境,提供符合幼儿个体发展需求的多种学习资源,让幼儿在区域及日常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游戏,促进幼儿成长发展。
邹平: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社会向前迈进,也引发了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信息技术开启了动态开放的幼儿教育阶段,已经深入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此背景下,对幼儿园园长的领导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幼儿的学习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我们深深地感到信息技术丰富了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增强了师幼互动、家园互动的水平,提高了教师教学准备工作中的效率,推动了幼儿教育整体资源的共享与发展,提高了幼儿发展评价与教育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公平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也必将在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实现。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拥抱新时代、树立新格局、共享新精彩,为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目标写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奋进之笔”。